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适用于野生动物摄影的最佳设置?
或许你刚买了一台新相机,想要捕捉一些野生动物的瞬间。或者,你一直努力捕捉野生动物的清晰且曝光准确的照片,需要一些指导。如果你的情况与此相符,请继续阅读!
拍摄野生动物往往是一项真正的挑战。动物的活动时断时续,偏好低光条件,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几乎每个人都有用相机尝试过野生动物摄影的时候。但刚开始通常很难获得理想的结果,许多摄影师也因此止步于这个领域。
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今天,我会向你介绍初学者野生动物摄影师正确的设置方法,帮助你在拍摄能够引以为豪的照片方面取得进步。我已经涵盖了快门模式、自动对焦模式以及如何优化你的设置以拍出更好的野生动植物照片。
野生动物摄影面临的挑战
什么使野生动物摄影变得困难?首先,你将遇到的大部分动物都是运动中的主体。鸟类几乎总是飞来飞去,昆虫会在风中摇晃在一片叶子上,一条狼也可能是正走在寻觅早餐的路上。这就是为什么使用快速快门速度如此重要,以确保你的图像不会因运动模糊而变得模糊不清。
第二挑战在于,从定义上来说,野生动物是野生的。你拍摄的动物可能不会选择一个完美的位置来拍照。或者它可能会突然背对着你或完全改变方向。在设置构图和对焦设置时就需要考虑到这些可能性,否则就可能导致取景不佳和焦点模糊的照片。
第三,野生动物活动最频繁的时候往往光线较暗。对于许多动物来说,最好的拍摄时机是黎明或黄昏的最后几个小时。即使你中午找到了一个好的主题对象,动物可能仍躲在森林中或洞穴里,此时环境光水平较低。在低光照条件下,你需要调整相机设置以正确曝光图像。
我很幸运地偶然发现了这只山猫小猫。重要的是我要迅速离开那里,以免进一步扰乱巢穴。幸运的是,我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设置,所以我能够在它退缩到缝隙中之前快速捕捉到它的脸部。ISO 640, 1/320, f/6.3
还有其他野生动物摄影中的挑战,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记住这三点。
推荐的相机设置
在摄影中,三个相机设置决定了你的照片亮度:快门速度、光圈和ISO。(闪光强度是另一个,但野生动物摄影中的闪光灯是一个更高级的话题,需要单独撰写一篇文章——而且许多野生动物题材距离太远,闪光灯对拍摄帮助不大。)
相机拍摄时的最优设置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光线水平。一般来说,低光环境下需要使用较长的快门速度、更大的光圈以及更高的ISO值。而明亮的环境光线条件下,则可以采用较快的快门速度、较小的光圈,并降低ISO值。
让我们深入探讨每个因素如何影响你的曝光以及其他图像方面的表现。
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是你的相机允许光线照射传感器并曝光图像的时间长度。如果你需要复习,请参阅我们之前的详细介绍。
大多数相机都可以设置快门速度,比如1/4000秒,以及慢速快门,比如30秒。你的快门速度越快,进入相机传感器的光线就越少,你就有可能出现欠曝的情况。但这也允许你捕捉到静止的画面。
这不仅包括主体的移动,还包括手持相机时产生的手抖。对于快速移动的主体和远摄镜头(放大了这种手抖),野生动物摄影正好处于一个需要快速快门速度的最佳风暴之中。
就我个人而言,我尽量坚持使用 1/250 秒进行野生动物摄影,如果我的拍摄对象移动得非常快,我才会更快(有时甚至是 1/1000 或 1/2000 秒)。使用过长的快门速度,比如1/60秒,你将不得不使用三脚架来消除相机抖动,而移动的主体将不会拍摄得清晰。
光圈
光圈是镜头开口的大小,它能聚集多少光线。如图所示:
你可以在《aperture》一文中阅读更多内容,如果你不熟悉它。基本概念是这样的:光圈越大,所捕捉的光线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在野生动物摄影中,大光圈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特性。
正如您以前可能听说过的那样,您的光圈值是用 f-stop 来表示的。如果您将相机的光圈设置为大约 f/2 或 f/2.8,则意味着镜头中的光圈叶片打开得相当大,可以捕捉到大量光线。当您将 f-stop 跳到更高的数字,如 f/4、f/5.6、f/8、f/11、f/16 等 (f/22) 时,这意味着您越来越多地关闭光圈叶片,导致捕获的光线要少得多。
光圈 是野生动物摄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因为它捕捉了多少光线,还因为它提供了景深。在宽大的光圈如 f/2.8 时,你的照片会呈现出“浅景深”效果,只有主体清晰,前景和背景则模糊不清。而在较窄的光圈如 f/11 和 f/16 时,景深增加。这会影响照片的外观和感觉,因此正确选择光圈非常重要。
ISO
ISO是第三种能够改变照片明暗的相机设置。然而,与快门速度和光圈不同的是,调整ISO并不会捕捉到更多的或更少的光线。相反,这更像是在使用如Photoshop等后期处理软件时改变图片亮度的操作。(有关其具体操作方法,请参阅我们关于ISO的详细文章。)
因此,尽管提高ISO值可以使照片更明亮,但这并不是在低光环境下拍摄的魔法解决方案。你会发现,如果你设置过高的ISO——而不是首先捕获足够的光线——你的照片将会显得非常粗糙、噪点明显,并且色彩异常,细节也大打折扣。
野生动物摄影应使用什么ISO值?我的建议是,最好将ISO值保持在大约ISO 100(最佳图像质量)和ISO 800(可接受的质量)之间,大多数入门级相机都能实现。即便是超过10年的旧款相机也能拍摄到ISO 800左右的可用图像。一些最新款全画幅相机即使达到ISO 3200或6400也依然能够保持不错的画质。
但当你有选择的时候,最好避免将ISO调得过高。看看你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看看是否能在一开始就捕捉到更多的光线。你可能会发现,当你可以轻松地使用1/500秒(捕捉四倍的光线)时,你就有可能不用设置为1/2000秒,并且使用显著更低的ISO。
我建议你在不同的ISO值下拍摄一些测试照片,看看哪些看起来在你的相机上是可以接受的。有时我们不得不将ISO提高得比理想状态更高,并接受略带颗粒感的照片。但至少比模糊的主体要好得多,因为你用快门速度过长导致失焦的情况。
如果你的相机没有指定的ISO按钮,我建议你将一个可自定义的按钮设置为你的ISO控制。你需要频繁更改ISO值,因此快速访问非常重要。
在这张图片中,我突破了我的 Panasonic DMC-G2 的 ISO 能力极限,它有一个较旧的微型 4/3 传感器。仔细观察会发现比我想要的更多的颗粒(又名图像噪点)。但我已经尽可能地提高了快门速度和光圈,所以这是一个必要的权衡. ISO 800, 1/160, f/5.6
结合三者
现在来谈谈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当快门速度、光圈和ISO与环境光线平衡时,就能得到一张正确的曝光照片。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快门速度需要更长,光圈需要开得更大,ISO需要更高。而在明亮的情况中,则有更多的灵活性来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更窄的光圈以及更低的ISO。
在任何光照条件下,都不止一种组合能够产生光线均匀的照片。实际上,存在多种组合可以正确曝光图像。挑战在于找到一种能消除不必要的运动模糊、提供合适的景深并避免捕捉过多噪点的组合。
在野生动物摄影中,优先考虑的是快门速度。这是因为拍摄对象通常在移动,并且我们经常使用长焦镜头,这会放大相机抖动的问题。最常见的导致野生动物照片模糊的原因是快门速度过长。
相机拍摄模式
大多数入门级相机都提供自动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或手动模式的选项。
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来正确曝光照片。然而,它完全剥夺了你的控制权,并不适合拍摄野生动物,所以我从不建议使用自动模式。
在快门速度优先模式下,你手动设置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以正确曝光照片(ISO可以手动设置或置于自动)。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工作方式相同,不同之处是你手动设定光圈,而相机则自行调整快门速度。而在手动模式下,你需要自己设置所有参数。
Aperture Priority(光圈优先模式)
野生动物摄影的最佳拍摄模式是光圈优先。
你或许会疑惑:“如果我想优先选择快门速度,为什么不直接设置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呢?”答案是, aperture priority 模式能加快过程。在低光环境下,只需将镜头的最广光圈调至 f/2.8、f/4 或 f/5.6 等值(通常适用于风景摄影),并密切注意相机所定快门速度的位置。如果快门速度进入危险的慢速区间,则只需提高 ISO 值,一切便好上许多。
对于我的野生动物摄影,我通常将光圈设为f/5.6(镜头中最大),并保持不变。在典型光线条件下,我将ISO设置约为800,在夜幕降临、光线变暗时,我通常需要提高ISO以维持快门速度的快速。
你可以使用相机的Auto ISO对话框自动化“通过傍晚逐渐增加ISO”的过程。别被“自动”这个词迷惑,因为它是一个需要你完全理解快门速度、光圈和ISO如何工作的高级技巧。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Auto ISO的过程及其在野生动物摄影中的强大威力。
我使用光圈优先拍摄了这张麋鹿的照片,将光圈一直打开到 f/5.6,并将我的 ISO 设置为 1600。在 1600 ISO 下,颗粒对于我现在的相机来说还不是问题。然后,我的相机将快门速度浮动到 1/1250,即使使用长焦镜头也很容易手持,而且速度足以冻结麋鹿的步态。
快门速度优先(Shutter Speed Priority)
虽然快门速度对野生动物摄影非常重要,但我通常不推荐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在光照条件明亮时,快门优先模式会大幅改变您的光圈值(这可能会导致您得到完全错误的景深)。而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如果不常调整快门速度的话,相机有很高的风险将ISO推得过高。
这不是最糟糕的摄影方式,但我了解一些摄影师喜欢这种模式。我喜欢A档(Aperture Priority),不仅因为它提供了额外的光圈控制,还因为它的适应性极强,无论在何种光线条件下都能出色表现。如果你选择S档(Shutter Priority),请务必时刻关注光圈和ISO值的变化。
手动(Manual)
许多野生动物摄影师喜欢使用手动模式并结合Auto ISO。这通常意味着将快门速度设置为可管理的速度,并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来捕捉尽可能多的光线。相机的感光度将在光线变化时自动浮动。
这种在低光条件下拍摄的方式是很好的。然而,在光线明亮的情况下,你可能会面临ISO地板(比如ISO 100)的问题,此时相机无法再降低感光度了。超过这个点后,如果光线变得更亮,你的照片就会被曝光过度,因为相机已经没有其他方法来减暗了。
此外,我强烈建议你在手动模式下不要手动设置ISO。如果三者都处于手动状态,你将需要不断地调整相机设置来进行大量的试错和调整。这会耗费宝贵的时间,因为你正在拍摄的动物可能不会一直处在最佳拍摄位置。
自动化
不要使用自动模式!如果你至今以来一直用自动模式拍摄,这是时候提升你的摄影技能了。自动模式是一张野牌,因为它可能不会优化快门速度来捕捉清晰的野生动物主体。它可能会优先考虑低ISO而不是快速快门速度,或者在你急需增加光线时会限制光圈范围。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做一些奇怪的事情,结果是慢速快门、糟糕的景深以及高颗粒度。并且最糟糕的是,它剥夺了你对照片外观的控制权。
曝光补偿
虽然相机的光圈优先模式试图正确曝光场景,但野生动物摄影师经常发现自己在光线强烈的环境中拍摄。例如,在逆光中对着太阳或者向上拍摄树上的背光拍摄对象。另外,你可能正在对一个非常明亮的主体进行拍摄,如一只白色的鸟,背景更暗。尽管现代相机表现不错,这些情况仍然可能导致相机无法正确曝光你的主体。
为了快速修正错误,你应该利用曝光补偿。这通常在相机上用±符号表示。+1的曝光补偿会使图像比相机原本所拍的画面亮一档(即亮度为原来两倍)。相反,-1的曝光补偿会使图像暗一档(亮度仅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在逆光拍摄这些猴子时,我必须增加曝光补偿才能正确曝光猴子的脸。否则,猴子会太暗。 ISO 1000, 1/200, f/8.0.
通常情况下,相机不会离得很远,你对曝光补偿的调整也会很小。我一般只调整±0.3EV。
但有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大幅调整曝光补偿。例如,假设我在一个阴天时拍摄一只站在树上的乌鸦。黑乌鸦前面有明亮的云朵。当我查看第一张照片时,我发现乌鸦只是在一些适当曝光的云朵前呈现为黑色剪影。这是因为相机有点困惑,它把曝光量分配给了云而不是乌鸦。既然我想要看到乌鸦的细节,我就将我的曝光补偿提升数档至+2。因此,在拍摄时,我的主体得到了适当的曝光,而背景略微过曝。
这就是为什么拥有广泛的曝光补偿值对你来说非常有用。野生动物摄影经常会让很多相机上当,因此如果你想优先考虑主体的曝光,曝光补偿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将最后一点提一下,曝光补偿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曝光变量。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移动快门速度、光圈或ISO以改变曝光效果。)
自动对焦模式(Auto Focus Modes)
随着动焦模糊,野生动物照片中最常见的模糊原因之一就是对焦失误。了解相机的对焦系统的最佳方式是多加练习,但我也建议你减少对自动对焦模式的依赖,并增加手动控制的比例。
单点对焦 vs 广区对焦
如何设置您的自动对焦取决于您的相机型号。它们都有不同的选项,因此我会给出一些更通用的建议。
首先,建议使用一个小型对焦点而不是大型的。许多相机都有自动区域对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尝试对焦于它认为照片中的“主体”。我可不想解释这个为什么是个问题!
另一种常见模式是宽区域自动对焦——一个你可以在构图中放置的大型盒子,相机会在其中对准某个物体(通常是最近的对象)进行对焦。宽区域自动对焦的问题在于它并不总是能将焦点准确地对准你的主体。通常,我们是在植被中拍摄,这会吸引对焦系统的注意力。结果,相机往往会将焦点锁定在一片草叶或叶片上,而不是你主体的面孔。
我更倾向于使用一个小的自动对焦点,你可以将其置于取景框中。无论你在相机上称其为何名,关键是相机将对焦于取景框内的物体。虽然你需要移动小盒子到最佳位置会牺牲一些速度,但最终你会得到更加锐利的照片,因为相机会聚焦在主体上而不是周围的环境。
在某些对焦模式下,相机可以锁定你最初选择的主体,并在整个框架内追踪它。而在其他情况下,你需要手动移动焦点点以应对主体移动的情况。你应当尝试这两种方法来找出哪种方式能让你获得更快且更一致的结果。我个人倾向于手动调整框的位置胜过一些野生动物摄影师,因此我经常避免使用对焦跟踪模式。然而,如果你拍摄高速运动的主体如飞翔中的鸟类时,你会发现自动对焦追踪功能简直是救命稻草。
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对焦,你都应该确保能迅速切换你的对焦点。也许你可以通过给相机的自定义按钮分配一项任务来实现这一目标:即是在需要的时候开启或关闭自动跟踪对焦功能。参考你的相机手册并花些时间练习以确定哪种方法是你更喜欢的。
我使用了单点自动对焦,并在拍摄这只翠鴗吃蜥蜴时关闭了跟踪。在不同的自动对焦模式下,相机可能会聚焦在前景中的树枝上,而不是鸟上。或者,在跟踪开启的情况下,它可能会误解我的拍摄对象并在整个画面中跟踪某些东西,即使这只鸟呆在一个地方。ISO 640, 1/125, f/5.
单线圈与连续伺服自动对焦
你的相机可能具有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或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的选项。使用连续自动对焦拍摄时,只要您按住聚焦按钮,相机就会持续重新对焦。而在单次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下,相机仅在按下聚焦按钮时启用自动对焦功能。
连续伺服对于快速移动的主体,如飞行中的鸟类非常有用。但就像自动对焦追踪一样,我发现野生动物摄影师经常滥用这种技术。在我的经验中,AF-C通常会过度对焦,并在你的被摄体保持相对静止时导致失焦,从而陷入一个模糊状态。而AF-S则提供了更多的保证,确保相机能够准确地对准你想要聚焦的地点。
尽管野生动物总在移动,大多数动物也花大量时间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等待或休息。当你的主题确实四处游荡时,连续对焦是一个好主意,但不要忽视单次伺服AF对于日常野生动物摄影的整体效果更好。你可能会发现它能给你带来更好的结果。
结论
我希望你现在对快门速度、光圈和ISO如何影响曝光,以及如何最佳优化这些设置进行野生动物摄影有了更好的理解。我也希望我的自动对焦技巧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考。
总而言之,我建议在光圈优先模式下拍摄。在弱光下,将光圈设置得尽可能宽并增加 ISO,直到快门速度对拍摄对象来说足够快(对于很多野生动物来说至少是 1/250)。在较亮的情况下,您可以降低 ISO 以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最后,如果您的图像仍然略微太暗或太亮,您可以使用曝光补偿来纠正该错误。
至于对焦,使用一个小的对焦点区域以控制你的相机聚焦的位置。并且要注意,你并不总是需要启用连续伺服对焦和围绕画面的全范围主体追踪;如果被摄物移动速度不快,单次伺服对焦往往能做得更好。
使用这些设置,您将能够在次优照明条件下拍摄活跃的野生动物,并且仍然可以获得引以为豪的效果。
走过山河,你会发现身边总有美好。跨越时间,总有灿烂在记忆里闪耀。不用畏惧眼前的黑暗和寒冷,朝阳总会照常升起。
记住,身边总有美好;纵使,万物终将归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