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创者与先驱。
普遍观念常将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定于20世纪80年代,然而,最新解密的历史资料揭示,这一伟大进程的历史根源可追溯至更早时期。简而言之,改革开放的构想在40年代萌芽,60年代奠定基础,70年代则逐步成形。而这一系列战略蓝图的绘制者正是毛泽东。
首先,40年代见证了改革开放初步框架的搭建。
1944年7月,在陕北的简陋窑洞前,毛泽东向美国记者福尔曼阐述:
“中国未来的工业化需借助外国资本,为中国提供投资环境和产品出口市场,同时向美国供应原料及农产品。”
次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中,他进一步强调:
“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外贸和吸收外资,以推进中国工业化。”
这表明,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夕,毛泽东已构思引进西方技术与资本,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其次,60年代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坚实基础。
毛泽东曾在《新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
“利用外资需结合本国工业现状,注重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以防外资控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远落后于印度。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尚滞留于洋务运动的历史阶段,尚未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彼时,我国的人均钢产量仅为印度的三分之一,人均发电量更是不足印度的四分之一,而产业工人的数量也不到一百二十万,这一数字仅为印度的五分之一。但至60年代,情况发生根本性改变。
1952至1966年间,中国从苏联引进156项工业项目(完成149项),并从东欧引进68个项目,成功构建了涵盖多领域的完整工业体系,产业工人数量激增至近三亿,并成功研发出“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
至此,中国已具备大规模对外开放的物质与技术条件。
第三,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
步入70年代,中国以第三世界领军者的身份,荣耀重返联合国舞台;凭借自成一体的强大军事力量,有效制衡苏联的扩张;同时,凭借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文化根基,辐射整个亚太地区。
基于共同遏制苏联势力扩张的战略需求,中美两国握手言和,国际环境因此得到了全面而显著的改善。
在此背景下,毛泽东同志加速了对外开放的战略筹划。
1972年2月,他批准引进了14套化纤与化肥生产设备。
次年1月,又批准了包括13座化肥厂、4座化纤厂、3座石油炼化厂、10个烷基苯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座电站,以及1.7米轧机、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制造厂等在内的80余个项目。此外,还引进了13座化肥厂等相关设施。
同年9月,更批准了从美国引进彩色显像管整套生产技术的计划。
与以往单纯引进技术装备的做法不同,1973年还批准了总额约51.4亿美元的外商在华投资计划,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更加坚定而自信。
1976年4月30日,毛泽东同志对华国锋表示:
”国际大局已定,问题不大。”
他口中的“大局”,即指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和解,以及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深度合作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最终,毛泽东同志展现出的战略眼光更为深远,且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在一九五六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毛泽东明确指出:
“我们不应盲目照搬外国资产阶级那些腐朽的制度与思想作风,而应坚决抵制并批判之。对于外国的科学、技术、文化,若不加分析地一味排斥或全盘接受,都将对我们的建设事业造成不利影响。”
他早在先前就已敏锐地察觉到强势资本对劳动群体的剥削现象,并在七十年代强调:
“必须维护公平的分配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人民的负担。例如,韩国工人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五十四小时,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长的。我们绝不能如此压榨自己的工人,也不能容忍像韩国那样出现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的状况。”
不难设想,若天假以年,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能够遵循毛泽东同志的规划与蓝图稳步前行,我们的事业必将更加壮丽,且充满更多的人文温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