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杨天舒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第二作者/李珊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西北’旅行书写研究及文献整理(1912—1949)”(项目编号:20BZW135)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摘要
1934年暑期,顾颉刚、吴文藻、陈其田、容庚、雷洁琼、郑振铎、冰心等燕京大学知识分子沿平绥铁路线的集体旅行,在西北考察热潮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次旅行,在北平向西北延伸的现代性空间的延长线上,展开以火车旅行为视点的现代国家疆域体验。同时,旅行团通过有计划的考察分工,完成文学、史学、宗教、经济、社会等不同学科的系列旅行书写,将西北置于多元复调文本的互文互证结构中,从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角度重新建构更为整体性的西北形象,以唤起国人关注,回应东北失守之后西北地区面临的日趋紧迫的边疆危机。这次旅行,亦体现了燕京大学知识分子从个人到团体、从书斋走向社会、从单一学科到多元视角的介入现实的实践路径。
✦
•
✦
“
一、
从书斋走向社会:燕京大学知识分子群体对西北的发现
刚过沙河站,我们便在车上的会客室里开会,由顾颉刚先生分配工作,计注意沿线经济状况者有陈其田先生,宗教状况者有雷洁琼女士,古迹故事者有郑振铎先生,民族历史者有顾颉刚先生,蒙古毡房者有文藻。文国鼐女士写英文导游小册,赵澄先生担任摄影,而我只担任记载途中的印象,是最轻的工作。
旅行目标,一方面为校中图书馆及小型之博物馆搜购文物;一方面则以连年天灾人祸,历史文化之遗存必受摧残,将调查其损失及现状。
你研究地理沿革史,也有救国工作可做。以前日本人要收东三省为己有,日本的学者就说东三省本非中国的领土,以惑国际的视听。你正可以从地理沿革史里,证明东三省隶中国的版图,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
蒋女士来,伴游新城,至省政府,教育厅,农场等处参观。
蒋女士与清华同学十二人来。同出,参观民政厅,马市,庆凯桥。
在三十年代文坛上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即社会科学工作者与文学家之间的角色的兼容、兴趣的融合和从事专业的相互交叉。许多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者转向文学或对文学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许多文学家则表现出对社会科学的极大兴趣和探讨社会科学问题的极大热情。
今晚同席:希白 振铎 予(以上客) 文藻夫妇(主)。(1933年10月16日)
在临湖轩谈,看题字,听弹筝。摄影后偕适之先生等同到文藻家坐。与振铎,文藻同出,到湖边遇闻一多,到振铎处谈。(1933年12月30日)
“
二、
在北平的延长线上:平绥旅行与现代国家疆域体验
始行犹缓,继则如迅鸟之投林,狂飙之过隙,林树庐舍,瞥眼即逝,不能注睛细辨也。
在特大号的机车徐徐推行之中,火车渐渐上山,两旁青崖摩天,近逼车窗,如绿绒的屏障,旋转重叠。悬崖上的羊群游牧,仰视小极,如鸟栖树巅。山下流泉之间,大石罗布,令人想起唐人“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之句。众石错杂之间,遍生小树,也有山田和人家,在微阴的天色之中,一层层的远远点缀开去,极青翠清远之致。
左边是平原,麦田花畦,色彩方整若图案。右边,大山峙立,峯尖巉巉若齿,色极青翠。白云环绕半山,益增幻趣。绝似大幅工笔的青绿山水图。天阴,欲雨未雨。道旁大石巨崖棋布罗立,而小树散缀于岩间,益显其细弱可怜。沿途马缨花树最多,树尖即在车窗之下,绿衣红饰,楚楚有致。
山势平衍若土阜,绿得可爱。长城如在车下。回顾八达岭一带,则山皆壁立,崚削不可攀援。长城蜿蜒卧于山顶,雉堞相望。
平绥铁路的沿途风景如八达岭之雄伟,洋河之纡回,大青山之险峻;古迹如大同之古寺,云岗之石窟,绥远之召庙,各有其美,各有其奇,各有其历史之价值。瞻拜之下,使人起祖国庄严,一身幼稚之感……
青龙桥长城之侧,矗立着工程师詹天佑公之铜像,这充分的发扬焦虑,深思,坚持,忍耐的国民性的科学家,是全国人士所应当瞻仰纪念,并以自励自信的。
自南口至康庄一段,虽仅三十公里,而纡回险峻,火车须穿行于巨壑,悬崖,急湍,峭壁之间。詹天佑先生废寝忘食,历时四载,方完成了这巨大的工程……到过青龙桥的人常说:“游青龙桥,登长城者,永远会追慕两个伟人,一是秦始皇,一是詹天佑。”其实八达岭上的雉堞,并不是秦始皇时代的长城,而长城边的铁路,却是詹天佑先生的心血。
“
三、
西北胜迹:历史与现实交错的西北知识谱系
假若你能够了解,赞美希腊的雕刻,欣赏雅典处女庙的“浮雕”,假若你会在Venus de Melo像下,流连徘徊,不忍即去,看两次,三次,数十次而还不知满足者,我知道你一定能够在云冈徘徊个十天八天一月二月的。
塔形今不可考,仅余台基如城门。……洞内东西壁刻兰咱,加嘎尔,土波,元国书,畏吾,中国,唐古等七种字咒颂。咒颂之两旁,刻护世四天王像,东西各二。……上部横列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五列,为兰咱体之梵字。中层三列为加嘎尔字,即西番式之梵字。下层四列,是土波字,即西番土伯特藏字。皆由左而右,横读。下部竖行分四段:由左向右第一段为元国书,即八思巴所制之新蒙古字。第二段畏吾儿字,即旧蒙古字,皆由左向右读。其由右向左第一段为中国汉字,第二段唐古字,即唐古特西夏国书,亦名河西字。皆由右向左读。
因生业而形成的一般蒙人居住的情形,使他们根本不能有聚居的生活……邮局,学校,亦不能设立。
小巴拉盖村教堂系在光绪二十二年动工,二十三四年间落成。现村内共有三百余户,人口二千余,居民多半由山西移来,小半则由河北迁往,多以耕种为业。村外有土墙围绕,村门如普通城门,炮楼高出墙外,远望可见。入村门后,道路宽广,雨后深泥数寸,步行甚艰。房舍均甚整齐。村民看见我们,都甚注意。街道上颇少闲人,好像各有工作。大车,骡车,牛马往来路上络绎不绝,不像其他农村的沉寂。村中妇女无一缠足者,儿童亦甚活泼,民家布置颇齐整洁净。
五时许回磴口站,徐夫人亦上车相见,她是天津北洋工学院的毕业生。一对科学家夫妇,在此辛苦工作,真是青年人的好模范。
“
四、
结语
去年七月,燕京大学顾颉刚、郑振铎、吴文藻、谢冰心诸先生组织了一个平绥路沿线旅行团,他们先后共费了六星期,游览的地方比我们多。冰心女士有几万字的《平绥沿线旅行记》;郑振铎先生等有《西北胜迹》,都是平绥路上游人不可少的读物。
本文注释略,详见知网: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Nyg97wmOeE6nkFKawAApU7uR7iJNjg3mxsxwJ77aODcbQnv-RFV8K7888yyiL4ez0yGz1rTvwXsZBAHmz4AxQFL1ceFgjiOykghmSVKR3lTvMjo8PsgzNAB2MYQ-ZTwLtexw_ndcBGI2ODCXHafBRB0ds0BCsdrPRA1SL3R37YLXZ43BPRFFPwS-Sw_yg_90&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