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死亡的理解
百科
2025-01-13 21:25
山东
我们害怕听到死亡这个词,恐惧死亡的存在,仿佛它是人生的终极噩梦。
并且只有快死的时候,或者平静的生活,突然出现巨大变故的时候,人的内心才会感受到死亡的恐惧。我们对死亡的定义,无非就是生命的结束、肉体机能的终结。可是就算你今天死掉,真正会痛心的,可能也就那三五个人。他们会哭,会难过,但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酒照样喝,日子照样过。因为很少有人关注生命价值的问题,所以对死亡的理解不够深入。人的第一个死亡,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这个时候人已经死了。不管他的肉体怎么增长,他的认知里,永远没有自己的存在。所以他的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而是一直为社会标准和他人期待而活。他在人世间游走,就像被风吹着走的树叶,看似在路上,其实不过是随波逐流。你一言不发、装聋作哑、保持沉默,其实我们也开始了死亡。但是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拒绝了精神追求,拒绝了良知,你在放弃自己作为“人”的资格。有句话说得好: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但最终将成为你的墓志铭。正常来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自我认同的观点,也会不断被打破、被重建。但是你会发现这类人滴水不进、油盐不进,既不愿突破,也不愿深究。你和他说真理,他把你当成威胁,你和他说事实,他只信自己的偏见。所以层次越low的人、认知越low的人,认知越顽固,其实这也已经死掉了。但是我们可以为活着赋予一定的意义,让过程变得丰富,而不是为结果而活。我认为活着的意义,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的所作所为,可以安放我的内心、安放我的灵魂。当你想明白了这些问题,你就会在路上不断地选择和拒绝。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同行,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拒绝什么样的人和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挑战自己,不给自己设限,不断克服自己的自卑。敢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这个事情我做了,但没有达到我心中设想的所有目标,我认了。我不在乎成败,不在乎得失,我只在乎是否安抚我的内心。所以我可以坦然地面对死亡,因为这一生值了,我该做的都做了。如果有那么几个人,因为我的存在,他们的人生更美好,那这一生就足够圆满了。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