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道·乡村振兴政策资讯

文摘   2024-09-03 16:47   北京  




国家政策资讯

01

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贵州召开

8月29—30日,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贵州省织金县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加强社会帮扶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交流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社会力量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衔接过渡期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民政部门和工商联系统密切合作,积极动员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投身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推进有序,取得积极成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持。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要提高站位,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积极主动推进社会力量帮扶工作落地落实。要强化力度,在做好面上动员引导工作的同时,聚焦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倾斜支持重点帮扶县专项工作和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要创新抓手,注重搭建对接平台,打造帮扶工作品牌,积极动员新兴力量参与帮扶。要加强对接,优化指导服务,加强规范管理,强化总结宣传,动员力量有序参与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区域协作促进司、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全国工商联社会服务部相关负责同志参会并讲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社会动员工作处室负责人参会。 


02

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正式启动

9月1日,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启动仪式在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举行。此次大赛在全国分东、南、西、北、中五大赛区举行,总决赛暨颁奖仪式将在山东省莱阳市举行。 

  村歌大赛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一项重要特色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育良好乡风文明、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方面作用突出。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将围绕“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主题,进一步唱出丰收主旋律、展现乡村新面貌、助力城乡大市场,为丰收歌唱、为乡村喝彩、为农民点赞。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宣传片,展演了山东省莱阳市《老梨树下唱大戏》《我在莱阳等着你》、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稻田和风》等特色节目。 

  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农村杂志社联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中共莱阳市委、莱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史前世界文旅产业发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大赛得到了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农民日报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乡村文化振兴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地方政策资讯

01

辽宁省两个案例入选全国“三品一标”典型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全国50个案例获推介。其中,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铁西鲟鱼’走出致富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小花生做成大产业”入选。

  据介绍,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是指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政策扶持,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有助于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沈阳市铁西区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助力企业开展引种试验,引导农户调整品种,推广池塘精养替代花白鲢套养鸭嘴鲟等模式,实现每亩增收1000元。同时,通过开发沈阳大健康食品,兴建鲟鳇鱼文化博物馆,开展科普研学、民宿露营、渔耕文化、亲子捕鱼体验等服务,完善“育繁推加销”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阜新市阜新县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产量25万吨以上,实现花生综合产值近30亿元。“阜新花生”获批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阜新县先后获得全省花生“一县一业”示范县、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等多项殊荣。阜新县已成为东北最大的花生种植优势区、加工核心区和贸易集散地。


02

辽宁省农发行大连市分行40.19亿元“贷”动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以来,辽宁省农发行大连市分行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以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截至7月末,累计投放贷款40.19亿元,贷款余额258.37亿元,较年初净增26.88亿元,增幅11.61%。

  在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农发行大连市分行坚持“全行、全链、全员、全力”发展思路,全力保障政策性收储资金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支持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助力粮食生产、购销、加工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累计投放粮油贷款24.32亿元,其中市场化收购贷款19.1亿元。

  在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积极支持“海洋牧场+蓝色粮仓”建设,累计投放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贷款5.01亿元、支持项目4个。聚焦农地和农技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累计投放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1.76亿元,切实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及集约化水平。投放贷款0.83亿元支持大连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聚焦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流通网络建设,投放0.27亿元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在全力服务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方面,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累计投放城乡一体化贷款1.73亿元,重点支持旅顺口区中部区域片区更新改造等项目建设。聚焦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打造“水利银行”品牌,累计投放水利建设贷款4.62亿元。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支持“三大工程”建设,完善政银直通对接、信息共享机制;跟进金融服务,深度参与对接,优惠政策倾斜,狠抓项目落地,提升办贷质效,从严合规放款,累计投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0.8亿元。

  农发行大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事业发展为己任,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坚守支农本源,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以更加坚实的基础,更为有力的支撑,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高质量发展。



03

四川省新增5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了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37个、特质农品98个。其中,四川省有51个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特质农品上榜。上榜产品涉及15个市州,39个县域,产业类别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类别主要有果品类、蔬菜类、茶叶类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名特优新农产品283个,特质农品16个,分别居全国第七位和第九位。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生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商品量、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市场、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的农产品。



04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重庆市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农,国之根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建成“西部领先、全国进位、重庆辨识度”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让资产“活”起来    

  乡村与艺术融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艺展主题区、萤火栖谷主题区、陶艺禾田主题区错落分布,艺术文创基地、民宿餐厅、休闲农业园等配套齐全,游客络绎不绝。

  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如今已培育发展36个产业项目,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成了既保留了农耕本底、又兼具艺术气息的旅游特色村。

  而这背后,得益于当地的农村“三变”改革试点。

  农村“三变”改革,是指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村集体和农民群众享受到入股分红收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三河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组集体以集体修建的停车场等作价入股,与项目投资者一起,进行股份制经营。自此,村里的闲置资产和资源被激活。

  近年来,重庆稳妥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框架持续优化,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

  为更好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目前重庆累计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面积1466.88万亩。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83万户。其中家庭农场3.4万个、农民合作社3.68万个、农业企业6.8万家。

  重庆开展强村富民综合改革,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营,选择100个村开展强村富民综合改革示范,成立“强村公司”4300家。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15.24亿元,经营总收益5.68亿元。

  “下一步,将继续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健全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村闲置资源要素盘活利用机制,因地制宜推广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等发展模式,完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体系。”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52元,同比增加710元,同比增长6.8%。从区县看,37个区县农民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城口、石柱、秀山、彭水、巫溪等8个区县增速达到全国、全市平均水平。

  收入的增长,得益于近年来重庆不断深入实施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在就业政策上,截至6月底,重庆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多渠道筹集市场化岗位66.1万个、政策性岗位9.2万个,结对帮扶困难毕业生、困难家庭青年就业3.6万人。

  不断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乡村振兴,近年来,重庆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一县一策”支持山区库区17个区县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建成5个50亿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同时,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完善稳粮保供支持保护体系,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近年来,重庆初步构建了以主城都市区为极核引领、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带动、其他区县城为支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三农”系统将在探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着力打造农民就近就业创业良好环境、健全农民权益保护机制等三个方面发力,聚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接下来,重庆农业农村领域将聚焦农业强国建设深化改革,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紧扣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探索开展“小县大城”、“强镇带村”试点;聚焦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深化改革,以强村富民综合改革为抓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05

天津移动数字孪生平台赋能乡村治理

数字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天津移动聚焦乡村治理急难愁盼问题,依托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帮助北辰区西堤头镇刘快庄村实现乡村基础管理的数智化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智赋能。 

天津移动聚焦刘快庄村基础管理工作挨家挨户“跑断腿”等痛点,创新打造“乡村治理平台+数字孪生+云计算”三位一体的“数字孪生乡村治理平台”,实现了村内房屋安全健康信息采集监控、人口信息调查录入、村内建筑物信息电子存档、乡村积分制管理小程序、多层管理权限、数据统计分析等多种功能。该平台部署在中国移动公有云上,这种“拎包入住”式的便捷托管新模式让村委会无须考虑机房、运维、业务测试、业务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刘快庄村实现基础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精准化。 

为了在平台上快速建立刘快庄村的虚拟模型,天津移动采用倾斜摄影方式,对村庄村民居住区进行无人机扫描,模型标签关联房屋,记录房屋人员相关信息,村庄治理一目了然。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还将村内环境治理的弊病进行可视化呈现,刘快庄村环境治理率提升30%。 

依托数字孪生乡村治理平台“七小门店”信息登记功能,村委会精准扶持村内民营企业、店铺的产业融合发展。平台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将村内地产面积信息可视化,帮助村委会整理和确认村民土地面积,及时记录农业信息,助力该村农业信息化发展。基于平台为村庄搭建的积分制度,村委会组织评选道德模范、年度文明标兵,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加大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增强了刘快庄村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天津移动始终致力于通过数智技术赋能科学治理,帮助乡村提升治理水平,创新治理模式,实现精农产业链复兴,让广大村民安居乐业,让乡村经济持续增收,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06

湖北:以强县工程为抓手 推动湖北城乡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必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湖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区,打造更高水平的荆楚粮仓

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编制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高标准完成好今年315万亩建设任务。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长效机制,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新型经营主体等参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确保建一块成一块。

二是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全力推进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洪山实验室建设生物育种科技创新中心,推动襄阳市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围绕核心种源开展“揭榜挂帅”,突破性发展生物育种、生物合成、智慧农业、农业微生物等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引进农机头部企业,建设全国农机装备产业园,加快补上全省“一大一小”农机短板,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是加强江汉平原项目建设。以江汉平原40个县(市、区)为重点,对标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的目标要求和功能定位,统筹实施优质良田、农田水利、农业防灾减灾、设施农业、市场流通体系、精深加工能力等重大工程,将3500余万亩的江汉平原建设成为稳产高效的粮油和淡水养殖基地。

四是稳步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出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实社会投资主体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监管,出台服务规范和标准,因地制宜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社会化服务,将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持续实施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打造更多知名农产品品牌

一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紧盯水产、畜禽、大米等加工短板,完善“省领导+省直单位+科研团队”共同推进的产业链政策,形成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实施企业培育“103050”工程,培育引进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增长10%,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万亿元级产业。

二是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按照“6+10+N”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建设思路,全面落实虾十条、鳝七条、茶十条、米九条,重点打造并提升江汉大米、潜江龙虾、仙桃黄鳝、楚天好茶等区域公用品牌。按照“一条链、一品牌、一盘棋”的思路,加快打造随州香菇、秭归脐橙、洪湖莲藕、蕲春蕲艾等行业重点产品品牌,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家喻户晓、走向全国。

三是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动城镇与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向优势产区聚集,加快建设武汉、宜昌、襄阳、荆州、黄冈等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用好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支持项目,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加快迈向万亿元级。发展壮大246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是搭建惠农平台。按照公共性、普惠性、开放性、共享性要求,整合资源,建设集政策、服务于一体的惠农平台,打造以大米、小龙虾、生猪、禽蛋等为代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供应链,推动供应链链主企业与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深度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增加链上企业收益和农民收入。

统筹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农村厕所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的原则,指导各地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支持建改水冲式厕所,推进新改建卫生厕所入院入室,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今年15万户农村户厕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好一户。

二是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积极推广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处理经验做法,抓好中央预算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施,加快建设一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20个左右全国和200个左右全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

三是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县级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和任务清单,协调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开展“照亮回家路”行动,完成1万盏路灯建设任务;提档升级1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网点,持续举办农村电商直播大赛,加快培养优秀农村电商直播人才,推动更多农产品上行。

发动群众共建共管共享,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创新用好村规民约,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村级自治,深入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推广运用以“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为重点的“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台,进一步促进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深化农村地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是推进乡村文化发展。扎实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日特色活动,支持举办“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挖掘荆楚农耕文化精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设农耕文化大讲堂,保护和弘扬优秀农耕文明。

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出台《湖北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广谷城县堰河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引导各地盘活利用集体资产资源,探索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化解村级债务,深入开展清廉村居建设,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65%以上。

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仍然需要深化改革。湖北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探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务实举措,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经典语录

                                

来源:各大政府网站 如有侵权 联系后台删改



■此文系由农道联众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

了解更多农道项目详情

扫描二维码登陆“农道联众”官网





农道基金会致力于资助传统古村落及传 ;统民俗、传统文化的修复与保护;救助乡村贫困群体;扶持乡村特色产业,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

详细信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登陆“农道基金会”官网查看

农道联众
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