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从农村一路走来的大学教授,对乡村仍然充满了深情与期待——《以文化人:一项关于乡村文化的考察》

文化   2024-07-26 18:31   北京  

李红艳教授的一本“小书”《以文化人:一项关于乡村文化的考察》出版了。说它“小”,是因为在时下动辄30多万字的学术著作来看,这是一本“小书”,为了配合它的小,作者还请画家敖松老师绘制了油画做封面,还请曹羽南创作了15幅具有乡村特色的插图。出版者在进行装帧设计的时候,特意用16开本,230mm╳160mm的成书尺寸,如此这般设计后,成书也才206页。

我们在李红艳教授新书发布会

然而,这里面承载了作者满腔的期待。“第一个期待是希望对包括我在内的一代人对于正在消失、重构、演变的乡村情怀进行回顾、或者纪念。我从小生活在北方农村,工作之后返乡次数寥寥无几,但仅有的几次记忆都充满了沉重感:曾经骑车上学、骑车外出卖菜赶集的道路两旁,原来是农耕的黄金土地,如今都撂荒了,或者成了工厂。那么落寞的土地上,曾经是十分地繁荣啊!第二个期待是为离开乡村到城市务工的人们,提供一种或许他们永远也不会读到的文化场景,或者这种文化场景他们已经埋在记忆深处,我想记录或许也是对另一个群体的一种尊重,虽然他们并不知晓。第三个期待是给来自农村成为城市居民的人们,提供一种乡愁的版本,给正在工具化的城市生活,添加一丝丝光亮。”李红艳教授在回忆本书出版过程的一篇文章《期待》中很深情地对她的农村期待之情进行了梳理。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期待,李红艳教授从2005年开始做农民工的研究课题,2012年开始在京郊做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到2019年开始系统化的研究,再到撰写并于2024年出版了这本名叫《以文化人:一项关于乡村文化的考察》的书,可以说,李教授用了近10年的时间,推出了这本近18万字的作品。

在书中,李红艳教授让读者体会到了启承转合之妙。起承转合出自清代金圣叹的《西厢记读法》,“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而我们在《以文化人:一项关于乡村文化的考察》的目录中,可以看到,李教授用的是启承转合,虽然读音一样,但含义却有大不同。她以启(文化实践)、承(文化赋权)、转(文化乡愁)、合(文化归途)四个部分为基本结构,从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乡村文化的传播与生产形式、农耕文明的根基三个路径对乡村文化进行描述和解读,从媒介传播学的角度对文化在传统中延伸、在城乡之间变革、在媒介技术扩散中改变生产与传播的逻辑、如何理解这种变迁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际上, 这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散文集。对李红艳而言,乡村更像是一种情怀;乡村生活,更像是一种遥远的记忆。这种记忆,随着岁月犀利的目光,成为心里最柔软的一块园地。

有人说,李教授的这部作品是一部散文集,也难怪,从她的文字来看,很难不被其文字之美而吸引,如同她在本书《后记》中所说,“当笔下的文字流淌的时候,乡村的情感与乡村的现实,纠缠在一起,带着诗意,也带着创伤的记忆,萧瑟而下。”再比如,她在乡村调研时发现,晚上县城和村镇的乡村文化活动十分丰富,令人惊讶。“每次看到这些喧闹又充满了世俗气息的日常生活时,让你的身体有一种忍不住投入其中的冲动。”

她希望,“走在无边落木下的人们,不再去诉说如何为文化划界,而是走在文化的日常实践里,进入文明、进入个体的历史。唯如此,才有可能进入无边的文化想象与充盈的文化实践世界里。”

“文化就是宝藏,是永不过时的标签。”这或许就是李红艳教授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或许这些期待的文字,最终会成为一粒尘埃、一种符号,甚至是一片虚无。作为个体的记忆与生命就这样在演变中,汇集为文明积累的积淀,虽然无声无息,却依然有着坚韧的生命力。


特别说明:

本文于2024年7月26日由光明日报发布于今日头条,详见: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95473813070266889/?wxshare_count=3


***

作者简介:

可普,本名童云,副编审,资深图书责任编辑。因为喜欢文字,所以在工作之余,著有人物传记《曹雪芹》、长篇原创小说《心路》以及中国茶系列的知性白领茶书系《茶之趣》和《一壶普洱》。现常以被友人解释为“可以喝普洱了”的“可普”为名在微信公众号“可普茶客”(微信号:kpck2016)上交流品茶读书写字育儿心得。同时,也会用朋友对可普的昵称“童童”进行写作。

可普茶客
记录左手书右手茶的日常时光中人和事的点滴......茶事、家事还有读书写字的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