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央妈多次喊话:债市有风险,大家不要往里面扎堆了!
可惜市场偏要跟央妈作对,央妈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听(主要是资产荒,钱没地方去)。
7月,央妈发布公告开展国债借入操作,类似股票的融券做空,先“借入”后“抛出”,带头“做空”国债。可惜这么大的动作只管用几天,之后债券又蹭蹭蹭往上涨了。正当大家以为央妈没招之时,8月7日,突然爆了个新闻——要抓人了!点名的机构,在国债交易中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利益输送。
交易商协会已将部分严重违规机构移送央行实施行政处罚,还说正在加紧调查同类案件。
这操作,懂行的股民应该很熟悉,没想到债市也用上了
紧接着债牛来了个“急转弯”,8月7日至8月12日,中债综合净价指数4个交易日累计下跌0.44%。
换算成年化收益的话就知道有多吓人,为-23.9%!
不止于此,业内还有传闻说监管已经暂停债基审批了。
虽然没有明文指令,但债基审批的节奏真的慢下来了。
8月10日,央妈再次喊话投资者审慎评估资管产品投资风险和收益。
至此,央妈压制债券牛市的决心已非常明确,大家要留个心眼子了。
有小伙伴可能会问,债券涨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压制啊?债券利率与债券价格成反比,利率下行,债券价格上升。今年来,由于中国长债利率下行,债券价格上涨,再加上杠杆的作用,导致长期国债市场交易火爆,也带火了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以30年期国债ETF为例,年内涨幅高达11%,走出了股市的既视感!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把存款挪到银行理财或者债券基金,也就进一步推高了债市走牛。问题是这些跟风炒债的人并不晓得债券(包括银行理财、债券基金)是有波动的,特别是在市场涨得飞起的时候入场,无异于刀口舔血!央妈担心债市反转,热钱火速撤资,就会导致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即所谓的“踩踏效应”,从而引发债券价格的剧烈波动。而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的投资者,其风险偏好是比较低的。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像前几天的波动就已经引发各种不适了,一旦遇上“踩踏效应”,他们肯定无法承受剧烈波动带来的冲击。回想2022年的债灾,不只是债券基金大跌了,银行理财也大跌,广大人民群众怨声载道,银行被骂得狗血淋头……所以,央妈要未雨绸缪,提前干预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动荡。从宏观来看,长债利率下行也不利于汇率稳定。
利率太低,意味着国内资产的整体收益水平也很低。
跟对面美丽国动不动就5%的国债利率相比,不用问也知道资本会用脚投票,直接奔赴对面去。
如果放任下去,可能会导致人民币的汇率进一步下降。
所以央妈之前直接发话:“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应该是2.5%~3%!”
而眼下,不管10年期国债还是3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还够不着2.5%。
也就是说,为了保汇率,长债利率必须得提一提,债券价格则要降一降了!第一个是压制债牛,主要影响的是二级市场的债券价格,受影响的是二级市场债券、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
建议暂时不要买中长期债基和R2级以上的银行理财,短期债基和R2级以下的银行理财影响不大。第二个是如果手里有长期国债,只要不进入二级市场,靠吃利息也是保本保收益的。
如果你觉得国债的利息太低了,可以看看储蓄险,是眼下更为理想的“存钱工具”了。9月1日起保险预定利率将从3%降到2.5%。
预测之后买储蓄险,收益会缩水10%甚至更多,而重疾险价格普遍要比现在贵10%以上。
目前市面上TOP梯队的产品剩余不多。
多多已用一篇文章整理出来,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