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 | 大卫·普利兹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的艺术珍品

文摘   2024-11-28 20:26   四川  

2024114日下午,“汉藏古典艺术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一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的艺术珍品”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举行。此次讲座由牛津大学博士、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总监兼首席策展人大卫·普利兹克博士主讲,四川大学杰出教授、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霍巍教授主持,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旦增央嘎担任翻译。此次讲座不仅是对2019年在敦煌举办的同名展览的回顾与延续,更是一次对吐蕃时期丝路艺术与文化交流的深度探讨。

吐蕃时期(7-9世纪)是西藏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建立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地方政权一度统治了青藏高原及周边的广袤地区。通过征伐、贸易、联姻和融合,吐蕃与周边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一时期的政治、艺术、生产技术和宗教基础对青藏高原的历史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次讲座内容从七个方面、以海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和私人收藏的120余件文物,展示了吐蕃与唐朝中原文化以及萨珊文明、粟特文明的融合,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吐蕃时期颇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揭示了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这七个方面分别为:一、吐蕃的黎明——青藏高原的史前时代;二、吐蕃登上历史舞台(公元608—866年);三、王权的象征;四、贵族营地——黄金与丝绸营帐;五、贵族飨宴;六、贵族狩猎;七、西藏佛教的融合发展。

7世纪之前的吐蕃历史,被称为吐蕃的“史前史”。这一时期强调山神、献牲、立誓和君权神授的重要性。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现的黄金面具、天珠等文物是青藏高原史前时期与周邻地区联系交流的经典物证。带有汉字的丝绸的发现表明至迟在公元2-3世纪,中原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已有相当活跃的文化交流。

7-9世纪的吐蕃时期,从雅砻河谷走出的悉补野部落,不仅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地方政权,并在极盛时期扩张至周边地区,统治敦煌长达60余年(786-848年)。在此期间,在敦煌新开洞窟及改造洞窟70余个,其中驰名中外的莫高窟第158窟即开凿于吐蕃占领时期。这一时期发现的吐蕃艺术品展现了吐蕃与周邻地区的文化交流。来自瑞士阿贝格基金会绘有国王形象的织锦局部中,国王的王冠带有明显的萨珊风格。美国芝加哥普利兹克基金会收藏的吐蕃时期贵族猎狮纹箭筒装饰金牌上,吐蕃赞普头上的王冠具有相同的萨珊特征,这种类型的王冠常见于当时中亚诸汗国。金牌中的狮子象征了吐蕃王权的力量和权力。“凤凰”则是另一个体现吐蕃王权象征的形象。吐蕃金饰中的凤凰,羽翼和尾翼更为强壮丰满,与唐朝纤细优雅的凤凰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鲜明的草原艺术风格。绘制有狩猎画面的棺板画、箭囊等和狩猎活动相关的艺术品所展示的贵族狩猎活动,通常会描绘强大和警觉的动物形象,以象征神性和王权,这种狩猎活动并不是简单地表现猎取食物的方式,而主要是军事力量和征服能力、权力的仪式性展示,是王室贵族展现其威权的方式。类似的还有奢华的丝绸、服饰和金银器等文物,不仅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其联珠纹团窠图案装饰、祥瑞动植物纹样等非吐蕃元素的大量使用,显示出与周邻地区的密切交往交流。

8世纪至9世纪初,是吐蕃佛教的繁荣发展期,随着779年桑耶寺的建立,在吐蕃本土及吐蕃占领的广大地区均相继出现了诸多佛教艺术珍品。讲座通过吐蕃时期的金铜造像,并与榆林窟25窟壁画、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藏经洞吐蕃时期织锦相比较,可以窥见来自不同地区佛教艺术的源流其及对吐蕃佛教艺术的影响。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的多位研究人员、校内外的师生与线上200多名与会者参与了讲座,并与讲者在讲座临近结束时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最后,主持人霍巍教授进行了讲座总结。他指出,本次讲座不仅展示了吐蕃时期唐朝、吐蕃与中亚地区的混合风格,还涉及了印度、伊朗、中亚等多种文化因素,共同交织形成了吐蕃时期独特的文化交流局面。公元7-9世纪的吐蕃所在的青藏高原处于亚洲腹地文明的十字路口,为中国境内的民族交流、中西文化交流打开了崭新的局面。青藏高原出土的考古材料、国内外丰富的文物收藏以及敦煌石窟丰富的文物资料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吐蕃时代。大卫·普利兹克博士的讲座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和深入的讲解,鲜活再现了这一生动的历史时期,对吐蕃文化面貌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大卫·普利兹克博士还从策展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关于器物组合和主题思想表达的结合对于展览构想的重要性,这对于未来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也颇具启发意义。最后,主持人对旦增央嘎博士的精准翻译表示了感谢,对讲者和翻译共同奉献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
文字整理:姜岸

审稿:张长虹

                   内容来源:川大藏学所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欢迎关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