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央行买卖国债?|政策与监管

财富   2024-11-13 18:42   北京  

文/华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

从主要发达国家情况来看,央行买卖国债是常规操作,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本文先以美国和日本为例,探讨全球主要央行买卖国债的实践,接着研究央行买卖国债所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我国央行买卖国债的前景,认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面临重大转型,未来或将逐步过渡到买卖国债上,中长期来看,中国央行持有国债的规模或将大幅增长。

央行买卖国债的全球实践


从主要发达国家情况来看,央行买卖国债是常规操作。当前,美国、日本、欧洲、英国、加拿大等主要国家及地区央行均会进行国债买卖操作。其中,美联储买卖国债的历史长达百年。可以说,买卖国债是主要发达国家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从全球主要国家来看,国债构成央行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表1所示,截至2024年6月末,日本央行持有国债的规模约占其总资产的78.1%,占日本国债余额的53.3%;美联储资产中美国国债占比达61.2%,占美国国债余额的20.9%。此外,欧洲央行通过资产购买计划持有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国债。相较之下,中国央行持有国债规模仅占其资产的3.5%。



美国:美联储买卖国债的百年实践


1914年11月,12家联邦储备银行开业,揭开了美国商业及金融的新篇章。1913年出台的《美联储法案(the Federal Reserve Act)》提到,央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应通过买卖证券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美联储早期主要通过购买商业票据向市场提供流动性。1917年4月至1918年4月期间,美国国会授权发行自由债券,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向公众销售被称为“自由债券”的战争债券。美国参与一战的主要经费来源于政府债券筹资。美联储不愿意直接从财政部购买政府债券,而是尽量采用间接的方式予以配合。


1929年12月,美国财政部开始发行短期政府债券——国库券,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短期工具。1933年,针对大萧条的“罗斯福新政”落地,为美联储流动性操作提供了大量的政府债券。自此之后,美联储持有国债的规模大幅增长。到1933年底,美联储持有的国债规模超过24亿美元,1950年则突破200亿美元。购买国债成为美联储投放基础货币的核心手段。1960年,美国为应对经济面临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等,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了支撑财政支出,美联储通过“卖短买长”公开市场操作,在不降低短期利率的情况下压降长期利率,降低政府借贷成本。1960—1988年,美联储持有的国债规模持续增长,1988年突破了2000亿美元。



量化宽松(QE)政策使得美联储国债持有规模飞跃式增长。为了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及其后续影响,美联储实施了多轮量化宽松。如图1所示,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美联储第一次量化宽松,购买了1.25万亿美元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和3000亿美元的国债等证券。此后又实施了几轮量化宽松,使得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从2009年初的0.5万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13年末的2.2万亿美元。2020年新冠疫情促使美联储再次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大量买入国债及抵押贷款证券(MBS)。美联储持有国债的规模从2020年初的2.3万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末的5.1万亿美元。截至2024年9月末,美联储总资产规模7.1万亿美元,持有美国国债4.4万亿美元,国债持有量在美联储总资产中占比为61.5%,占美国国债余额的20.1%。可以说,美联储是美国国债的核心投资者。



日本:购买国债是2000年以来实施QE与QQE的主要手段


QE政策是日本央行于2001年3月首创。2000年以来,为了应对持续的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紧缩等问题,日本央行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开启量化宽松,日本央行大量买入国债,使得央行持有的国债规模快速增长。作为流动性供给的手段,日本央行自20世纪60年代起便开始购买长期国债。1973年以来,购买国债成为日本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手段。2001年3月,日本央行开始实行QE,增加长期国债购买额度以应对经济增长低迷。为了明确央行购债并非是为了筹措财政资金,购债额度被限制在日本央行发行的纸币范围内。但此后多次上调额度,2002年10月,长期国债购买额度被上调为每月1.2万亿日元。


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日本央行两次扩容国债购买规模,并拓宽购债范围。日本央行将30年国债、浮动利率债券等纳入购买范围,提出按剩余期限进行购买。为应对经济恶化和日元升值,2010年10月,日本开始实行“全面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水平,新购买资产的额度被设定为每月5万亿日元。2013年4月,黑田行长领导下的日本央行推出了更为激进的质化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QE),日本央行以每月7万亿日元的速度(2014年10月提升到每月9万亿日元)从二级市场购买了大量的国债。2016年1月,日本央行引入负利率政策。该年9月引入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通过以指定价格无限量购买国债的方式将10年期国债控制在零利率附近。引入YCC后,日本央行对国债收益率的调控愈发精准,通过购买国债将长端收益率控制在合意区间。


截至2024年9月末,如图2所示,日本央行总资产规模753万亿日元,其中日本政府债券持有量为585万亿日元,政府债券在其总资产中的占比达78%,约占国债余额的53%。日本央行持有日本国债的一半以上,是日本国债的最核心投资者。截至2022年末,日本国债投资者按类别持有规模前五分别为:日本央行持有规模占比52%;险资持有规模占比19.0%;银行等持有规模占比13.0%,年金及年金基金占比7.0%;海外投资者占比6.5%。



央行买卖国债的影响


放眼世界,各国央行买卖国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投放与回收基础货币,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货币需求;二是影响融资利率,国债利率会广泛地影响企业及个人等融资利率,是定价的基础。作为基础货币投放的工具,央行可以主要买卖中短期限国债;为控制债券收益率曲线,央行则可以对特定期限进行操作,比如买短卖长或买长卖短。


从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实践来看,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大多以买债为主,卖债较少。各国央行往往会大量买入国债来实施量化宽松。从过往看,央行卖出国债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在前期实行量化宽松推动经济复苏后,通过卖债来缩减资产规模,回收基础货币,以实施紧缩政策;二是抬升具体期限收益率,以控制收益率曲线。美联储曾在20世纪60年代和2011—2012年卖短买长以压低长期限国债利率。


央行的国债买卖操作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债券供给等因素的影响。以美联储2011—2012年的扭曲操作为例,美联储试图通过买卖操作影响利率水平,抬升短端利率并压低长端利率。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美联储的扭曲操作对短端利率和长端利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5

请点击

来源丨《清华金融评论》2024年11月刊总第132期     

 编辑丨王茅   

责编丨兰银帆


往期回顾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建议成立股市平准基金,发行特别国债募集2万亿左右资金|资本市场



02

国债惊现多空激战,“炒债四小龙”被查 | 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专注于经济金融政策解读与建言的智库型全媒体平台,以“分析研究经济金融形势、解读评论经济金融政策、建言献策经济金融实践”为办刊内容,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智囊服务,为经营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为教学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