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一起过六一
很多时候,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孩子看起来怪怪的,坐立不安,还伴有哭泣,我们也会听到宝宝肚子里有“咕噜咕噜”的声响,还会看到宝宝吭哧吭哧四肢乱蹬,涨得小脸通红,而且上厕所的时候感觉很用力却又拉不出来。其实这些都是宝宝“胀气”的表现。
小儿胀气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身体状况。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胀气,例如吃奶时吞入过多空气、喂养不当(吃太多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着凉、肠道疾病(如肠炎、肠套叠、肠梗阻等)以及其他疾病的伴发症等。其常见表现有频繁放屁、吐奶、睡觉不安稳(如蹬腿、哭闹)、腹部有咕噜音、腹胀、纳食减少或拒奶等。
中医推拿作为环保且无伤害的治疗方法,对小儿胀气是有作用的。推拿既能加速排气,又能增强肠道蠕动,起到健脾消食的作用,通过激活与调整小儿身体本身来改善体内状态,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的效果,从而改善小儿胀气状况,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以下简单常规的治疗手法,爸爸妈妈们可以跟着学习起来哦!
(一)手部推拿
1.补脾经
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
定位:位于小儿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一手握固小儿左手,另一手食、中、无名指三指固定拇指,操作者用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做旋推,100 - 500次。
2.清大肠
作用:有助于消食导滞和清利肠俯。
定位:大肠经位于宝宝的食指桡侧,也就是指尖至虎口呈直线的部位。
操作:推拿时用拇指侧面或者指肚在大肠经上做直线推动,200次左右。
3.揉板门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咳喘等。
定位:虎口经大鱼际最高点到总筋的一条条直线。
操作:用中指或拇指按揉大鱼际肌最高点约1分钟(按揉板门);以左手撑开小儿手掌,固定小儿五指,用右手拇指甲沿穴位直线掐运30 - 50次。
4.分推手阴阳、总筋,补水入土、运内劳宫手法
这些手法也是手部推拿可用于改善小儿胀气的手法,但具体操作较为专业,最好由专业的推拿师进行操作。
(二)腹部推拿
1.摩腹
操作:将搓热的手掌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摩肚脐周围,每次推拿5分钟左右;或者家长可以将两个手掌从剑突下向下进行快速的直推,两个手交替进行;也可以绕肚脐周围用四指或掌根绕肚脐顺时针摩腹。
2.揉中脘穴
主治:腹泻、腹痛、厌食、呕吐、腹胀、嗳气等。
定位:前正中线脐上4寸。
操作:揉1 - 2分钟;或者用掌根按揉100 - 200次;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按揉小儿肚脐上4寸处的中脘穴100 - 200次。
3.揉天枢
定位: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旁开2指处。
操作:用双手拇指相反方向同时按揉100 - 200次;或者使用中指还有无名指的指腹按压天枢,按揉20次左右。
4.按揉肚脐眼(神阙穴)
操作:直接按揉肚脐眼(神阙穴),可以直接作用于腹部,改善肠胀气的效果。
(三)其他推拿
揉足三里
对小儿胀气也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可作为综合推拿手段中的一种,但具体位置和操作需要准确把握,通常需要专业人员指导。
注意事项:
1.如果小儿胀气是由肠梗阻、肠套叠等较为严重的疾病引起,推拿可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需要尽快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2.小儿推拿时要注意轻度用力,以免引起小儿腹部疼痛或不适。
3.进行推拿治疗时,如果经过一段时间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小儿胀气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病因,调整治疗方案。
供稿:李丽静
编辑:杨露娟
编审:郑佳惠
审核:魏莹莹
1
END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