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奕珠对年少时当咖啡仔的艰苦谋生岁月历历在目。文化馆墙上挂着的“侨兴”匾额,是他岳父咖啡店的招牌。(郑一鸣摄)
邹奕珠(79岁)十二三岁从中国福州到新加坡投靠同乡,在马里士他路一带当“咖啡仔”,月收入二三十元。
“就是打杂,什么都要做,还要跑十多间店送咖啡。一定要在商号老板上班时准时送到,如果得罪他们,失去这些老顾客,会被老板骂。”
从前咖啡头手用来过滤咖啡和茶的布袋。(《海峡时报》照片)
1964年邹奕珠顶下禧街(Hill St)中华总商会二楼食堂的一个茶水摊。虽说当上小老板,他还是得继续捧咖啡。他忆述道:“商会大楼有八层,电梯看守员不让我搭电梯,说怕弄脏电梯,我只能爬楼梯。当时还年轻,脚有力,为赚钱不觉得辛苦。”
邹奕珠在1968年入股以台湾粥见称的海京楼,直到餐馆于2008年搬到大巴窑中心后才退休。
调解咖啡店股东纠纷
虽然不再经营咖啡摊生意,邹奕珠还是很关心同行,他在1970年代加入新加坡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在执委会担任不同职务,后来担任仲裁至今。
1974年一家酒店股东之间出现分歧,要求新加坡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提供相关文件。(郑一鸣摄)
仲裁员是很有“年代感”的职务,邹奕珠解释:“早期公会在会员心目中地位很高,加上请律师很贵,所以他们有事会找公会做公证人。例如一家咖啡店通常由几个股东一起顶下,他们会请公会公证权益分配。股东之间如果出现盈利纠纷,也会找公会的仲裁员调解。”
先辈从中国下南洋时有很深的情意结,口头承诺即可作数。邹奕珠感慨地说:“可是父亲当年答应的,到儿子这代不一定承认。现在年轻人讲求白纸黑字,凡事找律师,公会在这方面的功能逐渐弱化。”
捐赠咖啡店招牌和钱币
新加坡咖啡店文化馆内,展示了几份新加坡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珍贵的手写文件,另有一块80年历史的“侨兴”咖啡店招牌,是邹奕珠捐赠的。侨兴是他岳父的咖啡店,位于黄埔巴刹附近,约20年前结束营业。他也捐赠了四枚1920年代的一分钱硬币。
邹奕珠捐赠的1920年代一分钱硬币。旧时咖啡店会放两枚硬币在烧水炉里,水滚发出声响就赶紧熄火。这是老一辈人的智慧。(郑一鸣摄)
他说:“福州人很节省,放两枚硬币在烧水炉里,水滚了就会响。听到了就把柴火拿掉,可以节省柴火,也避免水蒸发。”
从前头手把饭碗护得很紧,当杂工的邹奕珠一直没有机会碰咖啡壶,打杂三年后才有机会冲半天的咖啡。他说:“冲咖啡除了水要滚,咖啡粉要好,牛奶下得准,最重要是用心,记住每个顾客的喜好,有的喜欢薄一点,有的喜欢厚一点。换另一个头手冲,顾客会觉得不好喝,因为不合他的口味。”
被抛光得金澄澄的旧铜制咖啡壶,寓意现在经营咖啡店,拿咖啡壶就像捧金饭碗。(新加坡咖啡店文化馆提供)
文化馆里有一套特地抛光得金澄澄的旧铜制咖啡壶,含义特殊。邹奕珠说:“从前做咖啡店是最底层的人,现在经营咖啡店迈入黄金时代,拿咖啡壶就像捧金饭碗。”
新加坡咖啡店文化馆复制旧时咖啡店的模样。(《海峡时报》照片)
新加坡首家咖啡店文化馆
新加坡咖啡店文化馆展示新加坡传统咖啡店自19世纪起的发展历程。(郑一鸣摄)
新加坡咖啡店文化馆位于德威路(Tyrwhitt Rd)福州大厦四楼,新加坡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会所内,每逢星期一至五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开放给公众免费参观。
文化馆策展人林美美介绍一些有趣历史:
福州经营者多过海南人
海南和福州移民较晚抵达新加坡,只能从事边缘性服务行业。1927年海南人经营的咖啡店有195家,二战后福州人反超,主导这一行业。1950年新加坡有超过2000家由福州人和海南人经营的咖啡店。
咖啡店取名“XX园”
早年摊贩推车到种植园卖饮料,有能力开咖啡店时就以该种植园取名。后期的咖啡店也跟风,取名“XX园”,如升平园、滨珍园、景星园、乐天园。
半杯咖啡的人情味
文化馆其中一个展柜摆放了较小的咖啡杯。1920年代初苦力收入不高,有些抽鸦片的还在咖啡里加牛油润喉。咖啡店老板卖他们半杯咖啡,还可以赊账,并为此特制迷你咖啡杯,是正常的半杯,但盛得满满的。
小咖啡杯,是为点“半杯咖啡”的顾客定制的。(新加坡咖啡店文化馆提供)
相关阅读:
文:陈爱薇
我们入驻小红书啦!
请关注《联合早报》官方账号
带给你新加坡最“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