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醉拂菻”:希腊酒神在中国——西安隋墓出土驼囊外来神话造型艺术研究》
2024年11月27日晚,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世界与中国——考古文物所见古典文明的流脉》系列讲座第一讲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报告厅举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葛承雍先生带来了题为《“醉拂菻”:希腊酒神在中国——西安隋墓出土驼囊外来神话造型艺术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霍巍教授、王煜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甘霖莅临讲座现场。讲座开始前,霍巍教授首先对葛先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葛先生的学术研究与卓越贡献。
展开来讲,驼囊有以下五点特征。一是酒神,在驼囊艺术造型中,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位于画面正中央,他深目高鼻,脸庞布满浓须,全身赤裸,唯腰间扎动物皮作为遮盖布,露出肥硕肚子。二是随从,其一是萨梯尔(Satyrs),身穿罗马男性象征地位的托加袍(Toga),另一个是女子迈那得斯(Maenads),她身穿束紧腰带的无袖短袍斯托拉(Stola)。三是安法拉(Amphora)罐和来通角杯,二者都是希腊生活用品,其造型与地中海沿岸发现的陶器、酒器一致。四是拱形门廊柱,驼囊场景上的柱子是在罗马式拱券门加上华丽雕刻,呈科林斯式倒置的铃状,用四叶花形装饰。最后则是常春藤装饰。
随后,葛先生介绍了狄俄尼索斯艺术造型的流传。狄俄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唯一一个母亲为凡人的神,他是在漫游过程中发明了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神,此后,酒神在罗马又称巴克斯(Bacchus)。狄俄尼索斯神的形象在西方古典艺术中很受欢迎,在古希腊、罗马的壁画、雕塑和各类器物中比比皆是,最早是留着长胡须的男子形象,后来又变成漂亮文弱的青年形象和童婴的形象,他的主要标志是酒器、常春藤花圈、葡萄藤、酒神杖(Thyrsos)等等。拜占庭帝国境内也流行狄俄尼索斯酒神,出现在艺术品中的狄俄尼索斯神常常都是东倒西歪醉醺醺的形象,与他形影不离的是酒罐或酒杯,这是“醉拂森”的最基本特征。同时,葛先生还展示了众多希腊罗马酒神演变的图像。对比隋墓出土的驼囊“醉拂菻”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品,可以证明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艺术造型流传自有其脉络。
接下来,葛先生讨论了狄俄尼索斯酒神文化在中国的遗痕。自亚历山大东征之后,希腊文化被带入了中亚和巴克特里亚地区。此后,希腊化政权逐渐消亡,但希腊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并留下了许多古典遗产的艺术品。酒神崇拜也在这一地区继续流行,在犍陀罗地区的文化遗址中就出土过狄俄尼索斯神塑像,阿富汗蒂拉丘地即“黄金之丘”墓地中亦有酒神形象的出现。甘肃靖远县的鎏金银盘是酒神形象传入中国的确证,其后,《醉拂菻图》在隋、唐、宋、元亦有各种流传。
最后,葛先生指出,从上述诸多材料来看,隋代陶骆驼造型艺术中流行着外来酒神的“型”,艺术工匠有同类的母范模式或模本,这不仅再次证明“希腊化”的神话经典标志传入中土被接受的独特轨迹,而且用考古实物确凿无疑的说明了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的交流。作为学术界向来关注的问题,隋唐时期中国与拂菻(拜占庭帝国)的关系也尚有许多深入研究的空间。
霍巍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综合评议,他认为,葛先生旁征博引,对此问题做了深入细致地讨论,这对我们的研究有许多启发。图像的流传是研究中外交流与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文字可能传播扩散会遇到种种障碍,但图像艺术却可以流传甚广。“醉拂菻”正是其中十分值得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的问题,这样的个案研究可以为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做出贡献。之后,参加讲座的师生就狄俄尼索斯与西勒诺斯形象的辨析、醉拂菻图像在唐以后的消失、虞弘墓石椁上的酿葡萄酒图像、地域因素的影响等问题与葛先生进行了讨论。
2024年11月28日晚,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世界与中国——考古文物所见古典文明的流脉》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报告厅举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主讲了《环形壶:从地中海到大兴城——隋墓出土环形壶(askos)艺术研究》,讲座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王煜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葛老师开篇点题,提出2007年西安隋墓考古出土的环形壶,是地中海风吹拂中国的一件文物证据。指出这种环形壶来源于地中海周边地区流行的askos,环形壶的传入与隋朝对外交流密切相关。隋朝积极开市交易,地中海地区的物品传至中国,其中就包括环形壶。
葛老师首先详细介绍了西安隋墓出土环形壶的基本情况。葛老师指出,从埋葬规格和随葬物品来看,2007年1月西安考古研究院发掘的隋代夫妻合葬墓应是一座隋朝达官勋臣或显赫贵族的墓葬。墓中出土了一件釉陶环形壶,该环形壶的壶体由圆形构成,上青釉亮色,左侧壶嘴断裂,右侧有跃起的龙作汲水状构成壶柄。该手执壶手柄为北朝至隋唐时期流行与中原的萨珊波斯工艺做法,壶身边沿及壶心口处环绕的连珠纹借鉴了粟特银器的装饰手法。过去认为壶身装饰的八个类似化生童子乐伎与间隔处装饰的葡萄组合图案,可能刻画的是与中亚粟特艺术风格有关的葡萄节场景。但是经最新考古发掘者张全明领队检测辨认,认为该图像不是化生童子,而是胡人乐舞演奏者的形象,更接近外来胡风的造型艺术。该壶手柄塑造的中国式跃龙、外呈弧长方形内呈椭圆形的壶口等造型特征展现了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综上,“环形壶设计来源于何处”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追溯源流。
西安隋墓出土陶釉环形壶正面、背面
2024年11月29日晚,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世界与中国——考古文物所见古典文明的流脉》系列讲座第三讲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704举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葛承雍主讲了题为《从爱琴海到唐长安——新发现唐三彩希腊海神特里同造型角杯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王煜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之后,葛老师开篇点题,以2021年西安市东郊月登阁唐墓发现的“唐三彩胡人角杯”切入,判断其上之神的造型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小海神“特里同”(Triton),从而将爱琴海与唐长安、希腊文明与唐文明缀连,具象化了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化文明遗产。
讲座最后,葛老师再度落脚特里同形象在欧亚跨文化的传播及嬗变。指出希腊瓶画、雕塑、壁画之中的海神造型具有极高的艺术成熟度,一方面名称不断罗马化,随着亚历山大东征而传播至亚洲,另一方面由于希腊化运动,该类造型既输入了中亚、西北印度地区,又从帕提亚、巴克特利亚、粟特地区传播到了中国新疆,且格外强调了犍陀罗地区作为希腊化世界与中国交流互动的重要价值。初步梳理之后,葛老师又以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唐三彩角杯、欧洲私人收藏的唐三彩西方人形象骑海螺角杯为例,重新审视了以往未被认识的绘有小海神特里同形象的唐三彩器物,认为角杯因主人生前喜好而随葬于墓中,或让墓主在地下继续享受富足舒适的生活,或作为祭酒礼器用于敬献神灵、祭奠祖先。从而,葛老师认为,特里同作为雕塑艺术的理想题材,伴随工匠的流动与仿效,持续融入着彼时流动交错、重叠联系的艺术工艺网络。唐三彩小海神特里同造型角杯的出土,为我们认识世界各地所见同类器物提供了共生互动的标本,以一种具有国际意义的文化交往唤醒着中西双方的历史记忆,为重构全球史视野下的丝绸之路文明互鉴、交融的历史景观提供了新的取径。
王煜教授首先感谢了葛老师近期为我们带来的三场精彩讲座,并对该场讲座进行了综合评议,认为正是点点滴滴的文明遗产才汇聚成了丝绸之路真实的历史景象,唐三彩希腊海神特里同造型角杯不仅填补了丝绸之路上希腊化文化遗产的空白,还丰富与活化了中外交流的历史场景。王煜教授高度赞扬了葛老师对此所做的大量工作,鼓励在场的同学们积极学习,密切关注丝绸之路的考古新发现,致力于将中西文化交流的线索补充完整、实现重组。之后,参加讲座的师生就唐三彩角杯海藻图案与波涛的关系、“Triton”的名称与特里同形象特征的对应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