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孙文凯:一揽子增量政策初见成效 中小微企业信心回暖

学术   2024-11-25 11:10   北京  

孙文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


  国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对此,中宏网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相关专家,针对一揽子增量政策开展解读宣传。本期视频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讲述一揽子增量政策在促进小微企业信心回暖方面的作用,点击视频观看!

    中宏网:一揽子增量政策里有哪些加大企业帮扶的措施?

  孙文凯:整体上就是两个大的维度,一个就是规范一些政策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成本高的地方,比如说你要是创办企业或者注销企业,或者企业经营中的一些走手续的环节,也是可以进一步优化,这也是降低制度成本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保护权益的问题,因为现在关于逐利执法、乱收费这些现象,现在随着经济下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而且我们调研确实也发现了一些这样的现象。企业权益、企业家权益得不到保障。这次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都对这方面做了一些规范,并且要做一些关于收费的长效机制还有一些保护权益的一些监察机制,这是一个政策环境。

  第二个方面就是具体帮扶的,具体帮扶的一直是两个大的主体,一个是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另一个对象就是创新型的,包括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能够反映新质生产力方向的这些企业,增大对它的一些创新补贴等等激励也是更精准帮扶,分类更明晰,按不同分类的企业或个商给它有不同的帮扶措施,更精准。第二,还有一些进一步的税费减免,社会保障的保险,比如在就业上面,通过一些保险基金给补贴。比较大的是进一步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进一步地延本付息,也就是本钱先不用还,继续交着利息,相当于继续续贷,这也是很好的。不然,很多企业如果是在一个困难时期,还本有时还不上。当然利率整体也在下降,通过降准降息的这种形式,缓解整个社会流动性。还有,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协调机制,是一个更具体的在县域层面通过政府部门组织企业和银行之间对接,能做到应贷尽贷这样的一个落地的手段。类似的微观的帮扶政策不少。

  

      中宏网:这些措施实行的效果怎么样?

  孙文凯:效果没有那么快,10月中旬刚刚出台,但是我们有一些调查能够看到,至少从信心的角度是有明显提高的。9月份信心指数是降在景气线下了,10月底信心指数就回到景气线上了。其它的一些跟踪性的调查,像统计局的PMI(采购经理指数)、还有市场上一些其它反映信心的(指数)也都有类似的发现,信心这块儿是有所提高的,但是其它的我觉得需要慢慢等待它出效果。


  中宏网:企业怎么更好地拥抱和应用政策?

  孙文凯:首先企业得了解政策,国家、地方出了好多政策,但是我们调研企业,大概每次都有一半企业不了解、不知道,企业要发挥能动性,政府也通过数字政府建设或者是信息公开等等,怎么样促进落地,首先让企业了解,了解并且能够方便地执行、方便地去申请。

  第二个,在我们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这样一个环境下,其实主要还是企业内生的能力问题、建设问题,现在国家提专精特新发展实际上是引导所有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发展(之路),实际上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是利用前沿技术,尽量地磨砺自己的技术,一般只有专业化,才能集中精力在某个领域做出东西来的,再进一步形成特色化才有竞争力,而且和其他的企业也不只是完全同质化了。高质量、往上走,聚焦和差异化,这是挺重要的,也是契合我们专精特新主要思路的,都是国外中小企业成功的一些经验。涉及到中小企业的时候,还需要借助一些外力,因为它比如人才缺乏、创新能力有限,国家其实也出了一些政策这方面支撑的,包括人才支持的对专精特新企业,还有放开产学研、鼓励产学研,成立一些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合作这些企业,包括大中小融通发展的、融通创新等等。这些我觉得借助外力,但是自己要坚持聚焦和差异化战略,然后可能利用一些数字化,也可以优化管理等等,都是让自己能力提高的一个方向。

  还要有长期主义,这个也挺重要的。现在很多企业都是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很难有一个积累的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的。


  中宏网:中小微企业如何避免内卷式竞争,做到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孙文凯:这个问题我请教过国外的一些教授,像德国、日本,包括北欧、欧洲的一些国家,北欧几百万人口国家,但是它有很多非常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它们的创新性很强而且没那么“卷”,跟同行业内部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一个可能是文化因素,别人做这个的时候,我们很快就想来做这个,就是一起来分这个蛋糕。但是诺丁汉大学的李平教授说过,国外的一些思路是竞合,我们就是竞争,竞合、竞争合作的意思,就是你干个纽扣、我干个针线就合作了,有些是可能有一定的接近性,但是并不是完全一致,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他们有的甚至聚在一起,这样他们的一些合作就体现为这些区域的一些品牌效应,大家也有一点差异,各自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优势,聚焦在某一个方面,不那么直接竞争,大家都会良性发展,至少有个利润空间能够让自己能可持续发展。像南方,浙江一些地方、广东一些地方形成自己特色产业,也有一些政府引导,也有些上游的或者下游的大企业的拉动,形成一些特色产业集群,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式。国家也鼓励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立,但是在集群内部,我们实际上也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差异化,差异化发展还是专精特新发展,同时又集群式发展,这些都是不矛盾的。

  如果从一个产业链的视角来看,让一个产业链更健康发展,让这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大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都能够分享产业链发展的好处的话,确实链主企业就是大企业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因为它有市场势力,一般也是拿大头利润的,可以适当放松给这些中小企业一些再循环的能力、利润空间,让它有进一步向自己的核心能力建设方向发展的动力。我们部里的同事也都去国际上、去日本去调研,中小企业为什么发展这么好?调查结论就是中小企业给大企业配套的时候,大企业实际上是把它真正当自己人,作为自己企业的一个环节那么对待。比如说我们要从你这里采购一些元件,可能是给一个价格,但是我们也要成本管理。比如说每年降价3%,但这个3%是我们讨论出来的,而且我要明确你在生产这个东西的哪个环节能合理地让出这3%,要是让不出来这3%就不降了,要是能让出来并且很合理,我们就达到一个双赢。大家讨论着来,我甚至帮着你一些环节控制达到大家共赢的目的,也给你留出空间来,不会让你都没利润地降3%。


  中宏网:一揽子增量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有何长远意义?

  孙文凯:助企帮扶的这一揽子政策是对以往存量政策的一些延续或者是适当地扩展,保护企业权益肯定是特别重要的,所以保护企业家权益实际上是再往后走是更规范化,企业也要规范运营、法律也要规范执法,我们都认认真真地做事,也不存在逐利执法、变相执法,法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对于中小微企业的一些支持,我觉得现在实际上进步是非常大的,这也是长期以来支持的结果。比如融资这块,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进步是极大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国有大行对小微普惠放贷就增长得特别快。那现在如果从余额来看,是美国的三倍以上,增量速度也是非常显著的,而且利率一个劲地降,说明信贷可获得性提高和成本下降。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当时提的这个战略确实是有效果的。这主要依赖于一个是政策推动,还有一个就是金融科技,现在我们有些信用在扩展,就是依靠信息。比如说你缴过税了,就给你贷款了,或者在网上一申报,符合资格很快就批贷了,这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好处。我觉得这两个方面让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提高非常多了,当然还有空间,并且同时也要控制风险。


  中宏网: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孙文凯:长期一定是向好的,短期有的时候可能会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国际争端、美国搞贸易战,包括国内的也有些宏观经济周期。我们跳出短期从长期看,我觉得唱响光明论也不是唱高调,它是有切实依据的。从长期看,只要是把制度环境再进一步完善,把我们短期的一些问题形成长期制度化的解决,包括乱收费的大企业拖欠这些都把它制度化地解决,我觉得应该会越来越好的。

文章来源:中宏网

微信编辑:张菁菁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人大国发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简称“人大国发院”)是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国发院以“国家战略、全球视野、决策咨询、舆论引导”为目标,致力于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引领社会进步和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