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的主要恶性肿瘤包括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等。结直肠癌发病率总体上逐年呈现增高态势,目前已代替胃癌成为中国消化系统发病率第 1 位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繁重。因此,降低我国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既是迫不及待的重大临床问题,也是实现健康中国行动伟大目标的具体措施。为了改变我国目前结直肠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低早期诊断率的现状,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在临床工作中尤为重要。现就工作中的一些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相关梳理。
中期目标:提高早期癌在所有病例中所占的百分比,降低筛查间期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短期目标:提升筛查率,提升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提升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质量。
1)人群筛查:相关指南推荐 50~75 岁人群,但针对结直肠癌高发地区笔者认为可放宽至 40~75 岁人群。无论是否存在报警症状。2)伺机筛查:无症状一般个体,年龄不作进一步要求;针对有症状特别是有结直肠肿瘤报警症状的个体,不作年龄限制。
根据筛查人群的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体重指数、有无糖尿病等风险因素进行评分,划分低风险及高风险。推荐使用结直肠肿瘤预测评分进行评估,能够提高筛查参与率,浓缩高危人群,指导筛查方法。
结直肠癌无创筛查的重要手段,有化学法(gFOBT)和免疫化学法(FIT)二种方法。化学法具有价格低廉、检测便捷等优点,因化学法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检测,针对结直肠癌筛查假阳性率相对较高。免疫化学法适用于下消化道出血检测,故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明显提升,并且检测结果不受食物或药物的影响,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专家共识推荐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更适用于结直肠癌的人群筛查。时间为每年 1 次筛查。粪便 DNA 检测主要测定肠道脱落细胞中某些特定 DNA 位点突变和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的异常改变,可与 FIT 联合检测,具有无创、便捷、精准等优点,缺点是价格相对偏高,筛查间期尚不确定。国外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推荐 1~3 年筛查 1 次。结肠镜检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占据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整个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核心环节。结肠镜检查(包括息肉活检及病理检查)是诊断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治疗结肠病变的重要手段,结肠镜检查及病变切除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死亡率能够降低 53%,结肠镜检查对受检者和内镜检查医师有比较高的要求。结合到我国目前结肠镜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直接结肠镜筛查可作为个体化筛查的重要手段予以宣传推广,但目前不适宜应用于大规模人群普查。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专家共识推荐筛查周期为每 5~10 年进行 1 次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其他筛查方法还包括乙状结肠镜筛查、结肠 CT 成像技术、结肠胶囊内镜筛查、血浆 Septin9 基因甲基化检测、粪便丙酮酸激酶(M2PK)检测。因以上技术存在某些不足或缺乏国内相关数据,目前指南中建议在国内暂不推荐。作者:肖斌 中国贵航集团集团三0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郑荣寿、张思维等. 2016 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J]. 中华肿瘤杂志,2023,45(3): 212-220.
[2]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总体要求、重大行动及主要指标 [J].2019,34(9).
[3]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9, 36(10) : 709-719.
[4]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分子诊断学组.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实验诊断技术中国专家共识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05):372-380.
[5] 李鹏,王拥军,陈光勇,许昌芹.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03):211-227.
[6]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 委 员 会.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 年,北京)[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32 (6): 341-360.
[7]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等 . 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 39(1):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