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生活堆成垃圾场,别拿“万一有用”当借口
百科
2024-12-19 23:38
上海
有一个词,叫负熵,听起来像个科学词,给人一种冰冷、抽象的感觉。
它原本就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系统内部混乱度的减少,意味着系统从无序变得有序。说白了,就是从累赘到轻松、从脏乱差到井然有序的转变。负熵也就可以理解为,通过有序、精简和优化来增强效率和效能。这其实在个人生活中很重要,意味着要定期地检查、审视、调整自己周边的一切。就像你住的房间一样,长时间不打扫、不整理,屋内就全是灰尘。但是你定期地去清理一下,一两天打扫一下,把该扔的都扔掉,就会保持整洁舒心的状态。但其实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的人际空间、思维空间做减法、做优化,为真正去接触有价值的事物腾出余地。如果你无时无刻,都被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左右、消耗。也就意味着,你没多少空间去专注,那些真正能给你带来改变的东西。如果你不做减法,放下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又怎么可能腾出空间让真正重要的事情来填充?就必须在自己过往的思维、习惯的基础上做“断舍离”,敢于舍弃那些曾经觉得“难以割舍”的东西。你要从自己的生活、社交圈、工作里,去掉那些不再有意义的部分。比如那些根本不重要的关系、只会让你消耗的任务、压根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成长痕迹的情节。其实这也是学会拒绝,拒绝那些无聊的社交,拒绝不值得的合作,拒绝只会给你带来负能量的人。有些人,永远不值得再回去;有些事,根本不值得再捡起来。但大多数人死死抱着那些“我怕后悔”的不舍心态,把自己推向了混乱。他们怕丢掉那条曾经相信过的路,怕放弃那段曾经投资过感情的关系,怕做了减法后错失了某个潜在的机会。总是抱着的那个“万一有用”的幻想——“如果我丢掉了,或许以后就需要了,所以还是别扔了。”他们在害怕和后悔中,把自己束缚得越来越紧,把越来越多的无意义、无价值的东西塞进自己的生活里。如果你想要过上不后悔的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敢于丢弃。敢于在当下做出选择,并且承认有可能会错,有可能会失去。那些你曾经觉得不舍的东西,也许真的是你活得混乱、痛苦、低效的根源。你开始清除那些根本不需要的物品——一些旧书,一些衣服,一些从来不曾用过的小物件。直到你清理到一定程度,你才意识到,原来以为是重要的物件,竟然会变得毫无意义。原本那个绝对不能丢的东西,其实根本不值一提,甚至早就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负熵增长的核心,就是做减法,通过剔除那些不再有用的东西,腾出空间让新的能量进入。在不断删减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自己更真实、更有意义的样子。当你不再惧怕删减、不再被无效信息、无效社交和无效物品束缚。反而对每一个决断充满信心时,负熵的增长就会悄然发生。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