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忽悠做品牌,都是崩塌的宿命
百科
2025-01-20 21:20
山东
先讲个故事,老干妈的辣椒酱,你肯定听说过,甚至在全球华人圈子里都是个传奇。
她儿子理解的品牌,和他妈理解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现在太多人把品牌理解成了,一个靠包装、情怀、噱头,忽悠出来的空壳。然后对质量不管不顾,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能省就省。你看看现在有些企业,鼓吹自己拥有“独家秘方”的老字号,是百年企业,比如某堂、某斋。但是凑近他们的产品看看,廉价原料、浮夸设计、低劣体验,纯粹是在忽悠、坑骗。让人一提到这些牌子,就直摇头:“这不就是那个卖假货、拼噱头的破玩意吗?”它背后是实打实的积累,人家买你的东西,愿意再来一次,甚至愿意推荐给别人。一句“好用”、“靠谱”,比任何百万千万广告更值钱。口碑的背后,是生命厚重的积淀,是我们对这个品牌长期的信任。那就是扩大自己的流量,而且流量是现在大部分生意的唯一解。一提到流量,我们可能会马上浮现一些数,观看数、点赞数、粉丝数……大部分人以为,只要数据够好看,就能成功,可事实证明:可能只是你掌握了一些技巧,比如爆款点、投机取巧的方式,让别人关注到你、注意到你。比如线下的一些降价大甩卖、开业大甩卖,搞点活动,撒点优惠券。线上编造一些下三滥、博人眼球的狗血情感故事,还有无数拍到烂的爆款脚本视频。短期的爆款,最终变成了短命的笑话,其实这都不是流量。一阵风过去之后,大家早就散了,谁也没记住什么东西,剩下的只是一地烂梗和臭名声。它更像是一次性消费,对于你品牌的信任,几乎没有任何增长。如果那一小群人愿意为你买单,愿意听你说话,那才是真正的流量、真正的品牌价值。可能一个100万粉丝的账号,并没有一个10万粉丝的账号流量大、信任度高、生命力强。因为100万的账号,在追热点、在故意制造冲突、在说一些对立话题。如果他们不说这些话题,不追热点了,也就没人看他们了。像我现在每天的写作,这其实也算是我个人的一个小品牌。有些文章,可能看的人多,有些文章曝光很低,没几个人搭理,但都没关系。我始终有自己的节奏,始终保持自己的设定,始终保持自己的质量提升,恒久如一地做些漂亮事。而不是今天这个火了,明天那个爆了,大家都在追热点,所以我也要全部去蹭一蹭。反而你的内容抬上去了、你的质量提上去了,自然会有人慧眼识珠,跟随你或者看上你,认为你是真诚的,有价值的。这个承诺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做一个事,把一件件产品打磨地更好。你坚持做、持久做,事做成了,你的品牌自然也就形成了。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不得不说,品牌的崛起,没有捷径可走。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