东水关:十里秦淮的“龙头” | 这里是江苏

文摘   2024-11-20 07:05   江苏  






东水关,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408号,是南京城墙的水关之一,与西水关相对,是南京市现存最大的一座水关。


东水关曾是古秦淮重要的交通枢纽,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明城墙的船闸入口,因此,东水关理所当然成为十里秦淮的“龙头”。

东水关已有1000多年历史,最早可上溯到三国东吴孙权在此处开挖引水入城的水渠。六朝时期,东水关是通向浙江、苏州方向的水上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齐集。杨吴太和四年(932年),金陵府尹徐知诰下令扩建金陵城为“高坚甲于天下”的大城,在护城河与内秦淮连贯之处筑上、下水关,以控制内秦淮水位。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南京城,为了控制秦淮河水位,精心设置水关。如今的东水关虽已不见往日喧嚣繁华,但却以其雄壮气势屹立于十里秦淮的东端。


东水关是一座水利设施,更是一座水陆城门。砖石结构,由水闸、桥道、藏兵洞三部分组成。水闸有前后两道,在半圆形拦水坝中间安装木质水闸(闸已无存),第一道水闸在内秦淮入水口,第二道水闸在城墙内侧。城墙之下留有9孔拱券式进水巷道。为防止敌人潜进城,每孔分别安装有固定的铁栅。因守闸的防御需要和减轻城墙对桥身的压力,在城墙中建有上下二层各11个坐东向西的藏兵洞(上层藏兵洞连同城墙于1958年拆毁,现仅存下层11个藏兵洞)。清光绪年间,左宗棠在东水关附近的通济门建石闸。1935年又加以改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疏浚秦淮河,兴修通济门水闸,结束了十里秦淮沿岸屡受水患的历史。

东水关将水关建筑与城墙建筑融为一体,在中国建筑史上鲜见,堪称一绝。1988年,包含东水关在内的南京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理:聂伟

图片:视觉中国 

设计:杨晓珑

翻译:卫鑫

鸣谢:秦淮区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常雪寒


更多精彩  | 跟着总书记看江苏|胡阿祥|程章灿|葛剑雄|江苏名志|中国共产党在江苏 | 冷历史|江苏风物 | 江苏民俗 |清廉江苏|名人掌故|运河文化|苏商传奇|江苏名镇名村|海上丝绸之路之江苏寻迹|一城一诗长江行|古都南京|温婉苏州|徐州人文|镇江人文|美丽淮安|南通故事|泰州人文|美丽常州| 黄海之滨盐城|东海胜境连云港 |无锡史话| | 宿迁史志 | 美好扬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省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江苏故事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公众号文章字数在1500~3500字,配相关图片。优先使用配音频、视频的稿件。投稿邮箱:jssdfzwxxz@163.com
      杂志文章字数在3500-10000字,配相关图片。投稿邮箱jsdfz@vip.163.com
      来稿文章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方志江苏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江苏省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发生在江苏的中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