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你看这山坡上的竹鸡,跑得到处都是!”
“可不敢动啊,上个月隔壁村老王摸黑打了两只,还没来得及下锅就被逮着了,拘役三个月呢!”
这是最近在南方山区常能听到的对话,曾经那个一竹竿就能打到8只,不到半斤能卖百元的“山珍”,如今却让人看得见吃不着,有想捉的心也没这个胆儿了。
到底是什么让这只小小的“扁罐罐”(当地人对竹鸡的昵称)经历了如此戏剧性的命运转折?
说起竹鸡,体长也就30厘米出头,体重不到半斤,活脱脱一个“迷你版土鸡”,这小家伙长得倒是挺漂亮,灰褐色的羽毛,胸前还有一道优雅的灰色,在竹林间穿梭时特别灵动。
到了冬天,这帮小家伙特别会过日子,喜欢一窝蜂地挤在一起取暖,晚上栖息时,竟然还会排排坐在树枝上,像是在开什么小型音乐会。
它们的叫声清脆响亮,“扁罐罐、扁罐罐”的,能传老远,这也是四川人给它起这个俏皮绰号的由来。
20年前,竹鸡可是农村餐桌上的“香饽饽”,那时候,老一辈的猎人们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有的用竹篾编的箩筐做陷阱,撒上些粮食引诱;有的则专门在夜深人静时,带着长竹竿去“打鸡”。
这活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有讲究了。
得先听竹鸡的叫声确定它们的栖息地,再摸黑潜行过去,借着月光,能看到树枝上一排小黑影,抡起竹竿,啪地一下,运气好的话一竿子就能打下来七八只。
那时候,一只不到半斤重的竹鸡能卖到百把块钱,要知道这可是二十年前的价格!难怪大家伙儿都爱往山上跑。竹鸡的肉质特别鲜嫩,无论是炖汤还是清蒸,都是一等一的美味。
到了2000年,竹鸡突然“咸鱼翻身”,摇身一变成了“三有”保护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这一下可给那些靠打鸡补贴家用的村民们难住了。
有人问:既然野生的不让抓,那就人工养呗!
这个想法一出,立马就有人行动起来,养殖户们发现,竹鸡的食谱很好伺候,稻谷、玉米、小麦都成,再搭配点菜叶子、红薯,养活不是问题。
一时间,人工养殖竹鸡成了“香饽饽”。种苗更是卖到了天价,一只能卖到好几百块。
可谁知道,这门生意很快就凉了。为啥?因为养殖的成本摆在那儿,卖价自然就上去了。
可人们一听是养殖的,兴致就大减,觉得没有野味的那个味儿,价格又贵,慢慢地就没什么人愿意买了。
竹鸡命运的转折,折射出生态保护与传统生计之间的复杂博弈。
这些栖息在山林间的小家伙,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森林中的授粉者和种子传播者,还是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过度捕猎不仅会导致竹鸡数量锐减,还会严重破坏整个生态平衡。
对于依赖狩猎为生的村民来说,保护野生动物看似是一种限制,实则是一种长远的发展策略。
生态旅游、野生动物观察、特色生态农产品开发,这些都可以成为替代性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