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栏】《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节选)13

健康   2024-12-27 16:41   江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推动新时代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摘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大家共同学习。

《论述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292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9月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致辞、书信、指示、批示等140多篇重要文献。

第十个专题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五十年来,中国医疗队不仅在为非洲人民服务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无上荣誉,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造就了一种崇高的中国医疗队精神,这就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中国医疗队精神不仅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医疗队员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希望你们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发扬中国医疗队精神,继续发扬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为帮助非洲改善医疗条件,促进中刚、中非友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中刚友好医院竣工剪彩并出席恩古瓦比大学图书馆启用和中国馆揭牌仪式时的讲话(2013年3月30日),《人民日报》2013年3月31日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援外医疗队队员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促进了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

——在会见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的讲话(201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2013年8月17日

中非卫生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向非洲派遣了一万八千人次的医疗队,使二亿五千万人次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推动了非洲卫生事业发展,为中非友谊做出了贡献。中方愿一如既往地推动中非卫生合作,继续开展好医疗队派遣、白内障手术“光明行”等惠及民生的卫生项目,深化妇幼保健、卫生人才培训等领域合作。

——在会见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参会代表时的谈话(201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2013年8月17日

中方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作用,愿继续加强双方合作,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共同帮助非洲国家开展疾病防治和卫生体系建设,为促进全球卫生事业、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的谈话(2013年8月20日),《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长期以来,我国在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领导人,应许多发展中国家要求,作出派遣医疗队的决策。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先后向六十七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二万多名医护人员,救治患者超过二亿六千万人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二〇一四年,西非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后,我们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卫生援外行动,先后派出一千二百多名公共卫生专家和医疗队员赴西非一线,同疫区国人民并肩抗击疫情,实现了援非抗疫工作“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全面展示了我国国际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国际社会也给予广泛好评。这是我们经过几十年努力树立起来的良好国际形象,也是我们在国际上独特的政治优势,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好。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世界卫生组织是卫生领域影响最大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全球卫生事务中发挥着领军作用。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在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中,世界卫生组织给予了宝贵帮助。中国也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应对各项挑战的努力。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在落实二O三O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援助发展中国家等方面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作出努力。

——在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时的谈话(2017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月19日


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我希望各方充分利用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机制,深化卫生健康领域交流合作,推进各方传统医药互学互鉴,携手应对公共卫生挑战,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致二O一七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的贺信》(2017年7月6日),《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23-124页

实施健康卫生行动。中国决定优化升级五十个医疗卫生援非项目,重点援建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中非友好医院等旗舰项目;开展公共卫生交流和信息合作,实施中非新发再发传染病、血吸虫病、艾滋病、疟疾等疾控合作项目;为非洲培养更多专科医生,继续派遣并优化援非医疗队;开展“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医疗巡诊活动;实施面向弱势群体的妇幼心连心工程。

——《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2018年9月3日),《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230页

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全球卫生事业,是落实二0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博鳌亚洲论坛一直致力于促进亚洲以及世界的共同发展和人民福祉,这次大会的召开是在这方面的又一重要努力。希望大会能够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和共识,交流互鉴,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卫生健康领域国际合作,为全人类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致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的贺信(2019年6月),《人民日报》2019年6月12日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

——《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417页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我们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同许多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动七十多次,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并向所有国家开放,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8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687页

我们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国际援助、疫苗使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主张。中国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8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687-688页

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使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2020年9月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46-347页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特殊形式告诫世人,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

——《使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2020年9月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50页

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治理体系。这次疫情是对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一次集中检验。我们要加强和发挥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作用,完善全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好预防和应对今后的疫情。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充分听取发展中国家意见,更好反映发展中国家合理诉求。要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打击虚假信息能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能力。

——《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推进抗疫国际合作》(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351页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中国得到很多国家支持和帮助,中国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去年五月,我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中国支持全球抗疫合作的五项举措,正在抓紧落实。在产能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中国履行承诺,向八十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四十三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已为受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抗疫以及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二十亿美元援助,向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十三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为全球供应了二千八百多亿只口罩、三十四亿多件防护服、四十多亿份检测试剂盒。中非建立了四十一个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项目已于去年年底正式开工。中国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总额超过十三亿美元,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

——《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推进抗疫国际合作》(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351-352页

要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安全挑战,加强生物安全政策制定、风险评估、应急响应、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交流。要办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制定“二〇二O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2021年9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401页

携手合作,聚力战胜疫情。面对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纪疫情,国际社会打响了一场顽强的阻击战。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一百九十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全球抗疫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疫情反复延宕,病毒变异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战胜疫情的唯一正确道路。任何相互掣肘,任何无端“甩锅”,都会贻误战机、干扰大局。世界各国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共筑多重抗疫防线,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特别是要用好疫苗这个有力武器,确保疫苗公平分配,加快推进接种速度,弥合国际“免疫鸿沟”,把生命健康守护好、把人民生活保障好。

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已向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二十亿剂疫苗。中国将再向非洲国家提供十亿剂疫苗,其中六亿剂为无偿援助,还将无偿向东盟国家播供一亿五千万剂疫苗。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483-484页

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维护各国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致青蒿素问世五十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的贺信(2022年4月25日),《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援外医疗就是生动的体现。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给第十九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员的回信》(2023年2月9日),《人民日报》2023年2月11日

过去三年,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抗疫历程。在此过程中,中国得到了许多国家和人民的真诚帮助,我们也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全球抗疫,同各国一道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拉紧彼此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纽带。

——在接受外国驻华大使递交国书时的讲话(2023年4月24日),《人民日报》2023年4月25日

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同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宗旨相融相通。中国秉持人民至上理念,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面对新冠疫情不仅保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事实证明,中国是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积极拥护者、参与者和贡献者。中方愿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进一步密切合作,为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在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时的谈话(2023年9月5日),《人民日报》2023年9月6

卫生健康伙伴行动。中方愿同非方成立中非医院联盟,共建联合医学中心。向非洲派遣二千名医疗队员,实施二十个医疗卫生和抗疟项目,推动中国企业投资药品生产,继续对非洲遭遇的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非洲疾控中心建设,提升非洲各国公共卫生能力。

——《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2024年9月5日),《人民日报》2024年9月6日

来源:抚州卫生健康


抚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抚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承担全市各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技能宣传、培训、指导与研究等职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