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15:00,由文学院研究生会主办、学术交流中心承办的第一期文研学术论坛在随园校区中大楼109弘爱报告厅如期举办。本期学术论坛邀请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李盛老师担任主讲人,与同学们分享了“抒情与教化——北大‘歌谣运动’重审与民歌的现代转型”主题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
李盛老师首先强调了跨学科视野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性。他提到,文学研究不应受限于传统框架,而应根据个人兴趣和问题意识进行探索。
在第一部分中,李盛老师追溯了歌谣运动的历史背景,强调了其特殊的文学史地位。他提到,上至明清时期杨慎、吴淇等人对风谣的搜集与研究,下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住到的民歌运动,都体现了中国乐教传统中“抒情与教化”的辩证关系。他详细阐述了歌谣运动如何从一种文化的现象,转变为具有社会和政治意义的文学运动。其中特别提到了《粤风》一书,以及学者顾颉刚对此的发掘和研究。《粤风》由清代四川学者李调元辑录,汇集了西南地区客家、瑶、侗、俍等族群民歌100首,展现了歌谣的自然状态和真实情感。顾颉刚的研究,以“真歌谣”和“假歌谣”的并峙为核心论断,在歌谣运动中起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续作用。
第二部分,李盛老师深入探讨了“风谣”“歌谣”和“民歌”等概念的辨析,指出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变迁与区别。他提出,歌谣运动的命名反映了当时学者对于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对于民间歌谣在文学和政治上的价值的认识。李盛老师通过对比分析,展示了“歌谣”与“民歌”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不同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以及这些概念如何影响了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在这部分,李老师引用了朱自清的观点,讨论了民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了“风谣”“歌谣”和“民歌”的区别,其中“风谣”带有教化功能,而“歌谣”更侧重民间性的抒情,而“民歌”则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民族性。
第三部分,李盛老师以陕北民歌运动为例,分析了民歌在现代转型中的作用。他强调了民歌在传播政策、教育民众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文艺上的辅助作用。李盛老师还探讨了民歌如何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社会变迁,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歌的抒情性和教化功能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应用。其中,李盛老师指出,《陕北民歌选》的编辑和出版是响应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体现了文艺服务人民大众的方向。《陕北民歌选》选取了既具有强烈革命性和斗争性,又具有深厚抒情性的民歌,这些民歌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也传播了共产党的政策和革命理念。
在总结时,李盛老师也回顾了北大歌谣运动的历史意义,强调了刘半农、周作人、顾颉刚等人在提升歌谣的学术地位和文化价值方面的贡献。他指出,歌谣运动的参与者们试图通过搜集和研究民间歌谣来挑战正统文学的权威,这一运动不仅促进了民俗学的研究,也为后来的民歌运动奠定了基础。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问题涉及歌谣运动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民歌在当代社会的功能等,对于“校园民谣”这一题材也加以了讨论。李盛老师进行了耐心的回答,提供了深入的见解和开阔的思路,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了极大启发。至此,本次文研学术论坛圆满结束。
1
END
1
文案丨李佳勉
图片丨冯珊珊
排版丨刘昱彤
审核丨曹凯 杨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