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之战术危机的回归
作者:军鹰智库员外 来源:军鹰动态
“尽管需要实现大规模和集中以取得决定性结果,但武器的更大杀伤力决定了分散的矛盾需求。现代战争的大部分历史都可以写成试图调和这些看似矛盾的因素的函数。”
——历史学家布鲁斯·门宁
在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动俄乌冲突至今,随后过渡到许多人认为的机动战争之后,大约600英里的俄乌战线已经变成了一场残酷的消耗战。这引发了关于冲突是否陷入僵局,甚至是否标志着机动战结束的讨论。除了乌克兰壮观的哈尔科夫攻势和夺回赫尔松——尽管这些行动因不同原因而成功——双方都未能打破阵地战的僵局。就连备受期待和大肆宣传的2023年乌克兰夏季攻势也远未达到预期,乌克兰前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尼将军承认了失败。
正如扎卢兹尼指出的那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度集中的装甲编队进行的旨在实现作战突破的大规模演习仍然明显缺失。相反,在精心设计的战壕系统上作战的小规模步兵部队在布满火炮的地形上蜿蜒曲折,让人联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景象。毫不奇怪,与第一次世界战争的西部战线进行了大量比较。然而,除了明显的相似之处外,很少有人掌握了真正的动态及其带来的影响。
▲2022年2月27日,乌克兰基辅地区瓦西科夫空军基地,乌克兰军人在装甲车就位准备开赴前线作战
最近的出版物显示,乌克兰军方官员甚至指责他们的美国同行没有充分掌握技术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战场。尽管美国军方官员一再强调集中足够数量的大型装甲编队以实现突破的重要性,但乌克兰人自己很快发现,当前的战场条件另有规定。正如扎卢兹尼所描述的那样,“现代传感器可以识别任何兵力集中,现代精确武器可以摧毁它。”这阻碍了双方集中力量形成足够大的编队,以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突破。相反,它迫使部队分散,挖掘或两者兼而有之,进一步扩大了空旷的战场。
从19世纪最后25年开始,火力在射程、精度、速度和杀伤力方面的增加导致了所谓的战术危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的僵局。武器的类似进步今天在乌克兰也产生了同样的影响,造成了类似的困境。就像最初的战术危机一样,它暂时为后卫提供了优势。这标志着攻防平衡的转变,即衡量进攻和防守相对优势的指标,这是由地理、部队密度,特别是军事技术等因素决定的。但如果这两个相隔一个多世纪的案例源于相似的原因,并造成相似的困境,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案例可以作为理解和寻求打破阵地战僵局挑战的解决方案的框架。
战术危机
有一张照片拍摄于1870年9月1日色丹战役期间,据称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张在激战中拍摄的照片。它展示了德国士兵以纵队编队向法国控制的阵地前进。主要连队已经转变为小规模战斗线,使纵队能够压制进攻。密集的纵队编队缓解了指挥和控制,提高了战场机动性,同时提供了成功进行刺刀冲锋所需的物理质量。密集的线性编队提供了必要的集中火力来软化敌人。这基本上是自拿破仑时代以来步兵战斗的样子,突击力和火力共同构成了步兵的战斗力。
然而,直到19世纪中叶左右,步兵主要装备的是枪口装弹的滑膛步枪,这种步枪的有效射程非常有限,射速很低。因此,部队可以在敌人的射程之外,基本上不受阻碍地接近和机动穿过战场。随着膛线枪管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后膛装弹和自动装弹步枪的引入,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短短几十年内,有效射程和射速都急剧增加,破坏了近距离编队,对传统的战斗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关普法战争中的战役之一——色丹战役战场上的老照片
随着攻击力逐渐让位于火力战术,步兵们走到地面,寻找掩护——墙壁、沟渠、树木等。1870年8月18日,普鲁士卫队袭击了法国控制的圣普里瓦村(Privat),这说明了火力急剧增加的影响,在此期间,进攻部队在短短二十分钟内损失了2万人中的8千人。这是这一时期不同冲突中不同军队之间发生的许多类似血腥遭遇之一。
随之而来的战术危机将一直困扰到1914年及以后的军队,涉及步兵、炮兵和骑兵这三个兵种,尽管它主要涉及步兵突击及其在迅速增加的损失面前过早达到顶峰。战术危机引发了关于是否仍有可能使用近距离编队接近敌人的讨论,尤其是在执行最后的、通常是正面的攻击时。士兵之间有更宽间距的战线,横向分散在线性战线上,就像色丹战役照片中拍摄的那样,伤亡人数有限,但不太适合进攻行动。更广泛的分散使得在战斗中管理部队变得更加困难,并牺牲了在决定性时刻集中战斗力的能力。因此,为了在前进过程中压制敌人,加强了与炮兵的合作。然而,由于没有必要的快速和清晰的远距离沟通手段,这种合作面临着类似的困境,无法从分散的阵地进行大规模射击。
因此,战场不仅规模显著扩大,而且随着部队消失在视线之外,试图融入周围环境,战场变得空旷。战场的扩张超出了相对较小、开放和精心挑选的最适合定位作战的地点,增加了其多样性,增加了复杂的地形特征和障碍,同时战斗的节奏加快,造成了快速变化的环境。虽然障碍物在移动过程中提供了掩护,但它们也限制了视觉接触,减少了指挥和控制。因此,管理一场分布在更大、更多样化地区的袭击变得更加困难。在德国,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保守的标准(Normaltaktik)的支持者强调需要有限数量的标准化演习和编队。这种简化了步兵和炮兵之间的合作,但也反映了一种信念,即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让应征入伍者达到独立行动所需的训练水平。
更进步和创新的订单策略(Auftragstaktik)的支持者认为,现代战场条件要求下级战术指挥官在确定适当的战术和编队时进行独立判断,这将取决于具体情况。他们的首席发言人齐格蒙特·冯·施利钦也承认了会议参与的出现。武器有效射程的增加意味着,战斗现在就在军队进入彼此可视范围的那一刻开始,战斗直接从行军开始。
因此,这次袭击必须跨越更远的距离。施利钦还警告说,随着战线不断扩大,现代大规模军队最终将导致他所谓的“平行战斗”,其中两支线性部署的军队将永久交战,缺乏进行包围或实现突破的能力,导致战术僵局,造成特别高的伤亡。与会议交战期间至关重要的速度相反,施利钦认为,对准备好的阵地的攻击将成为主要形式,需要采取更深思熟虑的方法。
平行战斗
到1914年夏天,火力再次大幅增加。随着欧洲各地的军队发生冲突,许多战前的假设被粉碎了。在东线,由于部队密度较低,机动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可能的,而西线部队密度较高,机动战很快陷入停滞。三个月后,机动阶段结束,施利钦的平行战斗成为现实。因此,由于没有开放的侧翼可以包围,唯一剩下的选择是正面进攻,从而扩大防御深度。
因此,战术危机的下一章不仅涉及突破敌方前线战壕,还涉及将进攻一直进行下去。由于使用直接射击的野战炮同样容易受到步兵武器射程增加的影响,因此使用间接隐蔽射击位置的榴弹炮的重要性也相应增加。
▲2023年7月16日,乌克兰扎波罗热,乌克兰炮兵师在扎波罗热前线用美式M777 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支援士兵进行反攻时,连续发射大量炮弹打击俄方前线阵地
炮兵可以有效地瞄准前方的敌人防御,因为观察员能够使用视线观察来调整火力。然而,在初步渗透敌方前线后,目标的直接可见性丧失,火力支援很快变得不那么有效,主要用于一般压制。下一个问题出现在步兵进攻完全超出其自身火炮支援范围的那一刻,火炮本身往往无法前进。此外,步兵和炮兵之间的协调发生在师级,而机枪分配给营和团的数量非常有限。当时的通信技术根本不够先进,无法在进攻行动中协调不同战术级别之间的火力和移动。因此,为了能够机动和集中战斗力,步兵仍然依赖于他们的建制火力,而建制火力仍然基于单个步兵。
所有交战派别都开始寻找新的方法、战术和技术解决方案。这导致越来越多地将直接和间接火力结合起来,作为相互补充的效果,并在不同的战术层面建立联合兵种战。炮兵的作用显著增加,他们采用预测性火力,与步兵的合作也显著增加,以预定的推进速度使用缓慢的弹幕。坦克通过增加装甲来结合火力和防护,以方便机动。毒气被用作造成大规模伤亡或使防御者瘫痪的手段。飞机甚至开始进行空中支援和空中拦截,在战术层面建立了联合合作。最终,虽然所有交战方都发展了专门的突击分队,但没有一个像德国陆军那样发展到如此程度。
德国冲锋队放弃了线性编队,而是以相互支持的小团体作战,使他们能够在寻找敌人防御弱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进行掩护。这些部队没有依靠单个步枪手的火力,而是被分配了低至最低战术级别的重型武器。这支冲锋队装备了自己的火力支援分队,无需部署在漫长而脆弱的小规模战斗线上。这反过来又需要独立的决策和主动性,并相应地下放给最低的战术级别。
火力规划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协调,而火炮则通过空中观察集中打击敌方战术纵深的目标,并越来越多地用于反炮兵火力。尽管炮兵和前进的步兵之间的协调仍然至关重要,但在有效的炮兵支援范围之外,班、排和连级直接和间接重型武器的可用性为摧毁敌人的据点提供了必要的速度和精度。
今天的战术危机
快进一百多年,很明显,攻防平衡的钟摆又一次转向了防守方。就地理而言,顿巴斯的大部分地区通常由相对开阔的地形组成,为防御者提供了清晰的火力。相比之下,部队密度相对较低。尽管在大约600英里的战线上交战,但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的规模仍然相对较小。然而,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抵消了这一点,创造了一个透明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行动和任何大规模的存在都很难被发现,一旦定位,部队就很容易成为目标。这些趋势再次引发了一场战术危机,就像19世纪取得的进步所引发的危机一样。
现代传感器现在可以定位地面部队占据的前沿阵地以外的任何敌军集中地,远程精确打击系统可以有效地瞄准他们,传感器到射手的周期正在大大加快。复杂的杀伤链和有效的侦察火力和侦察打击综合体正在彻底改变大规模作战行动。当威廉·E·德佩将军在1974年发表著名的声明时——“看得见的东西可以被击中。可以被击中的东西可以杀死”——侦察、监视和目标捕获能力的进步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美国空对地作战理论和北约相关后续部队攻击概念的一部分,与苏联后方梯队交战所需的深度打击能力正在取得进展。
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使用,它消除了直接火力优于间接火力的传统优势,在战斗中不再需要清晰的视线。这代表了火力的射程、精度、速度和杀伤力的类似增长,这些增长在大约一个半世纪前引发了最初的战术危机。
就像后膛加农炮和重复装弹步枪扩大了19世纪的战场,迫使步兵纵队在更远的距离分散并采用开放式编队一样,现代深度打击能力也将战区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并产生了类似的后果。因此,这些能力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实际的前线,不仅涉及战斗编队。维持进攻的关键因素,如总部和后勤,也变得同样脆弱,降低了扩大进攻行动的能力。
随着空旷的战场不断扩大,如何在进攻行动中从分散的阵地集中战斗力的问题再次出现。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在跨越广大地区的袭击中指挥和控制大规模编队。因为分散增加了指挥官的控制范围,它降低了指挥和控制整体战斗的能力,反过来又增加了下级指挥官独立行动的需求。
平行战的回归
俄罗斯的防御并不构成一条不间断的前线,而是由不相连的连和排大小的战斗阵地组成。尽管如此,在较低的战术层面上,对脆弱侧翼的攻击变得极其困难。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铁丝网一样,俄罗斯极其密集的雷区将袭击者疏导起来,迫使他们长时间暴露在防御火力下。与此同时,俄罗斯炮兵能够从分散的阵地进行大规模射击,挫败乌克兰每一次集中和推进的企图。
尽管乌克兰的防御系统要简陋得多,并且在物资和火力方面都面临着俄罗斯的优势,但它们仍然能够造成巨大的损失,减缓俄罗斯的进步,以至于收益是以码而不是英里来衡量的。因此,虽然这些发展通常会加强防御,但它会削弱采取进攻行动的能力,需要运动和质量,而不是集中效果。
▲一架无人机定位引导火炮发射炮弹打击乌克兰的战壕阵地
乌克兰军队在2023年夏季攻势开始几周后就得出了这些结论,当时它首次试图通过集中在预定的突破地点来渗透俄罗斯的防御。在最初阶段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后,乌克兰军队迅速转向了更耗时但成本更低的小规模徒步步兵突击。只有通过暂时控制炮兵,他们才能在当地建立必要的先决条件来推进。
在巴赫穆特、武赫勒达尔和最近的阿夫迪伊夫卡周围发生了代价高昂的战斗后,俄罗斯军队做出了类似的调整。虽然它的侦察火力复合体在不断发展,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集中装甲和机械化编队的大规模攻击,当它仍然进行此类攻击时,它的后果是可以预测的。相反,双方现在主要从远距离或突击炮角色使用坦克,直接支持以排或连兵力作战的步兵部队。
尽管“人海攻击”一词让人联想到某种形象,但实际上俄罗斯步兵的攻击不再集中在一个群体中。此外,俄罗斯人重新提出了风暴群和风暴分队的概念——在城市地形和防御区作战的专门突击编队——最初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发展起来的,在俄罗斯在车臣的两场战争中再次使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冲锋队非常相似,这些部队被设计成更灵活、更自立的突破性编队。他们比正规步兵连规模更小,组织更简单,拥有更高级别的重型武器,其使用决策权下放给下级指挥官。
缺乏由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指挥官领导的身体健康、训练有素的部队,是扩大行动的另一个制约因素。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德国军队类似,俄罗斯人现在区分了进攻和防御编队,一线营在战壕中执勤,专门的风暴分队进行突击。同样,乌克兰旅作为一个整体通常只部署两到三个能够采取进攻行动的连。由于缺乏合格的营级和旅级工作人员来提供必要的资产及其效果的协调和整合,双方进行大规模分散进攻行动的能力进一步受到阻碍。正如美国陆军少校里克·切尔西克拉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所说:
分散程度的增加增加了对不同战术行动在时间、空间和目的上同步的需求,以便将其各自的结果记录为累积的作战效果。
在分散和传感器饱和的战场上,电子战的作用和影响显著增加。但除了通信经常受到阻碍外,还有其他限制。与普遍看法相反,大多数乌克兰指挥官通常不提倡个人主动性。对于高级预备役军官来说尤其如此,他们仍然坚持苏联自上而下、集中决策的方法。不出所料,这同样适用于大多数俄罗斯指挥官。除了文化限制外,双方的严重减员进一步加剧了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的短缺。因此,尽管一个世纪前德国军队能够进行大规模战术规模的分散袭击,但双方目前在乌克兰的行动在范围和持续时间上仍然有限。
▲2023年10月19日,乌克兰部队的一名战地摄影师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重镇——阿夫迪伊夫卡(Avdiivka)的战壕里用头盔和身体摄像头拍摄了一场5小时的战斗
有人认为,乌克兰战场上重返战壕本身就表明,尽管技术进步,但战争的性质基本上没有改变——没有意识到这些技术进步实际上是重返战壕战争的驱动力。现在,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为了能够生存,火力部队的增加再次分散、深入或两者兼而有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伤亡密集型和消耗性促使人们寻求新的战术和技术。最重要的是,它导致了不同战术层面的联合兵种战的发展,这些兵种战试图将效果结合起来,以替代大规模作战,重建能够机动的条件。
由于技术先进的传感器和间接火力抵消了低兵力密度,目前的情况再次有利于防御者。由于分散程度的增加,个别指挥官的控制范围正在扩大,特别是在较低的战术级别。这使指挥和控制复杂化,同时降低了在进攻行动中从分散的阵地集中战斗力以建立主要力量的能力。乌克兰战争目前已进入消耗战和阵地战阶段,其特征是对准备好的阵地进行小规模袭击。
虽然武器和技术大大提高了,但挑战仍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在最低战术级别建立联合兵种编队,为他们提供正确的火力支援以实现机动,并重建能够实现大规模集中战斗力的条件。乌克兰军队在2023年的反攻中没有克服这一挑战的手段——战术和技术的正确组合。双方部队在解决这场战术危机方面是否取得了进展,将影响2024年俄乌战争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