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律,绝对不是自虐
百科
2024-12-22 23:37
上海
我们总是高唱自律的赞歌,什么自律才会拥有美好的明天、自律才能变强、自律才能成功。
问题是大部人却把这个词理解错了,他们理解的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压制。早起就是自律,不早起就是堕落;读书是自律,不读书是混吃等死;健身是自律,不健身是废柴。于是,一大堆人开始把生活塞进时间表,变成流水线上的标准件。一天24小时分割得像表格,什么五点就起床,六点就运动,七点就看书……规定自己在某个时间段内只干某事,然后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做,就算天大的事情发生也当没看见。像机器一样,机械地活着,每完成一天的计划表,感动得想为自己鼓掌。但当计划崩塌的那天,又陷入深深的自我后悔、自我批判中,然后发誓以后一定会持续做某事。本质上,这些自律行为,不过是批量生产的自我感动、自我麻痹。你硬着头皮看书,可那些文字在你眼里不过是一堆死板的符号。如果不是发自内心主动做,那么坚持这些事情毫无意义。你每天都在和自己较劲,每迈一步,都会带着巨大的不情愿,背后都拖着“不想做”的沉重包袱。因为你从心底,压根就没承认这些事对你有多好,你只是被外界推着往前走:你不喜欢、不享受、不认同,但仍旧死撑,期待坚持到最后能开花结果。第一阶段是清醒,他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他有更远的目标。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想要变好的欲望和野心,他渴望自己的明天比今天更好。不是被打鸡血式地逼着坚持,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硬撑。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愿,是那种“我就是想这么做,不做反而难受”的主动。他会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案,主动地承担责任,主动去面对那些不可避免的挑战和痛苦。后面逐渐慢慢变成了一种爱、一种热情、一种乐趣、一种内在的驱动力,甚至觉得生活中缺了它就不完整了。自律的核心,从来不是压制自我,而是驾驭自我,而这也是助推自己从普通到优秀的关键点。衡量标准很简单:你在整个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错误?你调整了哪些策略?你可能不会一成不变地不是死守计划表、按照某个标准去执行,也不是那种每天24小时都工作的自我感动。而是为了做好这件事,你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策略。不断地随机应变、不断地反思自己,想方设法找到更有效、更创新的方法。一定要记住,自律最重要的驱动力,是找到你喜欢做这件事的理由。如果没有,那就别强迫自己做,因为这样只会带来消耗、折磨,最终把自己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