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以“静水流深”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暨第七届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创新论坛在江苏无锡隆重举行。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傅杰作了主题发言。
傅杰指出,保险文化的核心有两个,一是长期主义,二是工匠精神,就好比是一机两翼,一船两桨。坚持长期主义,就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坚持以长远目标为导向,坚持公司愿景、使命、价值观,追求和实现长期价值,做时间的朋友。工匠精神则是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全流程降本增效,全面风险管理,差异化经营,科技赋能业务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傅杰
以下是傅杰的发言全文:
在当前保险业爬坡过坎、转型变革的进程中,有的公司做得很好,有的却遇到了困境和瓶颈。那么,这背后的文化根源是什么?以前,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从制度设计、作业模式、销售模式等角度去思考问题,但现在应该更多地从文化角度去寻找一些答案。本次论坛倡导保险文化建设,研究当前行业痛点,探究其深层次文化根源,落实监管提倡的文化建设若干规定,推动行业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在当前正逢其时,正中要害,正合其需!
文化、文化建设、保险文化建设
既然谈文化,那什么是文化?文化建设包含哪些内容?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早在《易经》里,中国古人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与文化相关联的词有文字、文章、文学、文艺、文物、文玩、文明等。比如说文玩,古人写字的时候,需要一个重物压在宣纸上,其实用一块石头即可,但是中国是一个具备美学传统的国家,把这个压宣纸的物品变成了一个文玩,即镇尺、压尺,镇尺有铜、玉、木、竹、石、瓷等材质,沉稳古朴,且常刻有人物故事或花纹,这就一下子变成了一件很有文化的事情。
从国家层面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发展进程和人民利益福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根本思想保障,而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指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思想,从根本上反映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制度。其基本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奉献社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那资本主义文化是什么呢?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础上,为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服务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制度。虽然为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全人类倡导了科学精神,但是其所倡导的资本文化和消费文化也给文化创造和创新发展带来了单纯地追求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个人感官享受的局限。
而在一个企业中,文化建设同样重要。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其文化是指保险公司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其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公司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保险企业文化是一种以文化为视角的,崭新的科学管理思想。未来保险企业的发展,在保险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上,将更多地依赖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不断创新来实现更持久和强劲的发展。比如我在利安人寿,我需要塑造一个将所有利安伙伴凝聚一心、团结奋斗的文化。在一个营销团队中,团队长也要打造适合团队健康发展的文化。
现在我们各家保险公司的领导者和营销团队的管理者,都不应该忽视文化建设。11年前,原中国保监会就印发了《关于加强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保险行业文化建设,切实宣传贯彻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进一步凝聚行业智慧和力量,提升行业社会形象,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那么,保险文化有哪些内涵和核心?如何做好保险文化建设?
保险文化建设:长期主义与工匠精神
我认为保险文化的核心有两个,一是长期主义,二是工匠精神,就好比是一机两翼,一船两桨。
如何理解长期主义?我认为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坚持以长远目标为导向,坚持公司愿景、使命、价值观,追求和实现长期价值,做时间的朋友。我们保险企业就要从销售保险保单的公司向资产负债的公司过渡。总的来讲,就是要经营百年老店。
有人可能觉得谈百年老店很遥远,其实不然,其中涉及连续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比如一个大工程,可能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在这里我想提出两个概念,一个是生长期,一个是成长期,如果一家保险公司已经建立十几年了,这只是它的生长期,可能成长期也就两三年,因为公司的战略老是在换,隔一两年就换一次领导班子,每换一次,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就要重新开始。为什么有些中小公司长不大,价值保费不高,净资产不成长?因为总是在折腾,折腾来折腾去,哪家公司受得住啊?所以,长期主义就是要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工匠精神就是持续不断地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放到保险公司经营上来说,就是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全流程降本增效,全面风险管理,差异化经营,科技赋能业务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比如说各位保险公司的总裁,在研究资产负债、投资盈利上,肯定不如精算师和投资官,但是作为机构的负责人,需要做的是坚持一个正确的文化方向,把事情做细、做精、做长远。总之,外行不怕,时间长了就变成内行;慢也不怕,精雕细琢,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保险文化建设之痛点及解颐
关于保险文化建设,我谈谈我的七点思考:
第一,协调好短期计划与长期规划。
短期计划要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所谓的“快鱼吃慢鱼”。长期规划针对中长期,要锚定目标,持之不懈。长期规划是公司的发展战略,源自公司的企业文化,所谓道、法、术、器,需要量长放远,毫不动摇,久久为功,不能为一事一地的市场诱惑或所谓的风向、热潮所偏离。所以短期目标必须服从长期目标,既要灵活机动,又不能偏离规划的方向。比如说奖金递延发放能够控制短期行为吗?对于管理者来说,奖金就要当期发放,当场发放,如果进行三年分发,那还有激励性吗?
第二,法制环境与商业文明相结合。
监管是规则和底线,不能触碰。监管就是厚爱,合规才能安全。网格化的社会管理,确保了社会治安,中国的大街小巷包括孤村小店,社会治安良好,安全程度极高。像西方的枪杀、吸毒、聚赌现象,在中国绝少。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严格监管一个行业,几年下来就能发展很好吗?为什么有了监管,一些违规行为还是屡禁不绝呢?我觉得还是得从文化上找原因,还需结合商业文明。商业文明是指企业守法合规,同行协同自律,行业文明经营,童叟无欺,大小秤一致。商业文明的核心包括诚信、公平、责任、合作。保险行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和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与程度。
第三,营销体制与盈利模型背后的文化问题。
“报行合一”实行以后,银保业务开始规范并降低成本,“报行合一”在个险方面,靴子还未落地。降低个险经营费用的着力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在于产生一张保单的成本,也就是件均成本,这是个新概念,寿险公司的成本不能以单子的数量来测定,而是以一件标准保单的成本来测量;二是在于销售一张保单的成本,也就是提高出单人力的产能,提高新人培养的时效和成长时效。个险的经营效益要体现在一个销售团队上,也体现在一个销售单位上。通常情况下,个险盈利周期是8年,实行中有的略长,有的略短,但是必须一鼓作气,否则再而衰,三而竭,四而大惑。所以,这也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第四,高质客户与优质服务要相匹配。
寿险公司要把服务作为核心战略,要从保单销售公司向金融服务公司转变,销售队伍要从推销保单向服务保单转变。要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运营架构、服务模式和销售方式。优质服务包括:保险保障安排,增值服务体系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当前同业开展的服务有: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优质服务要根据公司自身体能来制定,要跟潮流而不跟风头。服务的标准是客户满意。不过当前的现状是,我们服务的客户群已经向高端发展了,但是我们的服务远远没有跟上,而且一贯聚焦于高端销售而忽视了高端服务。我常常在思考,现在保险公司每年举办的客户服务节,是不是真的深入到客户的心里了?是不是起到了实际的效果?这真的很难说,有可能往往是公司在自嗨自语。
第五,客户需求与产品供给要相匹配。
近年来客户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化,培养了大批优质客户,也是因为保险行业的辛勤耕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保险教育,还在于销售端让更多客户有了购买体验。客户需求是多元的,保险的产品供给也应该是多元的,在这点上,尤其要强调供给和服务。就像一家餐馆,不应是菜品的销售,而应是餐饮的服务。要注重丰简由己,童叟无欺。高端客户需求与普惠保险都是公司的努力方向,要把公司的产品意图与目标客户群有机结合。产品供给要突出产品特色,避免同质化。还要突出特色产品,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职业或者特点、特性、特质等等。
第六,协调好互联网的“宽”与地域的“窄”。
“国十条”3.0版本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保险文化,塑造可信赖、能托付、有温度的保险业良好形象”,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培育中国特色保险文化的高度重视。互联网和智能化提供了广覆盖和便捷性,但是对特殊地区,特殊人群和特定情境的保险需求还需要地面部队的服务,这些客群也不一定都是年老的、边远的和低端的。保险公司要提供包括销售职能在内的宽带服务,能托付,可信赖,有温度。
第七,协调好传统作业模式与高质量发展创新。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创新领先,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个险传统的作业模式是专业化的基础,不能偏废。传统的方法,要更新为新时期喜闻乐见的形式。九十年代初,寿险的晨会,现在各行各业基层店铺都在搞;寿险的扫街先生、扫楼先生,现在的外卖小哥和骑手遍布大街小巷。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里有段话:“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在高质量转型的路途中,我们要做好继承和发展,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至其他平台所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