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科学论坛”第三十六期讲座纪要
2024年11月8日下午,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主办“考古科学论坛”第三十六期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红瓦一楼会议室举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张璐主讲《寻迹川西:四川金川刘家寨遗址出土动物遗存整理与初步研究》,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张正为主持。
川西北高原处于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两大文化中心区的交错地带,对于探讨新石器时代以来族群迁徙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鉴于该区域动物考古遗存发现较少,学界对该区域史前人群生业模式、家畜驯养、动物资源利用、骨角器及制骨工艺等方面的认识十分有限。
刘家寨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二嘎里乡二嘎里村,地处斯甲河与磨子沟交汇的二级阶地上,海拔约2630米。2011-201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辖区文物管理所联合抢救性发掘了该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为研究川西北高原史前环境、生业形态及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重要资料。
动物考古研究通常基于田野考古出土的动物类遗存开展相关研究。研究团队介绍了刘家寨遗址动物遗存出土情况,并对其种属构成、可鉴定标本数、最小个体数、肉量估算、烧骨数量和骨骼破碎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和分析了刘家寨遗址出土动物遗存表面存在的大量与人类行为相关的痕迹,解析了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依据判断家养动物的系列标准,如骨骼形态、测量数据、年龄结构及稳定同位素分析等,对遗址出土猪和犬的野生/家养属性进行判断。结合遗址出土石器等工具类型以及植物考古研究成果,认为狩猎经济在刘家寨人群生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兼营旱作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通过与周边区域动物考古已有成果的比较分析,认为刘家寨史前人群家畜饲养业可能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关系密切。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张正为进行评议,他指出该议题通过探讨四川金川刘家寨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为理解该地古代生态和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证据。研究团队不仅详细记录了遗存分类与整理过程,还通过研究揭示了动物遗存与当地古人生活方式的关系,对于探索古人利用自然资源方式、适应环境变化模式等具有重要价值。参会师生就川西北高原史前人群、生业传统、文化交流、山地资源利用、骨器制作技术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撰稿:高璇
审核:张正为 张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