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问古末口,淮安城从哪里来? | 方志江苏

文摘   2024-11-20 07:05   江苏  



2024年春节,淮安市淮安区在新安医院东侧新建开放古末口遗址博物馆。淮安古末口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86年,时年,吴王夫差吞并越国之后,欲北上伐齐,称霸中原,为便于运送粮草,由邗城(今扬州)西长江边向东北方向开凿了一条航道,沿途拓沟穿湖至射阳湖,直至淮安旧城城北五里处与淮河连接。这个航道,大半利用了天然湖泊进行沟通,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人工运河,又名渠水、韩江、山阳渎、淮阳运河、里运河,其南接长江,北连淮河,南起邗城,北至淮安,抵淮安入淮河处,古称“末口”。

古末口遗址博物馆

末口扼邗沟入淮之口,为江、淮、河、济四大水系的枢纽,不但是交通运输的要冲,更让淮安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淮安也因此成为运河沿线的军事重镇。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就此形成,更为淮安成为“运河之都”奠定了基础。






本文系“方志江苏”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载朋友圈和微信群,媒体及公众号转载烦请获得授权



01
 运河开端


《左传》记载:“哀九年(公元前486),吴城邗沟,通江淮。”魏晋时杜预注云:“于邗江筑城穿,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邗沟开挖的时候,其路线是从邗城下挖沟,引江水经茱萸湾北上,在武广湖(今邵伯湖)和陆阳湖(渌洋湖)之间,下注樊良湖(今高邮湖),折而东北入博芝、射阳二湖,出湖西北经夹耶至末口。当时因邗沟底高、淮河底低,为防邗沟水尽泄入淮河,影响航运,故于末口设埝(堆堤)。因地处扬州的最北方,古人用北极星来表达末口,故将末口处的埝称为北辰埝(亦名北辰堰、北神埝)。


为避免邗沟的人工渠道淤塞不通与向东绕的太远,东汉建安二年(197)广陵太守陈登在白马湖滨开凿水道,以人工运道连通樊良湖与白马湖,再经白马湖抵达末口。陈登所改的运道史称邗沟西道,故将原运道称为邗沟东道。





古末口地下水工遗址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夏四月,不再按照邗沟西道由邵伯入樊良湖,而改道由扬州茱萸湾向东至宜陵镇,北达樊汊入高邮和宝应境内的河流以达于射阳。邗沟演变成山阳渎,顾明其意山阳渎北段终点是山阳县末口。


为了把政治中心洛阳与长江下游富饶的南方地区连起来,带动北方经济发展,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开挖通济渠后,组织十万民工把邗沟拓宽取直,主要是在邗沟西道的基础上,从扬子(今仪征市)到末口。


由上可知,无论邗沟怎么变化,它都是最终从末口入淮。如果说邗沟是运河的前身,末口是古代运河重要源头。



02
 城市发祥地


由于末口是南来舟船入淮的唯一要道口。加之淮河在淮安有一个山阳湾,风大浪急,险象环生。又因末口不大,所以入淮舟船都要在末口南侧的湖荡停泊排队入淮。这些运输船民经济条件相对好点,他们就上岸在北辰埝周边吃饭住宿。北辰埝周边的人口逐渐增多,很快发展成北辰镇,到秦汉时期形成大邑。



末口南边三里外有一空旷地块,西边有山阳池与管家湖,南边湖荡多,北边有淮河,东边有零星湖塘与邗沟。四面环水,地势较高,不容易被大水淹没,可谓极佳的风水宝地。于是北辰镇的人口逐渐南移,告别水患重重的末口。与其他地方来人相聚,在东晋义熙七年(411),置山阳县,属山阳郡,筑土山阳城。此后,山阳城就成为历朝历代州、郡、路、府治。因明清时期山阳县是淮安府城,人们又习惯称之为淮安城或淮城。 



由于北辰镇背靠淮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宋时宋金对垒,在此筑过城。元末张士诚部史文炳守淮时,在北辰镇重新筑土城,称为新城。新城地名沿用至今。明洪武十年(1377)指挥时禹“取宝应废城砖石筑之”。后又增筑,门上建楼,先后多次修葺。到清乾隆11年(1746),形成周长“七里零二十丈,高二丈八尺,东西径三百二十六丈,南北三百三十四丈”,有城门五座,东西有子城,有角楼四座,“窝铺四十八座、雉堞千二百垛”。嘉靖39年(1560),又筑城将新旧二城联贯,故曰联城,也叫夹城。自此,淮安府城形成老城、新城、联城三城相连全国罕见的城市格局。



03
 漕运起点


自有邗沟后,南方富庶的粮草等物资北上,特别是供应皇家生存的必需品,均要从末口转运,铸就了末口千年的繁华。


末口发现的宋代砖墙遗址


东汉时,就有邗沟漕运。其后经济中心逐步由东北移向东南,漕运任务日益繁重。隋唐以后,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特别是粮食,主要来自江南。而江南的钱粮,都要经过末口,循运河北上,直送京都。北宋初,岁漕六百万到八百万石。元末明初,进入鼎盛时期。聚集在“江南全省,漕米什项居天下强半”,加上南北商货,运输量更大。这些物资或由末口过闸入淮,或由末口车盘至清口入淮。隋在淮安设立漕运专署,唐宋都设江淮转运使,元改设总管府。明清,在淮安专门设立漕运总督衙门,以从一品或正二品大臣来淮督办漕事。清江浦河没开挖前,所有的漕事都通过末口入淮。人声鼎沸,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末口是当时运河线上最繁华的地区。


古末口碑名


明洪武三年(1368),新城东门外建仁字坝,封堵末口,出入运河船只在坝前卸下货物,用辘轳绞拉过坝出入淮河。永乐二年(1404),仁字坝以西的淮河南岸又建造了义字坝,与仁字坝相连。随后,又在末口的上游,兴建了礼字坝、智字坝、信字坝。至此,末口周边建成了仁、义、智、礼、信“五坝”。“五坝”实际上就是货物转运码头。当时官方明确规定:官民商船北上,分别从不同的坝口盘坝过淮,用车辆运至清口后水运北上。漕船由仁、义二坝入淮;商船、民船由礼、智、信三坝入淮。永乐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瑄疏浚沙河,开挖清江浦河道。再西移邗沟,疏通淮扬运河。从此南北行驶的舟船,不再经过“五坝”过淮,末口步入了历史的衰弱期。


唐代与新罗的民间交往很密切,而且得到官方优待。新罗是朝鲜半岛的国家,造船、航海、经贸很发达。他们从新罗的汉江口或从灵岩出发,进入登州、楚州等地,通过水路或陆路直抵唐都长安。他们在末口建立新罗坊。当时,末口是天然良港。圆仁法师雇用新罗人的海船,一次就从末口新罗坊雇用了9条船,60多个水手。末口新罗坊不仅规模大,而且造船、修船、航海的技术和能力是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加之船运配套人员很多很多。可见当时新罗坊的新罗侨民是非常多的。 



04
 军事要地


末口地处淮河(黄河)与邗沟交叉口,兵家必争之地。淮河是一道天然屏障,挡住北方强敌入侵。邗沟是一望无际的纵深,且河网密集,湖荡太多,便于防御隐藏,暗中出击。


三国时,魏将陈登、邓艾先后在这里屯兵,攻打东吴。东晋初年,大都督桓温在这里收集散兵游勇,积蓄力量以图北进。


古末口碑记


五代时,周世宗柴荣征伐南唐,驻兵北辰镇。因守城官兵英勇顽强,所向披靡的柴荣整整四十天才攻下楚州城。艰难的攻克,柴荣气往老百姓身上出,大开杀戒,屠城作恶。将楚州城里一万多军民几乎杀光,一代明君成为千古罪人。由于邗沟入淮处又窄又浅,战舰被堵于末口周围,柴荣紧急调动兵民,仅十天时间就拓宽挖深老鹳河,所有战舰从邗沟入江南征。


在大宋政权南退的楚州保卫战中,战将李彦先部队先后三次在此强行登陆救援楚州城,都被金军击退。完颜昌带着六千精兵在此,与李彦先不足三千的将士打了一场水上拼杀仗。李彦先部队顽强抵抗,用船对船相撞的方式与金军同归于尽。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李彦先全家不当亡国奴,抱团跳入淮河,壮烈殉国。



北宋崇宁元年(1102),巾帼英雄梁红玉出生在北辰镇。南宋绍兴五年(1135)初,梁红玉与丈夫韩世忠驻扎楚州北辰镇。她组织官兵筑新城,利用淮水天险抗金兵。当年10月,被金国乱箭射亡。后人为纪念梁红玉在北辰镇建造了梁红玉祠。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在京做官,屡遭排挤的淮安状元沈坤因母去世回家守孝,看到倭寇屡次入侵,蹂躏家乡,自发募资,在新城组建乡军,习武操练,抗击倭寇,屡打胜仗,人称 “状元兵”。


末口周边还有用于隐藏部队的藏军洞传说。清代《山阳志遗》有藏军洞记载:“新城东门城楼下有地洞,周环丈余,深不可测……”“乾隆三十四五年间,新城西门外相家湾居民修宅,掘地见洞……”关于藏军洞,民间有三种说法:一是梁红玉在北辰镇防御时,暗筑可藏军三万的“藏军洞”。二是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部下在此建造藏军洞。三是明朝沈坤抗倭藏兵设伏于洞内,对倭寇有效夹击,取得胜利。



05
 人文荟萃


末口特殊地位,使得名人辈出,精英荟萃,典故传说恒河沙数,车载斗量。


晚唐著名诗人赵嘏出生在北辰镇。北宋天文历算家卫朴出生于此。虽双目失明,但推算历法精准无误。他不用算推古今月、日食,口诵乘除,所得时辰俱不差。历时三年主持修订《奉元历》。《奉元历》有利于当时农业生产,并对后来沈括改进计时仪、运筹算学及研究天文等工作,都有启发和帮助。清朝进士、翰林检讨,提督湖南学政的阮学浩及其子阮葵生、阮芝生均为新城人。阮学浩勺湖草堂共培养学生15人,其中科举登甲榜7人、乙榜5人、2人夭折,仅1人落第。


这里有梁红玉用蒲菜充饥的故事。当年韩世忠、梁红玉屯兵北辰镇。因金军围困,军民饥寒交迫。梁红玉组织军民用芦苇织蒲为屋,采蒲茎充饥。不仅解决了缺粮问题,还产生了一道味道鲜美的蒲儿菜。所以蒲儿菜又叫抗金菜。



这里有乔维岳从末口开沙河至磨盘口。为延缓沙河河床比降,保证河道水位,置堰创二斗门。乔维岳的二斗门是现代船闸的雏形,比西方船闸早389年。


这里历来都是美不胜收的景象。正如明朝著名诗人姚广孝《淮安揽古》里描写的,“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城头鼓动将乌鹊,坝口帆开起白鸥。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当时姚广孝写诗场景就是在末口旁的坝口,看到眼前美景,不由感慨万分,思念大军事家、淮安人胯下英雄韩信。


历经风雨,沧桑巨变。虽然今天末口没有了当年淮水汹涌激荡的咆哮声,也没有邗沟浩荡威武的划桨声,更没有水陆刀枪拼杀的斯喊声,取代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幸福的人们依然回味、追寻2500年来,末口那些生生不息,荡气回肠的历史脚印。                



- END -



作者:陈伯新

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基层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工作。对地方文史有深度研究,先后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地方文史研究文章80多篇。


  *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美编:张一哲

审核:朱振鑫

发布:常雪寒

更多精彩  | 跟着总书记看江苏|胡阿祥|程章灿|葛剑雄|江苏名志|中国共产党在江苏 | 冷历史|江苏风物 | 江苏民俗 |清廉江苏|名人掌故|运河文化|苏商传奇|江苏名镇名村|海上丝绸之路之江苏寻迹|一城一诗长江行|古都南京|温婉苏州|徐州人文|镇江人文|美丽淮安|南通故事|泰州人文|美丽常州| 黄海之滨盐城|东海胜境连云港 |无锡史话| | 宿迁史志 | 美好扬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省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江苏故事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公众号文章字数在1500~3500字,配相关图片。优先使用配音频、视频的稿件。投稿邮箱:jssdfzwxxz@163.com
      杂志文章字数在3500-10000字,配相关图片。投稿邮箱jsdfz@vip.163.com
      来稿文章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方志江苏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江苏省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发生在江苏的中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