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但有朱鹮,还有彩鹮!曾被宣布已经绝迹的彩鹮现身浙江宁波

文摘   2024-12-14 20:26   广东  
“老师,快看!那是什么鸟?”

2009年的一个初春清晨,成都荷塘月色湿地公园里,一位带着学生观鸟的摄影爱好者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只体态优雅的大鸟正悠闲地在浅水中觅食,它们的羽毛在晨光中泛着奇异的金属光泽,深栗色的羽毛上闪烁着紫绿色的微光。

这一瞬间,他的手都在发抖。作为资深鸟类爱好者,他太清楚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是彩鹮,一个在中国曾被宣告绝迹的物种!

说起鹮类,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朱鹮。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的“表亲”里,还藏着一位低调的“颜值担当”

彩鹮,这个名字一点都不夸张。它的羽毛就像打翻了调色盘:深栗色的基调上,头部和背部闪耀着迷人的紫绿色金属光泽,腋下和尾部则披着深邃的紫色,当阳光洒在它身上时,简直就是一场绚丽的视觉盛宴。

这位“七彩精灵”的身材也很有看头:50-60厘米的体长,500克左右的体重,配上一根修长优雅的弯喙,犹如鸟中“超模”,它们最爱在浅水区优雅漫步,用精巧的长喙从水中捕捉小鱼虾。

很少人知道,这位闪闪发光的“鸟中明星”,在上个世纪却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存危机。

开历史,1934年的一本《浙江鸟类之调查》记载了最后一只被正式记录的中国彩鹮,这份珍贵的标本被收藏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却不幸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此后,彩鹮仿佛人间蒸发,在中国的版图上彻底消失。

50年,整整半个世纪,没有一丝踪迹,按照国际学界的标准,野外50年未见即可判定灭绝,就这样,彩鹮被正式宣告在中国绝迹,这个噩耗让无数鸟类学者扼腕叹息。

为什么彩鹮会消失?答案并不复杂:城市扩张吞噬了湿地,工业污染破坏了水质,过度捕猎让它们无处容身,这是一个关于人类与自然失衡的悲伤故事。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2009年成都的一次偶遇,就像一记惊雷,打破了长达75年的沉寂,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竟然只是一个开始。

随后的日子里,彩鹮的身影接连在多地被发现:河北、新疆、浙江、贵州、云南......它们不再是孤单的个体,而是成群结队地出现。2020年,云南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次性监测到21只彩鹮,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就在今年4月18日,宁波河姆渡又传来好消息:一只彩鹮在当地的茭白田里“定居”下来,连续多天优哉游哉地觅食,仿佛对这片土地格外钟情。

而宁波,恰恰是1934年记录过彩鹮的地方,这样的“回家”,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彩鹮的回归,绝不仅仅是一个物种的“复活”,它是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证明,更是中国生态环境修复的有力见证。

彩鹮对环境的要求有多挑剔:清澈的水质、丰富的食物、完整的生态系统,缺一不可。它们能够重返故土,恰恰说明这片土地正在恢复往日的生机。

从绝迹到重现,从孤鸟到群落,彩鹮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只要给大自然一个机会,它就能创造奇迹。那些我们以为永远失去的美好,或许只是暂时的别离。

智趣百晓生
非著名动物科普者,偶尔有趣,经常偶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