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文字狱究竟有多狠?

文摘   2024-11-23 18:01   西班牙  
大清发生过很多奇葩事,其中,文字狱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气候和文化氛围,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紧张和压制程度。
在此之前的历朝历代,尽管文字狱多少也是有的,但大清绝对是登峰造极。

文字狱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指因言论、文字上的过失而受到严酷惩罚的案件。

清朝时期,尤其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形成了一个以思想控制和言论钳制为特征的社会环境。

庄廷鑨《明史案》是清朝文字狱中最著名的案件之一。庄廷鑨,明末清初的学者,编纂了一部《明史辑略》。这部书涉及了明朝的历史,虽然庄廷鑨并没有直接批评清朝,但书中的内容被清政府认为有影射和讽刺的嫌疑。 
1663年,康熙皇帝下令彻查,发现书中存在一些被认为有悖清朝统治的内容。

已经病死的庄廷鑨被掘墓碎尸,家属和参与编写的学者,甚至印刷工、出版方和书店、藏书者都受到牵连,共有70余人被处死,数百人被流放。在处死的人当中,有14人是被凌迟处死。

此案震惊朝野,成为清朝文字狱的开端,极大地震慑了知识分子,强化了对思想和言论的控制。

吕留良案也是一场著名的文字狱。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他的著作中有不少对清朝统治的批评。虽然吕留良本人在1683年去世,但他的著作在康熙年间继续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在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

直到雍正时期,这些言论被他视为对清朝统治的严重威胁。

1728年,雍正皇帝命令彻查吕留良的著作,发现其中有大量被认为是对朝廷不利的言论。雍正帝对此非常愤怒,下令将吕留良的遗体挖掘出来进行鞭尸。

吕留良之子吕毅中,严鸿逵学生沈在宽都被判处斩立决。吕、严两家之后代从宽发配宁古塔,给兵丁为奴。

 

此外,所有吕留良的著作被查封、焚毁,此举不仅对已故的吕留良本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也是对所有类似学者的严厉警告。

最后一个案例是著名诗人龚自珍。

龚自珍是清朝末期的著名诗人和思想家,以其犀利的批评闻名于世。他在1844年创作的《己亥杂诗》中,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这些诗歌在当时知识分子中广泛流传,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

虽然龚自珍在诗中并没有直接攻击清政府,但其中隐含的批评和讽刺引起了当局的极大不满。清政府认为这些诗歌可能会煽动民众的不满情绪,遂以“文字狱”之名对龚自珍展开调查。

龚自珍因受到压力,被迫停止创作并退出官场。虽然他没有像前两案中的人物那样被处死,但《己亥杂诗案》依然标志着清朝文字狱的高峰,显示了政府对言论自由的极度压制。 
清政府为什么如此严苛呢?

因为封建王朝的统治到了清代,专制程度已经登峰造极。清廷也总结了历代王朝覆灭的原因,试图通过高压手段严厉打击任何可能威胁到其统治稳定的思想和言论。

文字狱正是这种高压政策的具体表现之一。

另外比如军机处的出现,也是权力缺乏制衡、走向高度集中于一人的表现。

其次,清朝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使得对“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观念的强调成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任何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都会被视为对清朝统治的威胁,因此需要被严厉镇压。

因为这些陈腐的观念,可以防止百姓产生自发的权利意识,让他们变得愚昧而封闭。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文字狱的发生也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社会舆论的高度敏感和不安。 
清朝的高度集权,就意味着统治者的不安全感也达到了顶峰。对比之下比如唐宋,统治者就相对比较自信,所以民间产生了繁荣的经济和市民阶层,也诞生了璀璨的文化。

清朝文字狱不仅仅是上述几起个别案件,而是整个清朝社会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成体系的文化管制制度。

文字狱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不仅扼杀了许多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也极大地限制了思想和学术的自由,给中国的近代文化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唐宋文化灿烂,清朝却乏善可陈。

也正是在大清的这种氛围之下,“奴才”一词变得流行,社会道德日益崩坏,民众不仅受到经济剥削而且思想走向愚昧。

文字狱,对社会发展的摧残绝对不容小视。
·END·

欢迎加入我的讨论社群,现在已经有600位读者在里面与我进行你问我答、股市投资交流(仅投资知识,不分析股票和进行投资建议)、宏观经济动态、独家专栏文章分享、时事动态探讨、好书推荐、往期被禁文章分享等等。

这不是微信群,是“知识星球”app旗下的付费社群,费用88/年。欢迎扫码加入:

防失联或者知识星球加入咨询,都可以加我个人微信:

写作题材敏感,有封禁风险,防失联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号:

黑噪音
抵抗洗脑,只谈常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