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阳华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吴玉章讲席教授
国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对此,中宏网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相关专家,针对一揽子增量政策开展解读宣传。本期视频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吴玉章讲席教授黄阳华讲述一揽子增量政策在进一步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点击视频观看!
中宏网:请结合扩大内需的重要性谈谈“一揽子增量政策”里有哪些促消费措施?
黄阳华:扩内需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国家做好经济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支点。有两个数据来体现扩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第一个数据是90%,近几年的数据我们的内需对GDP的贡献都在90%左右,内需主要是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第二个数据是50%,近几年我们的最终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概在50%左右。我们的经济增长现在更加强调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以消费需求特别是最终消费需求是和人的生活水平或者生活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息息相关的。
今年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里面促进消费这一块,特别强调的是促进消费和惠民生之间的结合,有一些政策专门针对我们国家现在还存在的一些特困人员或者是低收入人群、大学生、还有一些老人以及一些幼儿的服务消费都有相应的政策上的安排。
中宏网:“两新”政策发布以来,促消费的效果如何?对民众和企业有哪些长远影响?
黄阳华:“两新”这种行动方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确实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上的创新,从统计数据和市场的反应来看,应该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效果。从上半年的数据,8月份的数据和10月份的数据来讲,家电或者家居类的大众消费的增长的速度相比于去年或者前年的情况都是有所增长的,比如说像家电和家居到今年10月份的时候已经撬动了将近1000亿的消费规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汽车消费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也是因为政策上的一些鼓励和刺激,汽车的以旧换新的置换或者报废的数量都是呈现了明显的增长,“两新”政策是起到了比较明显的刺激效果。从长期来看我觉得有几点是值得去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总结的。
第一个,“两新”政策确实对推动我们国家整个制造业或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的转型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这个政策引导我们未来消费的趋势就是朝着绿色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的时候,还是企业在进行相应的生产或者是未来科技创新的方向方面,会更加集中在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这是一个预期上的引导。
第二个,消费者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确实享受到了“两新”政策带来的效果。比如说从数据上来看,大量家庭的电子产品或者家居产品已经大量使用节能产品,一级能耗的指标是大幅增加的,这个对于家庭来讲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收益,无论从支出还是健康的角度来讲都是特别好的趋势。另一个相应的这种政策带动了整个消费基础设施的升级,包括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充电桩、还有新能源汽车下乡,这些都带动了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完善。对消费者来讲,我们使用这些产品会更加方便。
第三个方面的影响,它其实促进了我们整个社会的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体系的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有一些相应的资金上的这种补贴政策,还有一些相应的配套的措施要慢慢形成我们国家的资源回收循环的一些标准,这一套体系。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我们的资源循环利用起来,也是有个非常长期的效果。
总的来看,我们消费的升级和产业的升级两种力量会更加地形成合力,推动整个的供给质量提升和消费升级之间良性的循环。
中宏网:如何看待“短期刺激”和“精准施策”?
黄阳华:短期的政策其实也是服务于我们整体的扩大内需的需要。核心是两点,培育我们的产业的生产力;第二个,确实是能够让我们的人民群众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长期的一些收益,提升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这需要通过改革、通过市场的完善,而不是短期通过一些发钱或者一些类似的这种政策取得短期的一个满足。长期发展更强调的是一个结构性的优化,哪些是有利于长期效率提升的,哪些是有利于产业长期发展的,哪些是能够符合消费者长期消费转型方向的,这个应该是政策发力的一个着力点。
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我们中国式的针对一些特定领域里面采取一些精准化政策,形成一个长期的引导作用。这里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个很大的特点,它一定是战略引领的。国家特别强调是短期的宏观经济的管理和长期发展战略之间是要形成一个衔接的,更多的把每一年、每三年、每五年的宏观政策的资源转化成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潜力或者是发展效率的培育和激发。
中宏网:地方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黄阳华:政府的财力或者政府出资,这个是一种方式。在扩大内需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地方政府如何在培育消费场景或者是在优化消费的市场环境、完善消费的信用体系方面。文旅消费是消费者现在的支出意愿和支付能力都是双满足的,五一、十一出行人数,还有我们的博物馆、各种体育赛事,在文化需求这样新兴的一些领域,其实一些地方政府是可以做更多的一些相应的工作去完善消费体系的,这个可能会比直接补贴钱的效果会更加有效和长期。比如说一些景区,地方可以通过一些景区资源的规划、景区的联动或者是推出一些门票可以多次进入或者多日进入的这样一些方式,对当地的一些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这是一种方式。
另外一个就是地方还是应该尽量地去发掘一些地方有消费潜力的一些特色的资源或者是相应的产业,通过政府和企业和市场一起来联动、合作,开发一些比较有市场热度的、有需求的一些消费性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的特色产品更多地在更大的市场上介入。还有一些保护当地的一些有特色的品牌、打造品牌这些方面,一方面是要市场的力量,另一方面其实做得好的地方,地方政府其实在幕后做了很多的工作,这些对于产业的扶持可能会比短期的财力支持效果更加持久。
中宏网:市场主体如何发力去增强整个市场的活力?
黄阳华:消费本质上它是一个经济活动,更多的是依赖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一个良性的互动去提升供给质量和满足消费的需求。我们培育新兴消费、推动传统消费改造提升,一个最主要的力量其实本质上还是来自于市场或者市场主体如何去根据消费者新的特征、新的场景、新的业态去做相应的创新。第一个,企业、市场主体必须得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就是顺应着消费的需求,无论是对于一些我们的商品,高科技的、绿色化的、节能化的,还有一些个性化的需求,要开发更多的适用性的一些产品,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技术优势或者是一些品牌的优势去赢得市场,而不是靠打价格战的方式。
另一方面,确实在一些新的消费领域里面也存在着一部分同质化的现象甚至有一些模仿和抄袭的现象,这个可能只能是一个短期的红利,等这个热潮过去了之后,只有真正那些有比较好的开发能力的,有比较强的可持续创新或者是有这样一些投入的企业,它可能在市场上能够生存下来。企业要关注重点的一些领域、一些新兴的场景、新的市场,但长期还是要看有没有个性化的、差异化的、拿在手上的核心的产品。同时市场主体还是要配合整个社会要建立起这样的一个信用体系,使得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市场的认知会越来越强,特别是新一代的消费者,他们会更加注重供给的质量或者品质,对于一些有很好信用的企业在市场上越容易受到消费者认可。
中宏网:长期来看,应如何提升民众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
黄阳华:经济学讲需求是有效需求,第一个是消费欲望,第二个是要有消费能力的。我们认为最重要还是收入的原因,过去十年我们的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是保持同步。从今后来看,对于消费意愿这一块确实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关注的一些点更符合新型消费的发展方向。通常来讲,收入相对比较低的群体消费意愿是更强的,所以从长期来看,要刺激消费或者是有效拓展消费的重点群体确实还是中低收入这些群体,去提升他们的收入会提升全社会的平均的消费意愿。
另一个,从收入的结构来看,这些年受冲击影响比较大的其实是工资性收入。从一个个人或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来讲,它其实有三个收入的来源,还有经营性收入、还有财产性收益,它其实也是未来提升收入能力、优化家庭收入结构很重要的一些来源。通过这些方式得到相应的提升之后,消费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
所以从深层次上来看,一个是要改善我们整个社会里面不同人群的收入结构,同时来看,还是要优化一个家庭的不同的收入来源,更加地从单一依靠工资性收入转向三种收入同时发力。这样,我们的消费能力也会起来,相应的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就水到渠成了。
文章来源:中宏网
微信编辑:张菁菁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