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用一叶知秋为微信名的微友可不止一个两个的。
一直想了解其中缘由。今天偶然翻看汪曾祺先生的《汪曾祺散文》。在《淡淡秋光》一文里如是写到:
……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突然一阵小风,欻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证明秋后梧桐还是有叶子的,否则雨落在光秃秃的树干上,不会发出使多情的皇帝伤感的声音。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地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
……
事情证明,自己当不了诗人。下班时分,站在马路边,等着搭同事的车回家时,只觉得今日的风好大,大到把自己今天特意做的发型吹乱,期间还一脸嫌弃的把漂落在颈间的树叶挥走——上车的时候还“恨恨”的对“司机”说:看看,我虽然被凌乱在了风中,但我按时在指定地点等着呢。
回家后,翻看朋友圈,才知道真像是——
今晚窗外这大风啊,刮的吼吼的,呼呼呼、嘀哩咣当的。
特别提醒,减肥人士千万不要出门,如有急事外出,最好抱块砖或背袋面,避免刮丢了,真是养肉千日,用在一时啊!
哈哈!
(图片来自朋友圈)
于是,后知后觉的我,总算是翻出了被冷落了一年的秋被。这时节,暖暖的睡一觉,才是硬道理。
只是,远方的你,是否可以做到一叶知秋?
(图片来源于茶友)
作者简介:
本公号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摄影人均为可普(童云)、倮倮张(张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