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志寰、边卫红、初晓对本文亦有贡献。
随着美联储接近加息“顶峰”以及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歧逐步收敛,部分新兴经济体开启货币政策宽松周期,领跑于发达经济体。
一、全球政策环境
2023年,为继续遏制高通胀,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延续收紧态势,但总体步伐逐步放缓,暂停加息成为主流。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在抗通胀与稳增长之间寻求平衡。美联储在2023年1月、3月、5月和7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累计加息100个基点,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至5.25%-5.5%,较2022年425个基点的加息幅度明显放缓(其中包括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欧央行受困能源危机,陷入通胀、增长两难境地,选择跟随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欧央行在2023年前三个季度连续加息6次,累计200个基点,10月宣布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存款机制利率、边际贷款利率三大利率不变,为2022年7月以来首次暂停加息。率先加息的英国央行,加息步伐呈现减速迹象,但鹰派立场仍较为强硬。英国央行9月首次暂停加息并连续暂停两次,此前年内连续加息5次,累计175个基点。日本央行依然实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10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的水平,将10年期债券收益率1%水平重新定义为一个“宽松的上限”。澳大利亚、新西兰央行全年分别加息5次和3次,累计加息幅度均为125个基点。
表1 2023年主要央行加息情况
资料来源: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
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势分化。2023年,全球央行加息周期步入“停滞期”,美联储接近加息“顶峰”,大部分新兴经济体选择跟随美欧放缓加息节奏,部分新兴经济体则率先开启降息周期,货币政策宽松步伐领跑发达经济体。其中,东欧地区放缓加息步伐,部分国家开启降息周期。罗马尼亚年内仅加息1次,累计加息25个基点;塞尔维亚年内共加息6次,累计加息150个基点,但较2022年加息350个基点而言,加息幅度明显放缓。波兰、匈牙利分别于9月和10月开启降息周期,年内分别降息2次和3次,分别累计降息25个基点和225个基点。拉丁美洲地区更倾向于降息以刺激经济复苏。智利、秘鲁分别于7月和9月开启年内首次降息,年内均降息4次,分别累计降息300个基点和100个基点。阿根廷为应对本币贬值、减少资金外流、抑制高通胀,在2023年前10个月连续六次加息后,于12月18日开始降息。哥伦比亚紧随其后,于12月20日开始降息,将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3%,为三年多来首次降息。墨西哥加息2次,累计加息75个基点,较2022年加息500个基点有所放缓。非洲地区显著放缓加息步伐。南非、埃及年内分别加息3次和2次,累计加息125个基点和300个基点,远低于2022年加息幅度(325个基点、500个基点)。亚洲地区货币政策走势分化,大部分经济体继续跟进美欧央行持续加息,但节奏明显有所放缓。
二、亚洲经济体货币政策
2023年,大部分亚洲经济体持续收紧货币政策,但加息幅度和节奏有所放缓。2023年,在统计的20个主要亚洲经济体中,13个国家延续加息,共计加息40次,较2022年加息106次明显放缓。其中,9个经济体加息幅度小于或等于100个基点,11个经济体加息次数小于5次(表2)。具体而言,韩国受经济复苏疲软、通胀放缓速度慢于预期等因素影响,在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连续加息七次后,持续维持利率不变,年内共加息25个基点,加息幅度与节奏较2022年明显放缓(2022年加息225个基点,共加息7次)。印度自4月以来暂停了加息周期,年内维持6.5%的回购利率,同时保留退出宽松政策的立场。印度尼西亚年内共加息2次,1月加息25个基点后,连续8个月暂停加息,10月选择再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6%,以稳定印尼盾汇率,使其免受全球高度不确定性的影响,也是减轻输入性通胀影响的先发制人和前瞻性举措。马来西亚为应对持续的高通胀压力和本国货币的疲软,在长时间停止加息后,5月将隔夜政策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科威特、巴林年内均加息2次,累计加息均为50个基点,较2022年加息幅度与频率大幅放缓。
2023年,在统计的20个主要亚洲经济体中,5个国家实施降息,降息共计13次(表2)。其中,中国年内两次降息,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以促进经济回升,刺激有效需求。哈萨克斯坦根据国内不断改善的通胀指标,于8月25日宣布降息,是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6.5%。斯里兰卡在3月加息100个基点后,6月开启降息通道,将存贷款利率分别降低250个基点,是三年以来的首次降息,被视为该国经济开始从危机中复苏的征兆。越南在4月、5月、6月连续降低再融资利率,累计降息150个基点,以刺激经济增长。塔吉克斯坦考虑到内外部风险对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国际权威机构对通胀风险减弱的预测以及全球商品和食品价格下降趋势等因素,年内进行2次降息,累计降息300个基点。
少数亚洲国家保持激进加息状态。巴基斯坦加息幅度与频率仍较为激进。2023年,在国际能源价格上涨、食品价格波动以及国内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巴基斯坦通胀率持续攀升,高通胀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同时,由于外汇储备不足和进口需求旺盛,巴基斯坦卢比大幅贬值。为了稳定货币并吸引外资,巴基斯坦央行决定大幅加息,2023年年内共加息4次,累计加息600个基点。此外,巴基斯坦在2023年与IMF进行的贷款谈判中,也面临着采取紧缩政策的压力。IMF要求巴基斯坦实施更加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确保贷款协议的执行。土耳其货币政策转向,由降息变为激进加息。土耳其6月22日决定开启货币紧缩政策周期,将基准利率从8.5%上调650个基点至15%,以尽快降低通胀、平抑物价,政策的中期目标是将通胀率降至5%。这是土耳其自2021年3月以来首次加息,也意味着该国货币政策迎来重大转向。过去两年来,土耳其央行侧重通过降息增加出口、提振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将通胀保持在可控范围。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土耳其央行多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从19%下调至8.5%。
然而,2022年以来,土耳其通胀率一直在高位运行,2022年10月达85.5%,2023年5月为39.6%。此外,过去三年,土耳其里拉对美元贬值约67%。高通胀和本币大幅贬值导致民众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降低,对土耳其经济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表2 2023年部分亚洲经济体基准利率调整一览表(基点)
资料来源:各国央行。
日本央行依然实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在2023年年内最后一次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宣布对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及负利率政策保持不变,日本央行在年内“转鹰”的预言落空。决策结果表明,短期政策利率仍保持在-0.1%,同时YCC政策操作将以“约0%左右”为导向水平,上限设定在1%。在美欧长期高利率以及日本内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尽管日本央行坚持“鸽”派宽松政策,但年内两次调整了YCC政策,7月在不改变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上限为0.5%的同时,允许利率在特殊情况下升至1%;10月对YCC政策再次作出灵活化调整,取消日债10年利率1%的“硬性”上限,取而代之的是10年期利率上限以1%为参考。
2024年,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更加坚定,以及亚洲多数经济体通胀压力有所回落,更多经济体开始步入货币政策宽松周期。2024年以来(截至8月31日),韩国、泰国暂停加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均仅加息25个基点,较为温和。菲律宾打破近4年的加息趋势,于8月开启降息周期,将关键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是自2020年11月以来的首次降息,逆回购利率从6.5%降至6.25%。2024年3月,日本央行首次加息至0-0.1%,终结了长达8年的负利率时代,标志着货币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化。
【本文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研究动态2024年第27期(总第264期)】
【作者简介】
陈卫东,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研究员,自2019年9月起任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1999年加入中国银行,2005年-2011年任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2011年-2014年任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副行长,2014年-2019年先后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所长。2015年2月起兼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秘书长,2014年7月起担任《国际金融研究》和《国际金融》杂志主编。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鄂志寰、边卫红、初晓对本文亦有贡献。
【委员会简介】
2024年第1期(总第238期) Hubertus Väth:亚洲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24年第2期(总第239期) Alicia Garcia Herrero:2024年亚洲经济前瞻
2024年第3期(总第240期) Janos Müller:国际金融组织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
2024年第4期(总第241期) Jochen Biedermann:亚洲金融科技生态系统现状及评估
2024年第5期(总第242期) Hubertus Väth:亚洲绿色经济的转型及影响分析
2024年第6期(总第243期) Janos Müller:多极体系下的央行数字货币
2024年第7期(总第244期) Jochen Biedermann:金融科技如何引起经济增长
2024年第8期(总第245期) Janos Müller:逆全球化对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挑战
2024年第9期(总第246期) Andrew Tilton:全球宏观政策收紧影响逐渐减弱
2024年第10期(总第247期) 沙银华:金融产品销售适当性监管的日本经验
2024年第11期(总第248期) Mohd Sedek Jantan:数字金融环境下金融网红的销售适当性分析
2024年第12期(总第249期)管涛:2023-2024年亚洲外汇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
2024年第13期(总第250期)余湄、韩宇、边江泽、徐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资金融通:现状、挑战及路径
2024年第14期(总第251期) 郑永强:2023-2024年中亚洲保险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24年第15期(总第252期) 郑永强:2023-2024年中东亚地区保险业发展状况
2024年第16期(总第253期) 郑永强:2023-2024年中东盟保险业发展状况
2024年第17期(总第254期) 郑永强:2023-2024年中南亚、中亚及西亚保险业发展状况
2024年第18期(总第255期) 冯源:2023-2024年中亚洲债券市场发展与展望
2024年第19期(总第256期)刘晓曙:2023-2024年中亚洲货币市场现状、特征及未来展望
2024年第20期(总第257期)徐仕达:2023-2024年中亚洲证券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2024年第21期(总第258期)陈卫东等:2023-2024年中亚洲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回顾
2024年第22期(总第259期)陈卫东等:2023-2024年中亚洲经济发展动力分析
2024年第23期(总第260期)陈卫东等:亚洲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
2024年第24期(总第261期)陈卫东等:亚洲经济增长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