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简称 Hp」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策略与成人有所不同。
儿童与成人 Hp 感染的诊断标准
Hp 培养阳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结果阳性; 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 RUT 结果不一致,需进一步行非侵入性检测,如13C 尿素呼气试验或粪 Hp 抗原检测; 消化性溃疡出血时,RUT 或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中任 1 项阳性。我国的诊断标准识基本与欧洲和美国的一致[3,4]。
Hp 根除治疗适应证[5,6]
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早期胃癌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胃次全切除术者; 有胃癌家族史;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幽门螺杆菌胃炎; 胃增生性息肉;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不良;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 B12 缺乏。
儿童 Hp 治疗的常用方案及治疗方案选择
三联疗法:这通常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加上两种抗生素。如 PPI + 阿莫西林 + 克拉霉素、PPI + 阿莫西林 + 甲硝唑、PPI + 克拉霉素 + 甲硝唑等。 四联疗法:含铋四联疗法,常用的四联疗法组合包括:PPI + 阿莫西林 + 克拉霉素 + 铋剂或 PPI + 阿莫西林 + 甲硝唑 + 铋剂。 序贯疗法:在某些情况下,如克拉霉素耐药率低的地区,可能会采用序贯疗法,即先使用 PPI + 阿莫西林「前 5 天」,后使用 PPI + 克拉霉素 + 甲硝唑「后 5 天」的序贯疗法。
儿童 Hp 方案选择建议
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一线治疗首选个体化三联治疗,疗程 14 d。 无法获得区域性耐药数据或在儿童克拉霉素耐药率 > 15% 的地区,不推荐含有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无法获得区域性耐药数据或在儿童克拉霉素耐药率 > 15% 的地区,若无法获得药敏试验结果或药敏试验显示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均耐药的情况下,< 6 岁患儿,Hp 根除尤其应严格把握指征;≥ 6 岁患儿应首选含有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含铋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疗程 14 d。 青霉素过敏,药敏试验提示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均敏感,一线治疗首选 PPI + 克拉霉素 + 甲硝唑,疗程 14 d;药敏试验提示克拉霉素耐药、甲硝唑耐药、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均耐药或无法获得药物敏感试验的情况下,对于 ≥ 6 岁患儿,一线治疗方案首选含铋四联疗法「PPI + 克拉霉素 + 甲硝唑 + 铋剂」,疗程 14 d。 在无法获得药敏试验结果或药敏试验显示克拉霉素耐药的情况下,不推荐含有克拉霉素的序贯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尚缺乏充足的临床循证依据推荐伴同疗法用于一线治疗。
成人 Hp 治疗方案
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20 mg、艾司奥美拉唑 20 mg、雷贝拉唑 10 mg、兰索拉唑 30 mg、泮托拉唑 40 mg、艾普拉唑 5 mg,餐前 0.5 h 口服。 铋剂:不同药物的用法略有区别,如枸橼酸铋钾 220 mg、2 次/d,餐前 0.5 h 口服。推荐疗程为 14 d。 抗生素组合如下表所示:
难治性 Hp 感染治疗方案
难治性 Hp 感染指 Hp 规范根除治疗 ≥ 1 次后非血清学检测 Hp 仍阳性。 补救治疗时,若能获得药敏结果,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若无法获得药敏结果,再次治疗时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初次治疗时的抗菌药物「如克拉霉素」,对于 ≥ 6 岁的患儿,可选择含铋四联疗法,疗程 14 d。 根除治疗失败的患儿,若有条件可以行 CYP2C19 基因多态性检测,若为快代谢型,可增加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的剂量并增加口服次数。 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 Hp 根除率。治疗前需要向患儿及其监护人强调坚持完成治疗疗程的必要性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联合使用益生菌可以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Hp 根除率。目前缺乏充足的临床循证依据支持在 Hp 根除治疗过程中常规添加益生菌。
与成人相比,儿童根除 Hp 的特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