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相关专家讨论并制定《淋巴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发表于《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该共识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李志铭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主任张会来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淋巴瘤血液内科主任周辉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吴辉菁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李玉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副院长兼大内科主任姜文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共同解读淋巴瘤免疫治疗话题。我科涂三芳教授和岳春燕医生均参与了指南撰写。
淋巴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4年版)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
引用本文: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J/CD].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4,10(2):69-98.
【摘要】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在淋巴瘤治疗领域已积累较多的临床证据和经验,但其临床规范应用尚无相关共识。因此,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本领域专家对淋巴瘤免疫治疗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专家组广泛认可的临床经验,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制定了《淋巴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本共识总结了单抗类药物、双特异性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免疫调节剂和细胞治疗等免疫治疗在淋巴瘤中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情况,旨在为淋巴瘤免疫治疗实践的规范化提供指导。
1 概述
2 单抗类药物
2.1 作用机制
2.2 相关药物及临床适应证
2.2.1 CD20单抗
2.2.1.1 利妥昔单抗
2.2.1.2 奥妥珠单抗
2.2.1.3 其他CD20单抗
2.2.2 CD19单抗
2.2.3 莫格利珠单抗
2.3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3 双特异性抗体
3.1 作用机制
3.2 相关药物及临床适应证
3.2.1 格菲妥单抗
3.2.2 mosunetuzumab
3.2.3 epcoritamab
3.3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4.1 作用机制
4.2 相关药物及临床适应证
4.2.1 PD-1抑制剂
4.2.2 PD-L1抑制剂
4.3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5 抗体药物偶联物
5.1 作用机制
5.2 相关药物及临床适应证
5.2.1 BV
5.2.2 Pola
5.2.3 Lonca
5.3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6 免疫调节剂
6.1 作用机制
6.2 相关药物及临床适应证
6.3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7 细胞治疗
7.1 作用机制
7.2 相关药物及临床适应证
7.2.1 CD19 CAR-T
7.2.2 双靶点CAR-T
7.2.3 CAR-T联合治疗
7.3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7.4 CAR-T治疗全流程管理的重要性
8 总结
识别二维码下载共识原文
淋巴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4年版)编写组
撰写小组组长(以姓氏拼音为序):
姜文奇 广州富力国际医院
李玉华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李志铭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吴辉菁 湖北省肿瘤医院
张会来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周 辉 湖南省肿瘤医院
撰写小组组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陈 涛 广州富力国际医院
陈婷婷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贺怡子 湖南省肿瘤医院
黄英丹 湖北省肿瘤医院
李 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李 维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李敏辉 吐鲁番市人民医院
李亚军 湖南省肿瘤医院
李玉华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李志铭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刘盼盼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孟祥睿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宋 拯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孙 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涂三芳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王 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王彩琴 湖南省肿瘤医院
吴辉菁 湖北省肿瘤医院
薛 畅 湖北省肿瘤医院
杨 航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岳春燕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曾若兰 湖南省肿瘤医院
张会来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周 辉 湖南省肿瘤医院
审核专家(以姓氏拼音为序):
姜文奇 广州富力国际医院
马 军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石远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张清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朱 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李玉华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留美博士后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主任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病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第五届理事会 副会长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 常委
《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MDT全程管理专家共识》 主编
《恶性血液肿瘤免疫治疗》 主编
“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血液与肿瘤疾病》主编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教育学校器官-系统整合教材《血液系统与疾病》第2版 副主编
研究方向和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血液肿瘤耐药机制及肿瘤生物治疗,擅长CAR-T细胞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外期刊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Proc Natl Acad Sci US等SCI杂志收录60余篇;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国女医师五洲女子科技奖等。
涂三芳 教授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
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病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州女医师协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 常委兼秘书长
2021年第七届广东省广州市“羊城好医生”
研究方向和成果:
从事血液病研究及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诊治,尤其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研究方向为恶性血液病的细胞免疫治疗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