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一位自诩为学者和投资人、曾任《第一财经日报》社论主编的王培霖,在短视频中说,秦晖是大师,是泰山北斗,非常的牛。按照王培霖老师的说法是,现在活的人当中,论知识渊博程度,能够比得上秦晖老先生的可能几乎没有。他形容说,我们能够看到秦晖老先生的作品,就是他只是当中很小的一块儿冰山一角而已。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人外有人。据说,秦晖是受到他的导师赵俪生影响的。赵俪生虽然在普通大众当中名气不大,但他是学界非常中非常牛气的一位大咖。秦晖老师的路子走得非常正,没有上高中,直接上了研究生,跳过了本科阶段,导师赵俪生慧眼识英才,直接把秦晖招成自己唯一一个所带研究生。赵俪生说,非得招他,不招他就不招了,果然秦晖不负众望,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代大师。
好有意义和意思的故事。那么,究竟秦晖是谁?秦晖,1953年出生,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是当代中国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秦晖198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历史学硕士,是那个年代之后首批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秦晖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客座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从这些经历和简历来看,学术水平绝对就能吓死人!不过,在所谓主流和主旋律下,秦晖被评价为公共知识分子,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公知,肯定不受体制之内的待见,或者是因为说真话而有争议。也是为啥被王培霖评价最高的原因和缘由。有时候,在庙堂之上不被肯定的专家学者,但在下里巴人群中,非常阳春白雪,很有影响,这就是现实矛盾,但绝对中肯而受到欢迎。秉直而言,秦晖就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中坚。诸如此类的老师应该是向来很难,因为他们也总在避免自己成为犬儒,不难就不正常了。
那么,赵俪生老师又是谁?赵俪生,不仅是上世纪中国早期革命运动的“老革命”,更是一位具有独特人格和跌宕人生的传奇学者,培养出著名学者秦晖等弟子。赵俪生实为学贯中西、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家。早在清华时便颇得郑振铎,茅盾等人赞誉。但他大学并未毕业,一是体育不及格,二是军训不及格,三是参加了革命……有一种说法就是,始终只是革命的同路人,坚持做革命队伍里的自由主义者,一再不肯加入“组织”。秦晖回忆说,“先生对于我是有殊恩的。我一生最大的机遇就是能够师从赵先生。但作为学者,先生所给予我的又岂止于“机遇”而已。”
据说,赵俪生先生毫不讳言,毫不矫饰。有时候坦率得令人难堪,也爆了很多猛料,真过瘾:建国后在中科院硬杠院长郭沫若,连写三辞呈;清华园名师众生相,不再是以往“高大上”,成了知识分子的官场现形记,可以编进新中国版《儒林外史》……等等不一而足的讥讽直言快语,也体现出赵俪生为人师表和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和特色。赵俪生先生曾经是兰州大学历史系的第一号领军人物,当然秦晖也是兰州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江隆基就任兰大校长时,曾亲自带领崔乃夫、丁桂林等副校长连续听了先生两年的中国通史课,最后的评价是,“听赵俪生上课是莫大的享受”。被学生们评价为“魅力导师”和“五绝”教授。
大师就是大师,不仅仅老师和导师是大师,最终成长为自己也为大师,这就是知识文化学术交流的传承和接力。一代代大师,所谓的文化历史以及文明,真的需要有铮铮铁骨的大师们去独立研究、思考,并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虽然未必就能受到认可和认同,但真理就掌握在这些大师们的胸中和手中。一切还会重新整理,不断接近真理和客观,就在于学习和研究大师,最终让大师的风范、风度和风格在历史和现实之中得以弘扬!此为,我们为啥书写大师,回顾历史,都是要去警示未来和警醒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