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第四届外国史学史青年论坛在四川大学顺利召开

文摘   2024-12-12 17:58   四川  

第四届外国史学史青年论坛在四川大学召开

12月7日至8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外国史学史青年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24所高校、研究机构的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世佳为会议的开幕式致辞。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性,并对与会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

会议第一场由董立河(北京师范大学)、任东波(云南大学)、吴晓群(复旦大学)就外国史学史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报告。

董立河老师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了兰克的“普遍历史”中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强调在全球史的框架下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与地位,指出历史学家需要在个别事件与普遍规律之间找到平衡,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任东波老师则反思了英国学派的历史叙事,讨论了理论与历史之间的契合与分殊,认为历史叙事不仅要关注事件本身,还要考虑其背后的理论框架和文化背景。这一观点与吴晓群老师提出的“作为思想史的史学史”概念相呼应,吴晓群强调历史学的叙述不仅是对事件的记录,更是对思想的解读,历史学在思想史的视角下进行自我反思与重构。

第二场发言伊始,刘耀春老师(四川大学)提出了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呼吁人们对这部名著进行再思考。白春晓老师(安徽师范大学)从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切入,探讨了古希腊社会变局下的史学转型;王利红老师(北京联合大学)介绍了恩斯特·卡西尔如何将康德理性批判拓展至文化批判,形成符号形式哲学,并深入探讨了卡西尔对历史学的新思考及其鲜明的生存论视域。

第三场发言分为两组,第一组柏悦老师(西北大学)分享了兰普莱希特在19-20世纪之交对文化史理论的建构,包括其物质文化史、精神文化统一及“社会集体心理”研究的创新方法,同时指出了其理论的庞杂性和未完全跳脱出德国传统史学的问题。张金存同学(东北师范大学)详细阐述了B.G.尼布尔在近代史学转型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其将语文学批判方法应用于罗马早期历史研究的贡献。尼布尔的史学批判方法影响了兰克、蒙森等后世史家,成为古典语文学向历史学过渡的重要先驱。在宗教与历史的关系方面,杨璇老师(上海师范大学)探讨了兰克史学思想的宗教缘起,分析了宗教如何影响历史学的形成与发展,指出宗教信仰在历史叙述中的重要性。路坤莹同学(山西大学)以特奥多尔·蒙森为例,讨论了德意志帝国时期历史学家的政治参与,分析了历史学家如何在政治与学术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张骏老师(四川大学)立足于拜塞尔的《德国历史主义传统》一书,主要针对书中拜塞尔的历史主义理论与历史主义的唯名论根基进行了反思。

第二组郭涛老师(西南大学)分析了希罗多德的地理想象与历史书写,探讨了地理因素如何影响历史叙述的构建。阿慧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了约瑟福斯在《犹太战争》中的叙述策略,如何在“寻求自保”与“实事求是”之间找到平衡,维持罗马皇帝正面形象,并顺利完成写作。陈悦老师(安徽师范大学)梳理了奥斯特洛格尔斯基对拜占庭帝国衰落问题的解释范式,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陈昊老师(湖南师范大学)介绍了法国宗教战争期间博古学家如何通过地志书写反映对法国文明的思考,捍卫地方利益,为法国学术界贡献了智慧。王伊林老师(成都锦城学院)介绍了《人文主义与史学——英国现代史学编纂之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英国史学编纂的现代方法主要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短暂茶歇之后,第四场发言同样分两组进行。第一组关注史学理论前沿动向。李根老师(东北师范大学)就传统微观史学的“以小见大”常被质疑的问题,指明全球微观史的新路径。他认为全球微观史的模式突出了微观史学本身已具备却未被着重关注的重要元素具有重大意义。石芳老师与高天宇同学为我们生动展示了数字人文与数字历史实践的新发展,数字工具的使用也使得历史研究有了新的面貌。黄田老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分享了全球史与知识史视野中的“中物西传”,即中国物种及其相关知识向西方传播的相关研究。不同于传统的“西学东渐”、“东学西渐”路径,更关注“物”及其附属知识的全球传播,为中外交流史注入新活力。黄鑫龙同学(河南大学)则向我们分享了近二十年动物史研究的“整体史”取向,力求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语境,为动物史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场第二组发言则主要关注历史研究中的记忆与情感理论。吕和应老师(四川大学)结合西方史学的传统、19 世纪德国史学和欧洲史学以及 20 世纪西方史学的新进展,重新评估马克思恩格斯的史学成就,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 19 世纪中叶完成了一场具有超越性的史学革命。高霞老师(扬州大学)关注汉娜·阿伦特的犹太观,她认为阿伦特在犹太身份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思考充满着矛盾与张力:阿伦特不否认自身的犹太性,不反对以色列国,但延续了德国“自我教化”遗存下来的世界主义精神,希望实现和平共处的愿景。刘颖洁老师(武汉大学)基于对大屠杀史学的考察,揭示历史与记忆之间的张力,指出记忆在文献史料、研究范式、历史叙事等影响着历史认识形成的各个层面上推动了大屠杀史学的发展。黄肖昱老师(厦门大学)则聚焦奥地利官方推动出版的《红白红皮书》塑造自身作为战争受害者形象的具体案例,分析二战后奥地利“受害者”记忆的构建。卓立老师(四川大学)以《汉语实证观的现象学分析》为题,借助胡塞尔现象学的交互主体性思想,帮助我们理解汉语实证思想的“内在性”,更是展现了汉字这一古老象形文字的独特魅力。

隔天第五场发言更多关注亚非拉地区的历史研究。金鹏老师(延安大学)讲述伊朗民族主义史学的嬗变与特点,介绍了伊朗恺伽王朝、宪政时期、巴列维王朝不同历史阶段对民族历史的书写产生的深远影响。李若愚老师(四川大学)分享了战后日本史学界的自我改造,指出日本史学的主流从最保守的“皇国史观”一跃迈入马克思主义史学是特定社会背景的产物,而非思想自然发展之结果,这一催熟的果实也为马克思主义史学 70年代后在日本的退潮埋下伏笔。屠含章老师(上海大学)向我们介绍了美国当代拉美研究者普拉特及她提出的“接触地带”概念。普拉特主张研究者应当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互动中观察、思考殖民主义。“接触地带”是一种思考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关系的方法,具有运用到历史学研究中的潜力,用于思考边界以及其他异质文化发生接触与纠缠的社会空间。成姣同学(延安大学)介绍了伊朗史家哈万德米尔及其史学撰述。

林漫老师(广西师范大学)分享了伊丽莎白·福克斯-吉诺维斯与美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史学。李理同学(北京师范大学)基于多元时间哲学重新审视“时代错置”,思考“时代错置”在认识论之外所蕴含的时间哲学与实践价值。龙瀚林同学(河南大学)介绍了库卡宁从叙事主义与实用主义混杂的“后叙事主义”,发展为进一步拒斥叙事主义理念的实用主义收缩论的史学思想变迁与历史认识论的发展。主题发言的最后,金嵌雯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分析了西方史学的个体性问题并与中国古代历史书写典范《史记》中个体性描写相比较,使得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历史书写的个体性与普遍性。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专家学者、青年才俊的积极参与。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与会者们围绕外国史学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享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历史叙事、理论框架、文化背景等多维度的分析,大家不仅增进了对外国史学史的理解,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容来源:SCU世界史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欢迎关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