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死神——SMArt 155末敏弹

文摘   2025-02-02 10:44   北京  


智库集锦 #全球防务动态 #美军动态 #俄军动态 #台湾要情 #微店在售 

#韩国 #雷神 #日本 #电子战 #东北亚军事动态 #无人

天降死神——SMArt 155末敏弹

作者:军鹰智库朱思源 欧怡阳    来源:军鹰动态

摘要:文章围绕SMArt 155末敏弹展开,首先介绍了俄乌战争中其在乌方大规模应用及对俄军的巨大威胁,随后阐述该弹的多方面情况,包括武器介绍、在俄乌冲突中的实战运用特点,还提及我国末敏弹的研究现状,如型号研发、研究成果以及全球末敏弹研发装备相关情况等。

关键词:末敏弹、俄乌战争、末敏弹结构、实战运用、国内研究现状、制导模式

自俄乌战争爆发,战场的形势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开战之前,几乎没有人能想到乌克兰可以坚持这么长时间,甚至一度将俄罗斯拖入了持续消耗战的泥潭。在初期面临着战局不利的情况,乌克兰部队各自为战,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持续进行小规模的防御反击战。虽然乌克兰的损失巨大,但也确实拖住了俄罗斯进攻的步伐,让俄罗斯失去了快速终结战争的能力。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出现在俄罗斯自身。现代战争的模式跟上个世纪早已大相径庭,电子战和无人机引导打击成了现代战争的“宠儿”。从而导致即便俄罗斯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却无法彻底瘫痪乌克兰的电子通信,来自地面的导弹威胁也一直未能根除。

同时,由德国人向乌方提供的SMArt 155末敏弹在乌克兰战场上首次大规模应用,为乌克兰军队提供了强大的作战力量。对俄军装甲车辆乘员来说,一旦遭到这种德制高技术炮弹的攻击,除非没有击中目标,否则,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根据乌军的反馈,几乎每发射两发SMArt 155末敏弹,就会摧毁一个目标。这对于在战术思维上却仍旧推崇坦克决胜论的俄罗斯来说,无异于是战场上的“天降死神”。

图为德向乌方提供的末敏弹

一、武器介绍

(一)简介

SMArt 155末敏弹是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当今最先进的炮射末敏弹之一。末敏弹,既末端敏感弹药,又称“敏感器引爆弹药”,简称“现代末敏弹”或“炮射末敏弹”,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现代弹药,主要用于自主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在21世纪信息化战场上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效费比高和发射后不管等优点。

(二)研发背景和历程

德国从1989年开始在PzH2000自行火炮炮弹基础上研制SMArt 155末敏弹,1999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并装备德军,首批装备了9000发 。2000年初到2012年期间停产,总计生产了约1.2万枚,后来因乌克兰战场的需求,德国政府于2022年批准拨款9470万欧元恢复生产。

(三)结构设计

在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薄壁结构,弹体壁厚仅为普通炮弹的1/4-1/3,使母弹有效载荷空间和自锻破片战斗部药形罩直径最大化。其末敏弹敏感装置有3个不同信号通道,即红外探测器、毫米波雷达和毫米波辐射计,且毫米波雷达和毫米波辐射计共用一天线,并与自锻破片战斗部的药形罩融为一体。

图为末敏弹结构展示

(四)探测系统

采用红外+毫米波双模探测系统,其中主/被动毫米波敏感器的天线与战斗部的药型罩结合为一体。这种设计使末敏弹能够打击未启动发动机、红外信号弱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且抗干扰能力强,命中率高达53%。

(五)战斗部与威力

使用高密度钽作为药形罩材料,在155mm炮弹内部空间有限条件下,提高了自锻破片战斗部穿透能力,侵彻体长细比接近5,穿透力较铜质药形罩提高约35%。自锻成形战斗部引爆后形成高速穿甲杵体,速度达2000米/秒-3000米/秒,能打穿100毫米左右厚的坦克顶部装甲。

(六)作战方式

由各种北约标准155毫米火炮发射,如PzH 2000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等,最大射程超过27公里。炮弹飞抵目标上方后释放出2枚子弹药,子弹药展开减速旋翼,减速、定向并调整姿态,通过毫米波和红外末端敏感器探测目标,一旦发现目标,可在几毫秒内完成识别、瞄准、起爆和打击等动作。

二、实战运用

SMArt 155末敏弹在俄乌冲突战场一经登场便大放异彩,实战中的运用中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打击目标精准高效

据乌军方发布的作战视频,乌军使用SMArt 155末敏弹攻击了俄军的“铠甲”S1防空系统以及BMP步兵战车等装甲目标,末敏弹在空中起爆后,直接命中俄军装甲目标顶部,造成坦克被摧毁,其自锻破片战斗部形成的高速穿甲杵体,能够打穿100毫米左右厚的坦克顶部装甲,对俄军装甲力量构成了极大威胁。

图为被末敏弹打击后的目标

(二)命中率高

SMArt 155末敏弹实战命中率超过了50%,炮弹抵达目标上空后,会抛出末敏弹子弹药,减速旋翼展开,使末敏弹减速、定向和调整姿态,随后利用红外+毫米波双模探测系统,主/被动毫米波敏感器的天线还与战斗部的药型罩结合为一体,可打击熄火冷车状态下红外信号弱的坦克装甲车辆。

(三)提升乌军远程打击能力

SMArt 155末敏弹由PzH2000自行榴弹炮发射,最大射程超过27公里。 SMArt 155末敏弹提升了乌军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乌军与俄军在火炮数量和装甲力量上的差距,使乌军能够更有效地打击俄军的高价值装甲目标,增强了乌军的作战信心和抵抗能力。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一)型号研发

GS1 型 155 毫米末敏弹:

我国在本世纪初期攻克了相关技术难题,研制出了 GS1 型 155 毫米末敏弹。该型末敏弹不仅可以在自行榴弹炮上发射,还可以在国产的各型火箭炮上发射,实现了良好的通用性,为陆军的火力打击提供了更灵活多样的选择。

图为GS1型155毫米末敏弹

250公斤 H3 低阻航空末敏弹

这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末敏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末敏弹。它装药量非常大,是普通炮弹发射弹药的两倍以上,威力巨大,可以对地面的装甲集群、大型的油库、机场、发电厂、工厂等目标进行有效的打击。而且其造价相对较低,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图为我军配备的末敏弹

(二)研究成果

早在 2011 年,杨绍卿院士就表示我国末敏弹技术领先全球。2007 年,我国进行了末敏弹杀伤性试验,采用 PHL03 远程火箭炮发射,6 枚母弹从 50 公里外来到模拟装甲集群上空,并在 200 米的高度释放总共 30 枚末敏弹。随着末敏弹下降到攻击高度,12 辆坦克超过一半被完全击毁,展现出末敏弹强大的威力。我国成功掌握了毫米波 / 双色红外复合末敏弹技术,领先欧美。我国研制的末敏弹武器系统命中率可以达到 85% 左右,而美国命中率只有 59%。以这样的准确度计算,我军只需要消耗 25 发末敏弹母弹150 发末敏弹)就能直接摧毁敌人 1 个 120 多辆坦克组成的装甲旅。

我国可折叠高超音速攻击末敏弹已由杨绍卿院士研制成功并正式量产并装备部队。该末敏弹瞄准时间只需 0.005 秒,是国外瞄准时间 0.8 秒的 160 分之一,且瞄准精度也比国外的高了 35%;威力大,在 140 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超过 130 毫米,散播误差在 10 厘米以内;尺寸小,采纳可折叠同体技术,可使用 155 榴弹炮发射;探测准,采纳激光雷达系统,可以进行三模复合制导,还能识别主战坦克和其它装甲车,优先攻击主战坦克;速度快,攻击速度高达 2500 米 / 秒,从发动攻击到摧毁目标只需 1 毫秒。

目前,全球能够独立研发并广泛装备末敏弹的国家仅有四个,分别是中美俄以及德国。此外,法国和瑞典具备合作研制末敏弹的潜力。中美两国更进一步装备了第三代末敏弹,我国于 2016 年展现了由 203 所研发的三代末敏弹,相对于老式的二代末敏弹,三代末敏弹采纳激光、红外线和毫米波三种模式进行制导,更可靠、更精确。有了这些先进的制导模式,新一代的末敏弹不再依靠火箭炮和加榴炮发射,火箭军、空军甚至步兵迫击炮也能有效使用这种武器来遏制敌方大规模装甲部队的行进。


























































军鹰动态
北京军鹰装备技术研究院官方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