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复工复产哪些安全隐患要警惕 如何防范?

文摘   2025-02-10 00:05   北京  

节后复工复产哪些安全隐患要警惕 如何防范?

春节假期结束后,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复工复产的高峰期,纷纷开启“忙碌模式”,铆足干劲希望夺取节后“开门红”。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历来是安全生产关键期,同时也是事故易发期。节后复工既要跑出“加速度”,更要守好安全“生命线”。复工复产要警惕哪些安全隐患?如何防范事故发生?

节假期结束后,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不过,就在这个阶段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去年2月18日2时11分,江苏省南通市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科技公司的车间内,生产铝棒的铸造井区域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3人受伤。(详情点击:5死13伤,2024年2月18日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铸造井爆炸,事故细节披露!?)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魏利军介绍说:
魏利军:这起事故的原因是该企业作业人员在发现引锭盘与模盘粘在一起,无法自然分离时,没有按规定及时停止铸造、紧急排放模盘中的铝液,而是违规使用金属棍撬压,导致大量铝液突然随之下泻,与铸造井中的冷却水接触发生爆炸。
因事故发生时,车间内还有锯切、热处理等工序作业人员,所以造成多人伤亡,而近年来发生在春节后复工复产阶段的事故并不止这一起。
魏利军:2020年2月20日,广东省肇庆市一公司生产车间发生火灾事故,过火面积2880㎡。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企业生产主管在春节后复工复产过程中,擅自更改设备参数,且未安排人员值守,现场原料增加了过火面积。起火初期,消防泵房电机不能正常工作延误了救火时间,导致事故后果加剧。
此外,去年2月19日9时01分,广东省东莞市一仓库发生火灾,经调查,此次火灾的直接原因是:春节假期后复工复产,员工燃放烟花爆竹庆祝,烟花火星飞入七楼塑料仓库引发火灾。同样是在去年,2月23日15时35分许,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一焦化厂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详情点击:2024年2月23日山西省吕梁市一焦化厂煤气中毒事故4人死亡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作业人员违章作业、监护人员和现场人员盲目施救,属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而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该起中毒窒息事故中,共9名相关责任人员被追责问责。
这些事故都发生在春节后的复工复产阶段。由于经历春节长假,企业员工和设备设施的状态与节前相比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回到工作岗位,但人员精力不集中,很容易违章操作。同时,企业刚开始复工复产,安全管理容易出现松懈。魏利军表示,这一阶段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与节前相比显著增多,因此极易引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魏利军:员工经历春节假期后,从休息状态进入紧张工作状态,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松懈的情况,极易出现违章作业。春节期间企业的一些设备设施可能会停用,在复工复产前如果没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保养,重新运行时可能由于出现故障而引发事故。春节长假后企业管理层可能还沉浸在节日氛围中,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和监督检查不到位,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事故风险。
还有部分企业为了赶进度、抢生产,或者抢抓“开门红”,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法生产,也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魏利军提醒,春节后企业复工复产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高风险时期,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魏利军:对企业来讲,要制定周密的复工复产方案和配套的应急预案,并要做好应急演练;要对各类机械、车辆、管线、设备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检测、检修以及清洗,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要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尤其是对新进员工和调岗员工,要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帮助员工调整状态;要加强现场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生产或施工,尤其是要严格落实有限空间、动火等特殊作业审批制度。
春节后,企业通过提前制定详细的复工复产计划,加强设备和人员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魏利军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也需要积极配合企业的各项安全措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复工复产才能按下真正的“加速键”。
魏利军:对员工来讲,要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尽快从假期状态调整到工作状态;要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熟悉岗位风险和应急处置措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杜绝违章操作、冒险作业;一旦发现设备故障、环境异常或其他事故隐患时,要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切勿擅自处理。

来源:中国之声


HSE中心
通过“大健康、大环保、大安全”思路,搭建HSE学习交流的公益平台,非商业不盈利,业余时间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安全生产事业努力贡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