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南回京记8——飞流直下三千尺,白鹿书院好底蕴

民生   2024-05-26 11:45   北京  
2024年4月7日,我们在九江住了一晚。次日,先去白鹿洞书院,后去秀峰风景区,主要看庐山瀑布。

这样走是必然,也是无奈。因为前一天我们是从庐山北坡下来,住九江不仅方便,也有景点可看,如浔阳楼、琵琶亭。但毕竟是要往回走,好在不远。

九江到白鹿洞书院

过了庐山风景区东门,距白鹿洞书院只有3公里,开车不足10分钟。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因朱熹等曾在此讲学,知名度极高。
路口牌楼
车开到停车场,离售票处很近。游人不多,略显冷清。售票处旁即有观光车,免费送客人去往书院。
书院门前有面石板墙,刻有“白鹿洞书院示意图”。有文字,有图示,黑底白字,线条细腻,明快清晰,一目了然。

文字简介说: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是历代文人学子景仰的“圣域贤关”。它四山环合,清幽深邃,面积三千余亩。(789—805年),洛阳学者李渤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出入相随,人称“白鹿先生”,此地遂名“白鹿洞”。

南唐(940年)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白鹿洞书院之名始于北宋初年,其与岳麓、应天)、嵩阳并称“四大书院”。南宋(1179年)理学家朱熹任南康知军,全面兴复白鹿洞书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该书院的保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书院
先见西碑廊,位于“先贤书院”内,院落占地面积555平方米,平面呈“凹”形。东、西、南三面为碑廊,共陈列明清碑刻51通,包括王守仁的《修道说》《大学古本》,李梦阳的《白鹿洞书院宗儒祠记》,娄性的《白鹿洞学田记》,紫霞真人的《游白鹿洞歌》等一批重点碑刻。
報功祠初祀李渤等历代有功于洞之学者,亦称“先贤”或“三贤祠”。祀李渤、周濂溪、朱熹,还祀有二程(灏、颐)、张横渠、陈了翁、陶靖节、刘西洞父子七先生。祠内现为《白鹿洞书院史陈列》。
報功祠

陈列内容包括“白鹿名高万仞山” “紫阳学接千年统” “古洞盘旋路欲封” “千年书院开新运”四部分。全面介绍了该书院历史,特别是经朱熹兴复后,使之成为南宋后书院教育的典范。元、明、清三朝办学不断,明代正统元年的维修,奠定了明清以来白鹿洞书院建设的规模和基础,达到历史发展的顶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书院全盛发展,光绪二十九年(1903)停办。

本展围绕书院名由、学术书香、洞地兴废、院府建筑、传承保护,全面展示了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沿革、千年学府的人文风范和文化价值。

展厅一角

朱子祠
专祀朱熹之祠。宋代淳熙间,朱熹知南康军,勤学教民,兴利除害,振兴白鹿洞书院,功绩卓著。朱熹离开南康后,诸生为他立生祠。祠内立有朱子自画像石刻和《白鹿洞书院揭示》等。
堂,又名“彝伦堂”,初建于宋。明正统三年(1438),南康知府翟溥福重建。明弘治十年(1497),江西提学佥事苏葵再建。原为书院讲堂,是老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及灌输伦理道德的地方。
白鹿洞

白鹿洞最初有名无洞,明嘉靖九年(1530)南康知府王溱,祭山开洞。嘉靖十四年(1535)南康知府何岩,命石工琢石鹿置洞中。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江西参议葛寅亮认为洞不应开,鹿更不应琢,遂将石鹿埋入地下。几任领导来回变,政策没有延续性!

1982年维修礼圣殿时,在地下深约两米处发现石鹿,又重新安放洞中。

星門

此门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为南康知府何濬所建,明弘治十一年(1498)南康知府苏葵重建。初为木构建筑,后南康知府周祖尧改作石质,即现在的石牌坊。它是白鹿洞书院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古代传说:“棂星”即“文星”,寓意此处人才辈出。

离开书院,去往秀峰,西南方向,约11公里,略有弯道。

景区大门

秀峰风景区位于庐山南麓,集名山、名寺、名泉、名瀑于一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素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誉。
秀峰为秀峰寺简称,又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等诸峰组成,寓群峰竞秀之意。美在自然,秀在人文。景区内有144处摩崖石刻列为国宝。千百年来,大德高贤次第登临,才俊人杰履痕交错,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美篇雅韵。其中,诗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千古绝唱,成为扛鼎之作。秀峰以“但偕夙所好,永愿辞人间”而名扬天下!
沿主路前行,路过第一山山门,里面是铁线观音像和秀峰寺。再经过文化长廊、特色长廊,正前方是中正行营、松雪楼、月印龙潭和御书碑。
第一山山门

南唐中主李璟少年时曾在秀峰筑台读书。因非常留恋此地,继帝位后,于保大九年(公元951年)下诏在书台旧址建寺,取开国先兆之意,赐名“开先寺”。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第二次南巡松江府,“秀峰寺”匾额,开先寺遂更名为“秀峰寺”。

李白雕像

底座上刻有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中正行营

20世纪30年代初,蒋介石来庐山选择国民党军官训练团集训地,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等陪同。蒋介石在饱览了秀峰美景后留下“这里风水不错”的话。熊式辉心领神会,立即大兴土木,在此建造了行营和侍卫室等。现在这里是石刻专题馆。

再往前,顺着台阶走到了龙潭。庐山瀑布沿青玉峽冲泻而下,汇入龙潭,震声如雷。传说曾有一孽龙经常来此栖居,祸害百姓。在庐山修炼的吕洞宾用双剑镇住并收服孽龙,龙潭由此得名。双剑留在秀峰化作了双剑峰。

潭边岩石上留下了众多文人骚客的墨宝,“龙” “庐山” “虎”及“第一山”等摩崖石刻世所罕见。

龙潭石刻

可能是看我年纪大了点,一抬滑杆的中年男子从李白雕像那里就一直跟着我们。他说今天天气不好,乘索道上山看不清楚,坐滑杆可以走到瀑布下面,收费200(元)。我们还是决定去坐缆车,既省时间,也可以看个全貌。
“坐秀峰索道,观庐山瀑布”,票价30元。索道全长1395.88米,高差410.58米,设上、中、下三站。中站可近观庐山瀑布、香炉诸峰。上站可游黄岩美景,探瀑布之源,拜文殊菩萨,赏鄱湖秀色。
中 站

中站没人“下车”。站内有一胖嫂,独自值守,无所事事,有些发呆,也有点可怜。没人下的原因有二:一是天气的确不好,二是要走一点山路。

山顶有文殊塔,始建于北宋后期,毁于“文革”。后重建,1999年1月竣工。七层石砌,八角飞檐,塔高9米。塔内设文殊菩萨,供人们朝拜还愿。

山 顶

我们在这儿停留的时间并不长,拍照、摄像、留影,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情不自禁地向着远处高喊:“庐山瀑布,我们来啦!” “来啦、来啦……”回声不断,由近渐远。

俯 视

作者留影

离开庐山,怡然自得,不仅看了人文,也看了自然,特别是见识了庐山瀑布,了却心愿,此生无憾

京城晓星
往事回忆,自驾旅游,社会广角,摄影交流,愿与各位好友切磋共勉,携手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