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公众号特邀作者“阿登的苦林”给公众号投稿了大量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他一年多以前看的,陆陆续续翻译了过来,但是文中观点不代表译者观点或者立场。
——raingun
本文观点不代表译者观点和公众号观点,更不代表两者立场,特此说明。
按:本文编译自外文杂志,原文发表于2022年夏季,原作者贡萨洛·巴埃斯(Gonzalo Báez)少校是一名阿根廷陆军军官,兼任巴西陆军指挥和参谋战争学院的特邀教授。巴埃斯少校曾担任阿根廷陆军参谋长的国家政治顾问和阿根廷骑兵学校装甲兵教官暨坦克乘员作战课程总监。他毕业于阿根廷国家军事学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战争学院,拥有阿根廷军事学院应用数学学士学位,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供应链微观分析硕士学位课程的学习;他还曾两次获得阿根廷陆军参谋长颁发的功勋奖章。编译本文并不表示赞同原作者的观点或证实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配图有改动。
俄罗斯陆军的“营级战斗群”(BTG)发端于2007年开始的“新面貌”军事改革。无疑,俄军的这一转型反映了其在1994~2000年车臣战争中汲取的经验。在发生在高加索地区的那场不对称战争中,旅和师被证明是体量太大、反应迟缓的部队编制,且装备陈旧、战术过时,无法以现代战争所需的速度将他们的武器装备综合起来运用——旅和师这类庞大的编制是前苏联军队在冷战初期为对抗北约组织的装甲机械化部队而打造的。
在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的格罗兹尼战役期间,由于理论陈旧、战术生疏,导致俄军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最初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被击退。俄军伤亡较大,被迫停止战斗。除其他原因外,俄军缺乏战备,车臣人出其不意的抵抗也打了俄军一个措手不及,俄军被迫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激战。
上图:车臣战争中被击毁的俄军坦克
在蒙受了惨重的损失后,俄军才下定决心改变战术,以对付车臣的“不对称”武装力量。那些车臣武装分子将反坦克武器、诱杀装置、狙击手和机枪射手结合在一起,几乎每一栋建筑物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在损失了约225辆装甲战斗车辆(包括62辆坦克)和1500多名士兵之后,俄军在格罗兹尼发动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和地面进攻,最终打死打伤了约1370名车臣武装分子,另有约2.7万名平民在战争中丧生。
根据美国陆军2016年发行的一本名为《俄罗斯新一代战争手册》(Russian New Generation Warfare Handbook)的出版物的说法,俄军基于这些原始经验发起了深刻的理论变革,包括对部队的全面重组和升级改造。除了与此类自治共和国的冲突外,俄军还吸取了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教训。在此基础上,俄军提出了“营级战斗群”的概念,以寻求一种新型组织架构,使其具备更强的远征能力,并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投送武力。
除此之外,其他防务专家和互联网上的一些防务类网站也指出,俄罗斯试图取代苏联军队庞大、僵化和单一的旧组织模式,并解释说,团和营是和平时期维持军队,特别是执行日常任务的理想选择。然而,要想具备真正的作战能力,就需要更加灵活自主的编制,以应对多域范围内的现代化对手。
2008年,俄军在与格鲁吉亚接壤的边境地区部署了第一个营级战斗群,他们使用隶属于俄罗斯陆军第58集团军司令部麾下的一支特种分队对新组织架构进行了检验。将一个分队直接隶属于集团军司令部的做法很不寻常,因为通常的做法是直辖于旅一级并开展行动。不久,俄军又组建了第二种营级战斗群,配备了用于执行空降突击任务的轻型武器装备,且具有高度战备的战略机动性,用于先发制人,抢占对俄有利的关键地点。
上图:俄格战争中的俄军装甲纵队
不同于苏联模式,俄军的营级战斗群更重视技术质量,而非装备数量。不过,在分析了2022年在乌克兰的实战经验后,这一概念遭到了强烈质疑。目前俄罗斯陆军有60多个旅或类似规模的部队编制,其中大部分旅下辖两个营级战斗群。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曾表示,截至2021年8月,俄罗斯武装力量中将有168个营级战斗群,这表明这种组织形式是一种标准的组织架构,或许这也是俄罗斯陆战军事学说的主要改变之一。
由于意识到自己在常规武器系统方面的不足,俄军寻求在战术单位层面上实现更高的自主性,用火炮来弥补航空兵所不能提供的优势,因为出动航空兵的“成本”更高,而且与地面部队机动的协同非常复杂。
简而言之,营级战斗群在理念上是一支联合分队,能够快速部署,在多域化的战场上对危机局势进行威慑和作出快速反应。为此,营级战斗群将俄军装甲部队的突击力与炮兵集火射击、反坦克武器系统、无人侦察机、一定程度的电子战能力、排级工兵分队和后勤支援力量结合了起来。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的编组和战术
在2014~201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每个俄军营级战斗群大约下辖700~800名士兵(如果得到加强则为900人)和大约100辆装甲战斗车辆、机械化履带式车辆和轮式车辆。这些数字几乎是美军合成兵种营的两倍,但却与美军旅级战斗队的火力差距较大。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营级战斗群的任务是控制冲突地域的重要地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正规军在不被本国官方承认的情况下,依靠当地的亲俄民兵,在其受限的行动范围内获得了更大的行动自由。在进攻行动中,营级战斗群负责攻击敌人的后卫兵力,同时用亲俄民兵保护自己的侧翼和后方地区。
当时,标准的营级战斗群与下辖该营级战斗群的旅是分开作战的。通常的做法是,每个旅只部署一半的营级战斗群,而另一半部队则留在俄罗斯国内。外出作战的营级战斗群由一到两个坦克连(最好是装备T-72或T-90坦克)、一个机械化步兵连、一个机械化炮兵连、一个高射炮兵/防空连和一支反坦克分队组成,这一兵力结构可得到一支工兵分队、若干便携式无人机分队和一个具备核/生/化/放射性侦测能力的侦察分队的加强。
上图:俄军营级战斗群的组织编制
那时的营级战斗群只下辖两到三个战斗连,因此他们必须与非正规军协同作战,以弥补其战斗力的不足。假如爆发战争的话,俄罗斯法律禁止在诸如营级战斗群一类的作战部队使用应征入伍的士兵(合同兵),且不得将其部署到祖国以外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军人(志愿兵)。每个营级战斗群的一线战斗兵力不超过200人。
营级战斗群可以通过铁路快速部署到战区,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士兵、士兵随身携带的装备和车辆一同部署到战区;另一种是仅将士兵及其个人随身装备部署到战区,士兵们将在危机地区就近换装重型装备。预先将士兵部署到危机地区存在一些问题,如被迫使用他们不熟悉的装备等。例如,日常装备T-62或T-72坦克的部队可能会在未接受训练或没有时间让乘员熟悉坦克的情况下换装更加现代化的型号。
营级战斗群配备了现代化的监视和情报搜集系统,使其有能力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作战,以应对“不对称”的敌人。他们大量使用无人机,这是为了可以实时获取情报,从而减少战斗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同时指引152毫米火炮发起炮击。营级战斗群还配备了可抵御常规电子干扰的电子战设备,可能采用了跳频和加密通信等手段。
然而,在2014~2015年的乌东和克里米亚战争中,翻新/升级后的装备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之处。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营级战斗群居然无法沿着不同的推进轴线机动。由于缺少足够的装备,这一弱点也使“节约兵力”的原则难以践行。
上图:俄乌战争中的俄军装甲纵队
除此之外,后勤以及与指挥/控制/通信(C3)有关的其他因素也影响了营级战斗群在战场上的表现。单就后勤而言,与其他国家的陆军一样,俄军营级战斗群的调动大多依靠汽车轮子,受此限制,他们只能在路况良好的路线上机动。另外,自越战以来,现代化军队也开始广泛使用直升机和其他航空装备执行后勤输送任务。然而,在2022年俄乌战争的第一阶段,俄军并没有这样做。
至于营级战斗群指挥人员使用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与北约部队使用的现代化作战管理系统更是差距甚大。俄军营级战斗群的指挥及参谋人员缺少利用数字地图和人工智能软件近乎实时地快速传输战术态势及任务类型等命令的装备。此外,在2014~2015年的战役期间,由于缺少互操作性,营级战斗群也难以与乌东民兵武装之间相互建立起通信联络。此外,俄军甚至使用手机和卫星电话来协调军事行动,哪怕这些非加密通信手段在现代战争中很容易受到干扰和窃听。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2022年俄乌冲突的战斗中,俄军也暴露出了同样的缺陷。据观察,俄军士兵甚至使用缴获的乌军使用过的西方国家生产的手机,以便更安全地与其他战友或在俄罗斯国内的家人联系。
除了后勤和指挥/控制/通信问题,俄军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缺少前线炮兵观察员。尽管手头有无人机,但这一任务却落在了连级指挥人员肩上,导致他们的任务超负荷,也导致引导炮击的精度不高。
上图:俄军的2S7“芍药”自行榴弹炮、BM-27“飓风”火箭炮等远程火力支援装备
一位简氏防务分析师指出,美军和俄军的军事学说之间存在一个重要差异:美军作战部队的机动以炮火支援为后盾,而俄军部队的机动则是为了支援炮兵的机动,以便寻找能发挥更大杀伤效能的阵地。这种方法值得商榷,虽然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认为是有效的,但也进一步增加了对高性能目标捕获系统的需求。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2022年的战事中,俄军营级战斗群为执行这一任务而组建了专门的小组,从而改善了这方面的困境。
就俄军在2014~2015年低烈度冲突中使用的战术而言,营级战斗群主要被用来孤立城镇地区的目标。这种战术比直接投入战斗更受欢迎,因为直接正面对抗可能使营级战斗群更容易被敌人的反坦克分队摧毁,因为俄军知道,他们的装甲战斗车辆缺乏严密的安全保护。
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间进行的杰巴利采沃战役就是一个例子。当时,俄军希望拿下这座城镇,并用战场上的胜利博取更好的谈判筹码。战役初期,乌军一个得到加强的机械化旅(第128山地旅)正在防守杰巴利采沃市的一处公路枢纽,该枢纽是从乌东部通往乌克兰腹地的门户。战斗发起后,亲俄民兵集中了大量火炮,为装备T-90坦克和其他机械化车辆的突击部队提供支援,并迫使乌克兰军队狼狈地撤退。尽管突击取得了成功,但亲俄民兵的装甲部队却未能利用到手的胜利,这可能是由于他们依赖徒步行进的步兵提供近距离安全掩护。
对2022年战争中俄军营级战斗群表现的初步分析
海伦·库珀(Helene Cooper)、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tt)和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E. Barnes)在其发表于《纽约时报》的文章中指出,欧洲各国军人不再像过去那样惧怕俄罗斯陆军,因为俄军于2022年2月24日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部分)并未取得预期成果。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大卫·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等诸多分析人士也都赞同这一观点,他们质疑俄罗斯对抗北约的真实能力。
与2014~2015年的低烈度冲突不同,当前俄军打的是一场大规模战争,其部队以更大的组织编制形式出现,如由旅组建的师,同时又以营级战斗群的形式组建了联合武装部队。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特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顾问马克·坎西安(Mark Cancian)指出,一个典型的营级战斗群可能下辖三个摩托化步兵连,共装备30辆BMP-2或BMP-3步兵战车。营级战斗群的装甲机动部队由一到两个坦克连组成,每连下辖10辆坦克(T-72、T-80或T-90)。此外,营级战斗群的支援火力还包括六门(套)自行迫击炮、自行榴弹炮、火焰喷射器、多管火箭炮,甚至多达六套“铠甲-S1”中程防空系统,而北约通常不会在一个营中部署这些武器。在战争爆发几天前,坎西安声称营级战斗群可以在任何地形中作战,并能维持250公里纵深内的机动。
上图:可能的俄军营级战斗群的组织编制,展示了实战中的武器系统搭配组合
与2014~2015年低烈度冲突期间观察到的情况相比,2022年俄军营级战斗群的组织形式无疑更加稳健。然而,由于缺乏历史资料,因此对2022年的战斗进行详细分析还为时尚早。不过,通过观察这场战争的全貌,或许可以发现当前俄军在战斗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正被乌克兰抵抗力量很好地利用。
2022年俄乌战争中营级战斗群的后勤短板
首先要考虑的是后勤问题,特别是标准化问题。北约军队的后勤手册在其政策和原则中规定,装备和军兵种的标准化对作战的可持续性有直接影响。因此,标准化对战斗效率也有直接影响。标准化有利于实现不同军兵种、不同部队之间主要装备的互操作性,使装备互换和装备通用成为可能。但是很显然,正如世人所观察到的那样,俄军并不总是符合这些特征,原因如下:
首先,组建营级战斗群是为了完成特定任务,或作为联合部队的一部分参加整场战役。这些部队已经经过组织和训练,因此指挥官必须在计划期间对部队进行“配置”,以使任务能够顺利地执行。从对俄军营级战斗群组织编制的观察来看,我们可以说它的装备组合非常雄心勃勃,却没有任何自身建制内后勤保障能力的支援。相反,营级战斗群高度依赖旅的后勤营。
其次,营级战斗群内编入了许多火炮和多种不同型号的车辆,既有轮式的也有履带式的,可能是坦克、步兵战车或自行火炮。营级战斗群还装备有防空系统,如“铠甲-S1”或陆基雷达。总之,如此庞杂的武器装备的多样性,本意是联合使用武器,却也带来了多种问题联合出现的困境。
上图:俄制“铠甲-S1”防空武器系统
最后,由于装备标准化程度低和缺乏执行任务所需的人员,导致后勤维护工作不堪重负。营级战斗群最大的后勤负担无疑是炮兵弹药和坦克炮弹,其涉及体积、重量和安全运输等多方面的问题。后勤的多样性(而不是标准化)增加了营级战斗群所面临的挑战。
一般来说,坦克的维护工作比其他装备更复杂。事实上,与人们的直觉相反,坦克的技术含量越低,维护就越困难。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现代西方坦克采用模块化制造,配备了能够预测技术问题的数字化电脑。遗憾的是,20世纪70~80年代技术水平的俄制坦克并非如此:由于T-72坦克的车载电子系统并不像西方现代化主战坦克那样相互“内连”或由主控计算机控制,导致T-72坦克车组乘员根本无法在战场上自行修复机械故障。这就导致,在俄乌战场上发现了许多被遗弃的车辆。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屡屡出现的破损或丢弃坦克的视频和照片不免让人怀疑俄军的后勤体系。再加上在乌克兰属于“客场作战”,这进一步放大了俄军的后勤短板。
地形和气候因素
其他因素也暴露出了俄军营级战斗群的一些弱点,这与地形和天气条件有关。俄乌战争爆发时,季节正从冬季进入春季,恰逢大地解冻,从而造成地面泥泞翻浆,给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机动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面对这些挑战,俄军的营级战斗群将其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一方面,他们的履带式车辆能够更好地克服这些困难;另一方面,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和轮式战斗支援车辆却被束缚在公路上,而这些公路往往很容易被炮火、无人机攻击和各种障碍物所阻断。直升机可以帮助应对后勤输送方面的挑战,但不会成为师级指挥官的首选,因为直升机总是稀缺的。
俄罗斯人对乌克兰的泥泞并不陌生。正如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菲利普·瓦西里耶夫斯基(Philip G. Wasielewski)在战争爆发前几天所言,预计公路将成为狭窄的“死亡之路”,而且几乎没有回旋余地。瓦西里耶夫斯基在其文章中说,如果行动在1~2月间发起,就会有地面冻硬的优势,便于机械化部队越野机动,不过他们也会面临极寒的气温,这也会导致士兵伤亡或行动失利。此外,瓦西里耶夫斯基之前还预测说,如果战争推迟到3月爆发,机械化部队将不得不面对臭名昭著的“季节性泥泞”(Rasputitsa,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冰冻泥浆融化后烂泥地的专有名词),战场将变成一片泥海,正如实际所发生的那样。
上图:陷入烂泥地的俄军坦克
那么,泥泞对营级战斗群的行动有何影响?当然,泥泞在战术上限制了营级战斗群最擅长的行动,即坎西安所指出的“在正面吸引住敌人,从侧翼攻击敌人”,因为装甲部队的机动性会受到泥泞的严重影响。坦克和机械化车辆陷入沼泽时会陷进去,但把它们拉出来又会使更多的车辆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淤泥还会影响车内机械(如齿轮等),使接头等处老化,甚至导致车轮被卡住,而传动轴可能仍在满负荷转动,这会导致车轮内部零件过热,进而熔化或断裂。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更换一个车轮可能需要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有时在战斗中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尽管如此,仍有待分析的是,为什么被遗弃或受损的车辆没有被旅后勤分队回收,或者被其乘员或俄军炮兵自己动手摧毁。相反,被遗弃的车辆相当一部分成了乌克兰军队的战利品,并被乌军重新投入战场。
用过时的技术对抗“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
根据库珀和施密特在《纽约时报》中的报道,从战争爆发第三周开始,俄军几乎停止了在所有战线上的推进。据推测,在此之前,许多营级战斗群的战斗力最多损失了20%,其他部队则出现了战斗减员,需要补充兵力并重组部队。此外,根据库珀和施密特的说法,一般而言,在战役的第一阶段,没有任何一支机械化部队能够推进超过150英里(约合240公里)。
与此同时,俄罗斯却从其地理位置的最远点——远东地区调兵进行增援,并使用远程火力尽可能多地破坏乌军的基础设施。但是,俄军的现代化导弹,如“伊斯坎德尔”(机动发射的陆基短程弹道导弹)或“口径”(海基或空基发射的巡航导弹)并没有像无制导弹药那样被大量使用,而大量使用无制导弹药造成了严重的附带损伤。
随着俄军多轴线攻击的推进,局外分析人士都很难预测俄方在这场战争中的主要意图。基辅是最初的突击重心吗?俄军是否想切断乌克兰通往黑海的通道?他们现在是在调整部队的前进方向,向顿巴斯地区推进,以加大进攻力度,还是仅仅为了保住2015年取得的胜利果实?许多问题都还没有答案(注:原文发表于2022年夏季)。
关于目前的乌克兰战事,有许多事实尚待充分研究。然而,俄军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目前在技术上落后却是个不争的事实。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向全世界展示了其全新研制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及基于同底盘的T-15重型步兵战车,该坦克号称是世界上首款第五代装甲战斗车辆,设计目的是通过将乘员置于车辆底盘的“装甲盒”中来保护乘员。T-14“阿玛塔”坦克的特点包括:①先进的遥控指挥塔,可通过瞄准镜获得高清视野(也许是首次安装在坦克上);②威胁告警系统;③包括雷达探测在内的主动对抗措施;④高度模块化的复合材料装甲;⑤高功率/重量比的发动机;⑥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125毫米主炮。
上图:俄罗斯研制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该坦克号称是世界上首款第五代装甲战斗车辆
T-15首次亮相时是一辆巨大的履带式步兵战车,具有与T-14坦克相同的防护能力,这在同类车辆中并不多见。
然而,俄乌战争却暴露出了俄罗斯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残酷现实,笔者(注:指原文作者巴埃斯少校)曾在《军事评论》上发表文章对此评论道:“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俄国人一直保持着数万辆坦克的库存——众所周知,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坦克总数也赶不上苏联一家的坦克总量。而在俄乌战争爆发时,这一数字减少到只有大约4500辆,其中约300 辆T-80(车龄约30年)坦克正在按照北约坦克的标准进行现代化改造。值得注意的是,俄军还装备有大约500~600辆T-90系列坦克(某些坦克已有25年车龄)和T-72坦克,这些坦克已升级加装了主动防护系统、现代化火控计算机和热像仪(但安装在30多年前设计的炮塔里)。不过,也正是由于俄制坦克的简单易操作,让非正规军或民兵武装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在几乎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使用这些坦克。
最后,俄军装甲部队是否能抗住现代化反坦克武器的打击?像“标枪”这类便携式反坦克导弹能否发挥作用?目前没人知道。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给一支军队装备数以千计乃至更多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那么肯定会产生影响。目前,俄军的营级战斗群正在与“标枪”(便携式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下一代轻型反坦克武器(HGLAW)、AT-4火箭筒(无制导反坦克武器)和“铁拳3”(半一次性无后坐力反坦克武器)等先进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交战。此外,其他武器系统,如“毒刺”(一种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可作为红外寻的的地对空导弹使用,可从步兵便携式发射装置、军用地面车辆和直升机上发射)或“星光”(英国研制的一种便携式短程地对空导弹)都改变了乌军对俄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一些评论家认为,面对乌军使用的种种西方反坦克武器的挑战,俄军主战坦克在设计上面临的风险也增加了:俄制坦克在设计上的弱点在于其自动装弹机,其自动装弹机将弹药存放在炮塔下部,一旦坦克被敌人的炮火击中,就会导致殉爆甚至“飞炮塔”。
上图:在法国装甲博物馆展出的俄制T-72坦克自动装弹机模型,可见炮塔下方放着随时可用的22发炮弹。由于坦克内部空间狭小,因此不得不将另外17发炮弹放在其他地方(如炮塔内壁上),这使它们比炮塔下方的炮弹更危险
总之,前文所述的后勤问题、一年中冬春季节机动困难的烂泥地、高度战备并配备有数千件精确制导反坦克武器的乌军,都在当前的战斗中给俄军的营级战斗群制造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总结
“营级战斗群”这一模式改变了俄军的陆战理论,突出了在现代多域环境下,作为联合部队的一部分投入作战的必要性。虽然俄军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的体系结构已经实现现代化,但其核心部分仍需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迄今为止(注:即2022年夏季),俄军的新军事学说一直试图将“数量规模型”理念(苏联军队的偏好)转变为“质量效能型”理念(谢尔久科夫“新面貌”军事改革时期提出的),但目前来看俄军似乎并未实现这一目标。
上图:集结的俄军地面部队集群,可见多种型号的装甲战斗车辆及其他车辆装备等
与其出动数千辆第三代主战坦克,不如组建新一代装甲旅和机械化步兵旅,主要装备“阿玛塔”系列坦克和步兵战车。如果与炮兵和航空兵配合得当,那么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高度城镇化的巷战环境中,这些新武器系统本可以发挥出更有价值的战斗力,并在各种现代化威胁面前生存下来。
此外,就目前营级战斗群的组织体系而言,用于维持战斗力的后勤保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将如此多样的战斗力集中到“特种分队”这样一个小规模的战术组织中是不可取的。相反,旅一级的组织体系会好很多,因为旅一级组织能得到其后勤营或师一级后勤资源的支援。
最后,俄军需要重新审视新的营级战斗群组织架构,或者重新评估其最好的王牌——核武器的价值。不过,即使手握全世界最庞大的核武库且让任何人都望而却步,但当需要夺取领土时,这些武器是无法奏效的。
附:俄军营级战斗群与美军合成兵种营的比较
21世纪初,美国陆军将其地面部队陆军营重组为攻击单位,并作为“低烈度冲突理论”的核心。这些攻击单位被重新命名为“联合兵种营”(CAB),其能够作为远征部队的一部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部署。基于此,美军以两个M1“艾布拉姆斯”坦克连和一个M2“布雷德利”机械化步兵连为基础,组建了装甲和机械化联合兵种营,这样的部队能够发射用发射管发射、光学跟踪、光纤制导的“陶2B”导弹。
与俄军的营级战斗群一样,美军在联合兵种营一级也拥有非常强大的建制内侦察分队,装备有侦察车、无人机和一个与上级旅直接通信联系的前方支援连。但在火力支援方面,与俄军的营级战斗群不同,美军联合兵种营的间接支援火力由120毫米重型迫击炮提供,其最大射程仅为8公里。
2017年,美国陆军重新修订了其军事学说,强调从“低烈度冲突场景”转向“大规模作战模式”,并将地面部队集中到装备更好的陆军师中。因此,除了迫击炮支援火力外,此时联合兵种营拥有了一套强大的火力支援系统,由其所属的旅或师的炮兵提供。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其他军兵种可以为其联合兵种营提供世界上最好的近距空中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