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交易荷兰豆超300吨、
交易金额570万元,
这是1月22日,
来自昆明市晋宁区六街镇
六街村荷兰豆交易市场的数据。
经过20余年发展,
六街村荷兰豆年交易规模
持续多年超10亿元,
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乃至
全国最大的荷兰豆交易集散地。
六街村位于晋宁区东南部,距昆明主城区70多公里,有5个村民小组,891户2807人口,人均5分耕地的山区农业村庄。“今天(22日)我卖了3吨多,有近6万元收入。”六街村第二代荷兰豆种植户王猛说,2000年,他的父母就开始种荚豆(荷兰豆)了。村里的家庭只要有劳动力的都在种,年龄大点、劳动力不足的就在市场搞分拣。全村人都在围着荚豆“找饭吃”。
67岁的普大妈告诉记者,每分拣1公斤荚豆得1元,一天收入40元至200元。六街村党委副书记张勤介绍,每天在市场分拣、打包、装运的当地村民超过500人。
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荷兰豆成了当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不仅全村在种,全镇90%以上的农户也在种,种植面积超1万亩。土地不够,当地农户就“走出去”,到全省各地及邻省甚至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种荷兰豆,或向当地农户“放种”(向农户提供种子并回收荷兰豆)。现在,六街村80%以上的农户在外地“放种”。王猛说,他在普洱、曲靖等地“放种”近1000亩,年产值至少500万元。
张勤介绍,为做大做强荷兰豆产业,六街村通过党组织领办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市场的运营管理。同时为农户提供从种植端到交易端的全流程服务,解决农户从种植到交易过程的后顾之忧,实现荷兰豆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种植户整理货品。图源晋宁诗意的栖息地
六街村荷兰豆交易市场吸引了省内各地以及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客商前来交易。来自玉溪市通海县的采购商赵兵介绍,省内有3、4家荷兰豆交易市场,但六街村荷兰豆交易市场具有品质好、数量大、交易规范等优势。“仅我们通海的采购商,每天就有20多人来采购,每人的采购量至少3吨。”赵兵说。
数据显示,仅1月22日入场交易的种植户近200家(户)、采购商200多人次,实现荷兰豆交易超300吨、交易金额570万元。张勤介绍,除正月初一休息外,六街村荷兰豆交易市场天天开市。日均交易量300吨、交易额300万元以上(按均价10元/公斤计算),年交易额至少10亿元。目前,六街村荷兰豆交易量、交易额连续10年居云南省第一。
记者手记
小荚豆如何长成“森林”?
偶然听说六街村有一个年交易至少10亿元的市场,我很惊讶。一个小山村为什么有这么大交易量?真实还是夸大了、村集体经济怎么样、村民获得了哪些收益、产业发展还需解决哪些问题……脑海里瞬间涌出“十万个”为什么!
经过20余年发展,六街小荚豆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形成一个市场连“两端”(种植、消费)的新格局,但也存在种业、产业链、深加工等方面的新制约。
如何让小荚豆长成“森林”?2025年昆明市两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构建体现昆明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构建符合省情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在当地党委、政府看来,小荚豆产业成长空间还需更大层面的政策、资金等赋能,才能更好提升小荚豆产业的凝聚力、竞争力、影响力,形成一片具有高原特色的“荚豆森林”。
首席记者|廖兴阳
责编|冉光雯
一审|吴洁
二审|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