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一、国家开发银行与英国渣打银行相关合作纳入《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
二、工行多哈分行外外联动成功参与卡塔尔某制造业龙头企业再融资银团
三、中国银行:当好金融使者 推动中英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
四、中英柜台债业务正式落地 助力中英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五、进出口银行积极推动“小而美”“惠而实”民生工程落实落地
六、进出口银行融资支持的塞内加尔加姆尼亚久工业园二期项目通过最终验收
七、汇丰联席牵头中英金融服务峰会 助力双边经贸合作
八、中国信保支持哈萨克斯坦纯碱厂项目荣膺两项国际融资大奖
九、中国信保承保的阿根廷在建最大光储发电项目实现融资关闭
十、银联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 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国家开发银行与英国渣打银行相关合作纳入《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
近日,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13日,中国财政部公布中英双方达成的69项互利共赢成果。在资本市场领域, 国家开发银行与英国渣打银行相关合作纳入《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
《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摘录:
“17.双方欢迎继续开放外资银行在对方管辖范围内开展业务。中方欢迎英方金融机构通过银登中心等平台依法依规开展相关业务,更好支持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实体经济。双方欢迎国家开发银行与英国渣打银行在第三方市场、跨境人民币等方面开展合作。 ”
(2025-01-15 来源:国家开发银行)
二、工行多哈分行外外联动成功参与卡塔尔某制造业龙头企业再融资银团
近日,工商银行多哈分行与工银欧洲布鲁塞尔分行外外联动,以主牵头行角色成功落地卡塔尔某制造业龙头企业再融资银团贷款,实现本地客群融资业务新突破,为后续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该公司由卡塔尔和挪威企业合资设立,总部位于卡塔尔多哈,是优质跨国公司客户。近年来,多哈分行密切关注客户运作动向,持续挖掘业务合作机遇,同时工银欧洲布鲁塞尔分行积极营销该客户的挪威股东。在获悉客户再融资银团筹组意向后,两家机构外外联动,进一步了解业务信息,协力争取更多份额,并高效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最终以主牵头行角色顺利参与本次再融资银团。
下一步,多哈分行将依托集团境外网络布局和联动优势,继续深入挖掘卡塔尔本地支柱产业合作机遇,持续拓展优质跨国公司合作深度和广度,巩固提升工行品牌在区域市场影响力。
(2025-01-10 来源:工银全球金融服务)
三、中国银行:当好金融使者 推动中英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对话英方牵头人、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1月11日在北京共同主持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何立峰表示,中方愿同英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秉持战略伙伴定位,加强沟通对话,进一步拓展经济财金合作,为发展稳定互惠的中英关系提供更多动力。
里夫斯表示,英方愿与中方加强经济财金领域务实合作,发展连贯、持久、相互尊重的英中关系。
对话期间,双方达成一系列互利共赢的成果和共识。
作为在英服务时间最长的中资机构,中国银行是中英经贸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长期以来致力于为深化中英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定当好中英交流合作“金融使者”,为构建稳定互惠的中英关系贡献力量。
发挥特色优势、搭建双边发展金融桥梁
远在欧洲大陆的伦敦,是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一平方英里”的伦敦金融城心脏地带,一栋高悬鲜艳五星红旗的建筑常引人驻足,这便是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的总部大楼。
1929年11月4日,中国银行在伦敦成立经理处,成为中国现代银行业在国际金融中心最早设立的分支机构,也是中国在海外一张闪亮的金融名片。
据了解,扎根伦敦近百年来,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从最初的5名员工,成长为如今活跃在伦敦金融城的主流外资银行之一,营业网点覆盖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英国主要城市,是“走出去”中资企业和英国本地市场中国相关业务合作的首选银行。
深耕英国市场同时,中国银行积极搭建中英金融桥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据了解,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是最早在伦敦全面推出人民币产品的银行之一,在人民币国际化领域的卓越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2012年,中国银行作为五家创始成员中唯一的中资银行,全面参与伦敦金融城牵头的伦敦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工作机制,在清算机制建设、产品研发与推广、市场教育与培育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4年10月,英国政府在西方国家中发行首笔离岸人民币主权债券。中国银行作为唯一中资银行,与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共同被任命为联席主承销行,为英国政府承销30亿元人民币债券;2016年5月,中国政府选择伦敦作为首支海外人民币主权债券的发行地,金额为人民币30亿元,中国银行与汇丰银行作为全球协调人,共同完成了此笔债券的承销发行工作,对促进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银行努力打造联通中国与世界的金融桥梁,成为持续经营时间最长、最为全球化和综合化的中资银行。”2024年9月9日,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在“服务中英经贸95周年答谢招待会”上发表欢迎致辞表示,中国银行将切实落实好中英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更好地服务中英经贸、金融和人文往来。
丰富金融供给、助力绿色金融交流合作
当前,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绿色金融通过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成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2015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通过伦交所发行了超120亿美元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类债券,展现了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中英两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合作的旺盛活力。
据了解,早在2016年,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就在伦交所发行了5亿美元首支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2021年,中国银行在伦交所挂牌上市6支可持续发展类债券,总金额达22亿美元;2023年,中国银行成功发行3年期6亿美元境外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在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地的绿色信贷项目,为加速绿色转型提供了新动力。
作为英国主流外资银行之一,中国银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广泛的可持续金融产品和服务。近年来中国银行参与了包括Dogger Bank、Hornsea Two和Moray West等在内的一批英国标志性海上风电项目,以及英国首个碳捕集项目NZT Power,为英国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中国银行还积极参与了空客、苏格兰南方能源公司等大型企业银团贷款,为英国市场上可持续发展类相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持续推动中英绿色金融交流合作。2018年,为落实第九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伦敦金融城与中国金融学会共同成立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中国银行作为工作组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中英绿色金融合作的诸多工作中。2022年,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还作为创始成员和首家中资银行加入全球绿色航空金融平台IMPACT,积极推动航空碳减排金融支持计划,进一步彰显了在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责任担当,也提升了中资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当好金融使者、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为英国市场与中国相关业务的首选合作银行,中国银行连续多年积极参与伦敦金融城慈善日、慈善跑、金融城市长就职花车巡游等当地活动,展示中资企业风采。
在中英文化交流方面,中国银行发挥桥梁和使者作用,通过多种渠道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华文化。中国银行连续多年参与和支持亚洲以外最大规模的中国新春庆典——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中国春节庆祝活动、欧洲最大规模的中国龙舟赛以及覆盖国家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高水平中文比赛“汉语桥”等,提升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此外,作为英国中国商会(CCCUK)会长单位,中国银行连续多年支持“破冰者”新春晚宴、中英公益、中英经贸论坛等中英合作项目,拓展多方主流关系,积极开展对外发声,为中英两国互通互助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中国银行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展望新起点新征程,中国银行将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继续积极促进中英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金融力量。
(2025-01-12 来源:中国银行)
四、中英柜台债业务正式落地 助力中英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近期,建设银行与华侨银行伦敦分行顺利达成首笔人民币债券现券交易,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模式成功迈向国际市场,为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开辟了柜台新通道。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建设银行积极践行中英经济财金对话金融服务合作精神,全力推动中英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建设银行设计制定的中英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方案于2024年10月末获人民银行正式批准,成为首家服务境外客户的柜台债券业务开办行,并在英国地区独家开展柜台债券业务。
中英柜台债业务正式落地,是建设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重要成果,也为英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搭建了便捷桥梁,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开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新路径。建设银行柜台入市模式兼具资金汇划灵活、交易成本低廉和交易时间更长等优势。境外投资者可通过建设银行伦敦分行一站式开户,直接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二是巩固提升建设银行伦敦分行英国人民币清算行服务能力。建设银行伦敦分行向客户提供配套的人民币购售、跨境人民币清结算、人民币融资等综合服务,为境外市场和投资者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支持,为柜台债交易创造更多便利。三是巩固英国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地位。中英柜台债业务的顺利开展,彰显英国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与热情,有助于深化中英两国金融机构在人民币跨境业务领域的合作,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场景,巩固英国保持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支付中心和最大人民币外汇交易中心地位。
展望未来,建设银行将持续深化与英国及全球各国的金融合作,不断探索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全力提升做市报价能力,稳步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构建更加开放、多元、富有活力的国际金融格局贡献力量。
(2025-01-13 来源:今日建行)
五、进出口银行积极推动“小而美”“惠而实”民生工程落实落地
云南省分行支持企业“走出去”,助力老挝乡村旧貌换新颜。
为进一步巩固中老友好合作关系,助力老挝乡村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云南省分行为省内某大型建筑工程企业提供特色金融产品,支持企业“走出去”在老挝建设农村扶贫基础设施。
该项目覆盖老挝丰沙里省、琅南塔省、乌多姆赛省和华潘省共40个村,旨在通过加强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其中,卫生工程覆盖19个村,通过建设医疗卫生、饮用自来水等设施,和配套医疗技术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服务能力,方便村民看病就医,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点亮配网工程覆盖23个村,通过农村电网和数字电视网络建设,让村民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用电用网服务和数字化带来的红利,促进村民增收。
展望未来,云南省分行将立足云南省区位优势,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服务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持续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小而美”民生项目支持力度,促进与周边国家人民守望相助、民心相通。
(2025-01-10 来源:进出口银行)
六、进出口银行融资支持的塞内加尔加姆尼亚久工业园二期项目通过最终验收
近日,由进出口银行融资支持的塞内加尔加姆尼亚久工业园二期项目通过最终验收。加姆尼亚久工业园项目是塞国家发展战略“振兴计划”的“灯塔”项目,它的建成将提升塞生产力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塞经济和社会发展。
加姆尼亚久工业园位于塞首都达喀尔以东35公里的加姆尼亚久市中心。其中二期项目占地面积30.63万平方米,包括建设厂房、海关仓库、分拨场地、变电站、办公楼、宿舍等17个基础设施。目前,园区厂房均已租出,吸引了数十家企业入园,预计将创造2万多个就业岗位,辐射塞及其周边6个国家。
长期以来,进出口银行在塞交通、电力、供水等多个领域提供支持,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状况,有效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进出口银行将积极落实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助力中塞务实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2025-01-10 来源:进出口银行)
七、汇丰联席牵头中英金融服务峰会 助力双边经贸合作
近日,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和第四届中英金融服务峰会在京举行。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爵士率领英国商业代表团出席峰会。
作为本次峰会的英方牵头人,杜嘉祺表示:
深化英中在贸易、投资、金融、健康、教育和气候变化等优先领域的合作关系,对于两国的经济增长、投资、高质量就业和能源转型蓝图都至关重要。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于为推动这些重要议题以及促进互利互惠的英中经济和金融合作做出贡献。
在主持峰会之外,杜嘉祺还与相关政府和监管机构领导、部分金融同业负责人会面,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中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中英金融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汇丰亚洲及中东地区联席行政总裁廖宜建、汇丰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等陪同出席部分活动。
在本次经济财金对话期间,中英双方达成一系列互利共赢的成果和共识,包括欢迎汇丰等英资金融机构在华开展新业务、进一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2025-01-13 来源:汇丰中国企业)
八、中国信保支持哈萨克斯坦纯碱厂项目荣膺两项国际融资大奖
近日,全球银行与市场(Global Banking & Markets)2024颁奖典礼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
此次颁奖典礼中,中国信保支持的由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哈萨克斯坦纯碱厂项目,荣获“年度公司银团贷款奖”(Corporate Syndicated Loan Deal of the Year)和“年度出口信用融资奖”(Export Finance Deal of the Year)两项殊荣。
哈萨克斯坦纯碱厂项目,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江布尔州的萨雷苏区,设计产能50万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纯碱厂,彻底改变哈国纯碱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辐射周边市场需求。
该项目由土耳其耶尔德勒姆集团投资,由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合同总金额3.37亿美元。为支持项目获得融资,中国信保携手荷兰ING银行、中国银行组成国际银团,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开发银行、人民储蓄银行搭建平行贷款结构,克服多国主体交织、多国金融体系、多币种融资及多主体法律法规差异等诸多严峻挑战,最终成功推动项目融资关闭。
本次获奖,不仅是国际市场对该项目融资创新和市场影响力的认可,也树立了中国信保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第三方合作”的典范。
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该项目下,土耳其投资人和中国承包商优势互补,中国金融机构、欧洲银行、中亚地区银行合作共赢,哈萨克斯坦产业升级,实现了“1+1+1>3”的多赢效果。中国信保也以此项目合作为契机,与耶尔德勒姆集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开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2025-01-10 来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九、中国信保承保的阿根廷在建最大光储发电项目实现融资关闭
近期,中国信保在阿根廷承保的首个光储发电项目实现融资关闭,该项目是阿根廷目前在建的最大离网光储发电项目。项目创新了融资模式、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保障了国家锂矿资源安全,为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信保力量。
(一)创新项目融资模式,推动阿根廷国别项目的人民币融资破局
赣锋锂业是全球锂业龙头企业,其在阿根廷投资的优质锂盐湖项目为其保持行业地位提供了充足的上游原材料保障。然而,阿根廷的汇兑限制政策对中资企业在阿投资项目的资金投入及设备采购带来诸多不便。中国信保在充分调研国别情况和了解赣锋锂业诉求后,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能,通过核心政策性产品出口买方信贷保险为其阿根廷项目创新性地提供了人民币融资解决方案,为广大出海企业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民币融资方案。
(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保险在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信保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支持绿色项目的投融资开发。赣锋锂业在阿投资的项目位于南美“屋脊”安第斯山脉高原地区,电网无法覆盖,需投资建设自备电站。中国信保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项目设计了光储发电的绿色能源融资方案,支持赣锋锂业从源头降低碳排放并有效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本项目建成后将具备120MW的发电功率和90MW的智能储能系统,有望成为阿根廷目前最大的离网光储发电站,能够显著降低项目生产运营中的碳排放。
(三)、助力锂矿资源保障,有效保持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长期产业优势我国在锂电新能源领域具有显著的产业优势,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外贸“新三样”出口也是近年外贸增长亮点。然而,这都离不开稳定的锂矿原材料的稳定供应。随着全球各国在锂矿为首的核心矿产资源的持续发力,保障锂矿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显得更为重要。阿根廷西北部地区拥有全球最优质的锂盐湖,中方在当地投资的盐湖提锂项目众多,但普遍面临着电力短缺问题。本项目生产的电力将用于赣锋锂业在阿根廷投资的优质锂盐湖项目开发,从而有效提升锂矿资源的供应安全,为我国保持在新能源领域保持长期产业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2025-01-15 来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十、银联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回望2024年,随着免签等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出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平稳有序的回暖态势。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领先国际银行卡品牌,银联积极践行“支付为民”理念,为国人“走出去”、外籍人士“走进来”的双向交流提供支付保障,助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2024年末,银联国际宣布印尼首次发行银联锦绣中华卡。至此,银联卡已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受理,其中境外线上线下受理商户数突破7000万,84个国家和地区大规模发行银联卡,其中境外发行超2.6亿张。
践行“支付为民” 满足多元跨境需求
2024年,中国出境游市场焕发新的活力,全年出境游人数超1亿人次。顺应这一趋势,银联进一步优化全球受理网络建设,为国人出境提供更广覆盖、更好体验的支付保障。
目前,境外182个国家和地区超7000万商户已支持银联支付产品,广泛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等出境游热门消费场景。为了更好满足国人移动支付需求,银联持续拓展境外移动支付受理网络,境外101个国家和地区已支持银联二维码或手机闪付。以交通场景为例,2024年新增中国香港、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部分交通运营商“拍”卡乘车功能落地,银联在这一场景的受理优势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为了向出境持卡人提供更优质的支付服务,银联持续拓展合作伙伴范围,与多国旅游局达成合作,共同提升到访银联卡持卡人支付体验。2024年,澳大利亚、新加坡、沙特、南非、泰国等5国旅游局新增加入银联“朋友圈”。
胸怀“国之大者”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伴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十大伙伴行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等东风,银联以金融基础设施“国家队”为己任,通过高质量金融支付着力服务国家战略。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近90%的区域已开通银联卡业务,覆盖2700多万家商户。区域内三分之一的市场已发行银联卡,累计发行近2亿张。在粤港澳大湾区,银联卡已成长为区域内覆盖范围第一、发行规模第一的银行卡品牌。在非洲大陆,银联卡也已覆盖当地5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3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500万张银联卡。
近年来,投洽会、服贸会、进博会……伴随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银联的身影也出现在越来越多大型展会上,在保障人员跨境支付体验的同时,为各方提供安全便捷的综合支付解决方案。第七届进博会期间,银联在上海市商委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推出了基于国际电子发票标准的数字支付解决方案,为上海“丝路电商示范区”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依托“锦绣行动” 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支付
2024年初,银联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推出“锦绣行动”,充分发挥“全产品、全覆盖、多场景”优势,联合产业各方共建便利、包容、普惠的支付生态。
在境外,银联重点丰富支付产品供给,并借此契机推出专为来华人员设计的特色卡产品“锦绣中华卡”。目前,银联已与境外17个市场的46家机构签署相关合作协议,落地上线机构数达42家。在亚美尼亚、东帝汶等市场,银联首次实现本地发卡突破,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多国本地转接网络也将携手银联发行双标卡,境外银联发卡规模持续扩大。
在境内,银联联合产业各方优化境外银联支付产品受理环境。目前,境内重点城市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达99%。以交通领域为例,境内41个重点城市的主要高铁站、铁路12306英文版网站以及官方APP均已支持银联卡便捷购票。港珠澳大桥、中老铁路等跨境重点交通场景也已实现境外旅客使用各类银联支付方式。2024年底,银联还与微信支付达成互联互通合作成果,让境外银联支付产品在境内通用好用。
加快“互联互通” 创新跨境支付合作方式
“网络互联互通”是银联近年来推出的创新业务发展方案,通过与境外网络一点对接,最终实现双方品牌用户和商户跨境互扫。这不仅为跨境支付需求提供极大便利,更推动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和技术标准“走出去”,以“银联方案”为主流机构全面开放银联卡受理、大规模发卡打下基础。
2024年,银联先后与越南、阿根廷、老挝、尼泊尔等国二维码支付网络签署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合作备忘录或合作协议,拉美地区系首次落地相关合作。在此基础上,银联探索以G2G(政府对政府)模式与境外本地二维码网络合作。2024年10月,银联国际与越南国家支付公司(NAPAS)签署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合作备忘录,双方作为本国支付网络代表开展合作,打造了通过政府间相关合作的标杆。
目前,银联已在境外19个国家和地区与本地网络达成或推进相关合作,带动银联二维码境外受理网络拓展至46个国家和地区约1000万家商户,大幅提升双边人员跨境移动支付体验。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关键一年,银联国际将继续以“全球网络、国际品牌”为愿景,联合产业各方共建更加便捷、包容、普惠的跨境支付生态,为广大用户、合作伙伴贡献更多价值,为建设金融强国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更多力量。
(2025-01-15 来源:联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