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排头兵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文摘   2025-01-17 22:09   云南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作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2024年,昆明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对标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当好排头兵”要求,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奋力推进“六个春城”建设。


这一年,昆明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民生底线兜牢兜实,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诸多亮点,交出了一份崭新的“成绩单”。


面向2025年,昆明市持续以顶压前行的定力、迎难而上的内驱力、敢闯敢试的魄力,坚定扛起“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责任担当,推动“六个春城”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临近岁末,气温骤降,但昆明的消费、生产依旧火热。


在亚洲最大的鲜切花市场斗南,市民、游客正忙着挑选年宵花迎接新年;年货街上,宣威火腿等特色商品汇聚,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询价采购;工厂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抢抓生产订单……这一幕幕充满活力的消费、生产图景背后,是昆明市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的铿锵步伐。


2024年,昆明市积极落实落细国家、省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出台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30条等政策措施,加力推动政策向稳增长聚集、服务向稳增长发力,全市经济呈现整体向好态势,更好地发挥了排头兵作用。


“市场采购+澜湄线”首单测试成功。


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澜湄线”首单测试成功,为广大外贸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全新通道;全市服务进出口额连续3年增速保持在12%以上,3项试点经验获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最佳实践案例”……昆明市坚持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千方百计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昆明市落实落细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172.3亿元,其中带动汽车消费122.8亿元。昆明老街、云纺文创园、公园1903等特色街区(商圈)、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智能家居、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加速培育,打造滇池东岸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百年米轨记忆等消费新场景,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创新推出“昆创贷”“民宿贷”“昆质贷”,助力科创、文旅等中小微企业融资,新增优质中小企业放贷规模达5300亿元,有效缓解相关企业资金压力。


昆明市获批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打通了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信息大通道;滇中稀贵金属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将承担国家培育发展世界级集群的重任;新型工业母机在昆明下线,未来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2024年,昆明市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持续推进“8+N”重点产业链建链、强链、升链、护链工作,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聚链成势。


黄金产业园一期项目完成搬迁并投产;滇中稀贵金属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全省零的突破;云南杉杉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云南裕能将成为国内单体出货量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产业聚链成群;斗南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国际数字花卉种业创新中心等19个项目落地,实现花卉产业链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云南杉杉新材料厂区。


此外,昆明市还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推动昆宝电缆等333户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5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培育省级“小灯塔”企业16户。


在产业链培育纵深推进的同时,园区主战场作用逐渐凸显。近年来,昆明市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完善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合力推动2个重点产业协作园区高水平建设,24户企业入驻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59个项目落地磨憨—磨丁合作区。昆明经开区(上海)科创飞地揭牌,西山长坡工业园开园运营;昆明高新区跻身创新能力百强园区。


以新致远,主动“破题”,昆明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涌现出具有技术创新性、高效率、高质量等特点的新兴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板栅材料制备技术难题是铅炭电池的核心,昆工科技组建的云南省冶金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云南省湿法冶金新材料省级创新团队等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具有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新技术转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撑。通过技术创新,高效节能降耗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阳极属世界首创,改变了传统铅基合金阳极在湿法冶金行业使用150多年的历史,铅合金用量减少30%,节能5%以上。


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疫苗生产线。


近年来,全市盘活存量谋发展,不断激发传统产业提升优势,做强核心竞争力。云南欣城防水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设立研究院等措施加强研发创新,拥有国内宽窄两用、多功能防水卷材生产线4条、涂料生产线5条,具备年产5000万平方米防水卷材和年产2万吨防水涂料的生产能力。经过20余年的发展,沃森生物已成为国内单体在自主研发疫苗产品数量和品种布局上最具比较优势的企业,疫苗产品累计出口20个国家和地区。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评审完成高企1193家、进入云南省高企培育库企业923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318家。


2024年,全市以产业链发展和创新链布局需求为牵引,扩大科技创新平台增量,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存量,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质量。2024年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29家省重点实验室中,昆明占比超九成;新增“云南锡铟实验室”;新增云南省重点实验室24家;新增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9家。


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节奏下,2024年,昆明低空经济有序发展,建成市级无线电智能监管平台,高原特色燃油航空发动机、高原特色无人机产业化项目落地,云内动力智能无人配送车下线。


2024年,昆明市接待游客约3.42亿人次,实现旅游业总花费约48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1%和12.54%,上榜全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


昆明旅游,为什么能保持双位数增长?关键在“升级”。


眼下昆明正值最佳观鸥季,来观鸥的游客可以通过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2024年观鸥地图和高德地图App上线的“鸥遇昆明”数字地图,了解昆明有哪些观鸥点、这些观鸥点怎么去等实用信息,还能使用“‘鸥’遇昆明,2024年观鸥季”消费券,乘坐观鸥免费公交专线等,与可爱的红嘴鸥来一场“鸥”遇,在昆明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晋宁牛恋小渔村。


2024年以来,昆明市全面深入实施“旅游兴市”战略,谋划推出滇池旅游黄金岸线、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等六条黄金旅游线路,滇池沿岸美丽乡村串珠成链,牛恋村、海晏村、福保村等成为网红打卡点,君悦、香格里拉等高品质酒店开业运营,全市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持续丰富、文旅消费场景持续优化、文旅消费体验持续提升。


昆明市还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引流聚客。全市积极培育“观鸥季”“赏花季”等特色旅游产品,推出滇池东岸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大观奇妙夜”灯展等特色活动,成功举办五百里音乐节等高品质演出和上合昆明马拉松、中国·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等品牌赛事。


独特的气候、文旅资源等优势,让昆明成为游客心中充满魅力的城市。昆明市将继续通过打造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产品,持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服务品质,让游客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顺心、游得舒心、购得称心、娱得开心,加快建设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方位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核心体验地。

成绩来之不易,重任始终在肩

2025年

昆明市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着力构建

体现昆明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不动摇

健全“8+N”产业链推进机制

优存量、拓增量、提质量

争当全省新型工业化建设排头兵

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

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深度推进文旅融合

努力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亮点

新兴产业乘势而起


2024年,昆明市印发《昆明市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通过3年时间,全市低空经济规模达到300亿元;昆明万溪冲智算产业园成功获批云南省首个智算产业集聚区,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又一项重大突破;“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作基地”正式揭牌,开启跨区域合作与国际化合作深度融合进程……集聚新兴力量,昆明正点燃产业发展“新火焰”。


云南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贵研催化剂生产线。


位于昆明高新区的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贵金属新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通过不断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该公司突破电子用高纯靶材、医用显影环、特种合金粉末等核心配方设计、结构性能调控和制备加工技术难题,形成中试技术储备;攻克超低贵金属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技术和超低铑催化剂技术,对贵金属降本贡献20%以上;突破复杂多金属物料高效综合技术,铂族金属直收率国内最高,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


同样在新材料领域拥有不小名声的云南锗业拥有丰富、优质的锗矿资源,锗产品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多项生产技术及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自研“零位错”锗晶片、磷化铟晶片、砷化镓晶片等核心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做到自给自足,引领中国锗行业完成从高端锗系列产品输入国到输出国的根本转变。


生物医药领域也连连传来喜报。云南白药集团加强研发能力构建,以传承云南中药精华、赋能健康产品升级、精心布局创新药物、AI辅助药物设计为研发思路,全面推进研发项目管理科学化、一体化。按照中期规划,该公司将积极推进创新中药开发,深耕云南白药透皮制剂领域,持续打造云南白药透皮制剂明星产品,并围绕国家在创伤领域的重要需求进行全面布局。


云南白药生产线。


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开展精准营养食疗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成果显著。针对核桃油易氧化等问题,该公司利用核桃蛋白挤压膨化、微胶囊化分子包埋等技术,攻克了核桃蛋白全价利用和核桃油抗氧化加工技术,核桃油亚麻酸保质期超过1年。此外,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基于核桃植物基奶粉的拉丝酸奶系列产品,累计销售额超1000万元。


数字经济是近年来的热词。昆明抓住热点,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作为全省唯一的数字经济产业专一园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已有企业662家。依托人才集聚优势和良好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园区落地,填补云南缺乏大型、公共、高性能算力集群的空白。近年来,该中心与云南大学、昆华医院共同开展手术重症医疗大模型训练,应用于手术麻醉风险评估、重症预后、疼痛识别等多个领域;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深入合作,构建了基于端到端深度神经网络的南亚东南亚语言语音识别引擎、语音合成引擎和文字OCR识别引擎,研制了语音翻译、拍照识别等多端侧软硬件产品。


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


新兴的业态还在昆明大地持续发酵。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热词,昆明正通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现关键一跃。2025年,昆明将继续锻造新兴产业发展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往期荐读

2024年昆明市现代物流业总收入实现3576亿元
全国首台 在滇诞生
昆明:奋力一跃天地宽 招商“赢”商抢先机
春运首日|昆明客流平稳 出行有序

 

       来源昆明发布

   首席记者李思凡

                记者杨敏 张怡      

     责编冉光雯

 一审吴洁

 二审刘瑞


昆滇经济
聚焦昆滇经济,凝聚向上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