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长城夜谈:每个人都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念

文化   2024-08-08 18:04   北京  

近日,腾讯基金会、腾讯新闻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城保护联盟等启动了“奇遇长城”系列公益活动,并在北京延庆的八达岭长城脚下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夜谈直播。活动邀请了著名学者、作家梁鸿,考古学家尚珩,中国妖怪学学者张云以及腾讯新闻首席节目主理人何润锋。几位嘉宾共同探讨了长城的前世今生、文化符号及其背后的深刻意涵。

左起:腾讯新闻首席节目主理人何润锋,中国妖怪学学者张云,著名学者、作家梁鸿,考古学家尚珩


谈及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毅力,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军事防御的伟大工程,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长城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记录了无数故事与传说,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建筑及军事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长城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激发着人们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自豪与认同。

时至今日,长城对于每个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方方面面。

考古学家尚珩回忆道:1991年7岁时第一次爬长城他就被深深的吸引了,而后他不断通过传统纸媒来获取长城方面的知识,11岁的时候先后去爬过黄花城水长城、黄崖关长城、司马台长城等等,直到15岁实现了三天徒步穿越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长城线路的记录,他将这一年当作他爬长城的元年。如今交通更加便利,尚珩老师去过的长城更多了,对他而言,吸引他这么多年不断爬不同长城的原因不仅是为研究工作,首先是为长城的风景,矗立山川之颠,巍峨壮观,其次是长城包含的历史故事、建筑特点等等,魅力无穷。 

同样,与长城有着不解之缘的著名学者、作家梁鸿认为,不同长城的历史感完全不一样。居庸关是她第一次爬的长城,那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长城段落,它拥有完整的关隘,非常宏伟,在陡峭的山脉上有那样一种蜿蜒之感。但是内蒙古老牛湾的长城则完全不同,它荒芜破败,如同废墟,几乎已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两段长城给予人的感受截然不同,让人从中领略到了不同的生命体验和历史感悟。

长城的魅力不止我们所看到的,甚至于我们普通人所了解到的长城也不过是从寥寥几次的游览经历和影视作品中所窥见的那部分,不及万一。

 普罗大众对于长城理解的参差

长城的选址就与我们所了解的相差甚远。“建在高山之上的长城比重是最低的”尚珩老师说道,“像明长城的分布,从辽宁省开始一直到嘉峪关,有这种险峻高山的地方,只是在辽宁、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这几个地方有一些。到了山西、陕西都是高原,甚至到了宁夏全都是戈壁。所以说现在看到的这些分布在群峰峻岭上的砖石长城比例是最低的。但是因为它太好看了,太壮观了,所以给大家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被一些作品误导了。

腾讯新闻首席节目主理人何润锋也表示,作为视频爱好者去拍长城,也会选择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的长城。

 中外文学作品里的长城认知局限

很多中外文学作品也对长城有过论述,西方人常常将长城符号化,认为它非常具有象征性。

梁鸿老师分享道,在文学作品里,包括哲学作品里有很多关于长城的论述。其中非常著名的有卡夫卡的《万里长城建造时》,虽然它是一个残篇,但不影响它产生的深远影响。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读这篇小说,有一种更加复杂的感受,就是卡夫卡对长城的理解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符号化的东西。

“长城到底在西方的文化世界里面意味着什么?”这是梁鸿老师在研读卡夫卡作品时的疑问。

梁鸿老师认为“结合卡夫卡另外一个长篇小说《城堡》可以了解到,长城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象征性阻碍,它是一个符号,它代表了古代的封闭国度。”


这是在国外著作中对于长城的理解,而国内的文学作品中比较典型的是《孟姜女哭长城》。梁鸿解释道:“1930年代一个非常著名的民俗学家叫顾颉刚,他写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文叫《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你会发现这个故事一开始跟城没有关系,到了东汉时期,成了孟姜女把城哭崩了,再到以后城就变成一个真实的长城。在漫长的叙事里边,其实蕴含着对长城不同的理解。而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的生活里边,在我们的文化叙事里边,我们都有对长城符号化的理解。”
对于中外著作中对长城的理解,梁鸿老师总结道:一方面长城具有一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破除这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我们要看到一个活生生的长城,一个具体而微的长城。这样并不是反对西方人对长城象征化的阐释,而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对中国现在存在的历史性事物,要有一个辩证的理解。

同时梁鸿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长城到底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文章最后为大家分享各位老师的观点。

  妖怪学里的长城

如果说尚珩老师从科学与理性的角度探索长城的奥秘,那么中国妖怪学研究者张云则为长城披上了一袭神秘的面纱。

何为妖怪学?张云老师的定义直截了当:“研究妖怪的学问。”他指出,妖怪作为一种载体,承载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形态,乃至哲学思考、地理博物学观念及历史知识。妖怪文化的传承历经数千年而未断绝,实为巨大的文化宝藏。

尽管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古训,但从与张云的对话中,我们得知长城自古以来便与众多妖怪传说紧密相连,部分妖怪甚至明确记载于典籍之中。张云分享了数个与长城相关的妖怪故事,如秦毛人,相传为逃避修筑长城而妖化的秦朝百姓;又如棺人,明代万历汇编等书中提及的妖怪,被埋于长城下的三寸棺材中,直至长城崩塌方显于世。张云认为,这些妖怪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世界,以及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

除了深入挖掘长城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深度,探讨如何发展长城旅游业也是各方关注的热点。

当下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成长、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引擎,无疑为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共同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且进入2023年中期,淄博因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迅速蹿红,成为年度瞩目的焦点。紧接着,天津、哈尔滨、天水等城市也相继发力,竞相角逐成为2024年的热门旅游胜地。

鉴于此热潮,何润锋抛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长城脚下的村落是否应效仿淄博、天水的成功模式,利用长城的深厚文化底蕴来驱动自身的发展?而这样的尝试,又是否会伴随着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细细考量与探讨。

对此,梁鸿表示:乡村建设,首要之务是深入考量农民的实际需求,即他们渴望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我们不应苛求农民固守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因为每个人都享有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与权利。然而,另一方面,若我们过度追求旅游化、景观化,将村庄打造成为缺乏原住民气息的纯旅游景点,便会不可避免地失去其最本真、最富活力的元素,仿佛抽离了其灵魂。

实际上,梁鸿认为最理想也最具挑战性的路径,是在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挖掘并激发其内在活力。这要求我们将农民的经济生活与村庄发展紧密结合,如同《筑城纪》纪录片中描绘的村民那样,他们身兼数职,既是村庄的守护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热情的导游。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可以打造出一个既保持原态又充满活力的村庄,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对于长城的保护同样不可忽视,2023年光八达岭长城全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就达到了1052万人次,是自1958年以来最多的一次。这么庞大的人流,一方面当然是好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长城,但是另外一方面,确实人流量太大,给长城的保护也带来了压力。

如何兼顾发展旅游业和保护长城?尚珩提出“限流”为最佳解决方案。同时何润锋建议,不要去没有开放那些野长城去旅游,因为去的人越多,踩踏造成的压力,可能对于长城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这一点很重要。

前面梁鸿老师提出:当代人到底该怎么样去看待长城?长城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提到中国人就会联想到长城,这是一种身份认同,长城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尚珩看来,长城是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现实载体。有了这个载体,再去研究和发源我们的文化时,才会有根基。反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这也是现在重视长城保护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保护长城,实际上就是在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所以,长城对当代人来说最大的意义,是我们文化的根脉和载体。

而张云对于长城的意义则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他认为长城是精神象征,是一种不断的融合,不断的开拓进取,不断的往前走的一种精神象征。

梁鸿的观点则比较注重长城与现代人的关系,她认为长城不仅是民族心灵的象征,也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主张应思辨长城的优劣,使其与我们共同成长,而不是成为不可逾越的权威。长城应随着人们思想的成长而成长,成为心灵更宽阔的象征,而非无历史的固定存在。

长城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存在。它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的象征也是精神的寄托。未来,“长城奇遇”不停,我们也将持续讲述和长城奇遇的故事。

以上就是本次“奇遇长城夜”直播活动中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推动长城文化的传播,腾讯基金会、腾讯新闻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城保护联盟等,将会在未来两个月持续通过直播、纪录片、大篷车展映等多种形式讲述和长城有关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继续关注活动动态!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中国人的一天》栏目

中国人的一天
腾讯新闻旗下人物纪实栏目,记录每一个努力向上的中国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