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西岛眨眨眼

民生   2024-12-13 22:42   海南  

  三亚西岛这个小岛屿,如果要讲距离有多远,你若站在海岸上拉弓引箭,就可射向对面岛屿,就像我们所说,一箭之地。

  上了去西岛的游船,环顾四周,天海一色。然而大团、大团的,悠然从东南移动而来到的云朵,不免令人担忧骤然而至的雨水。

  登上西岛,烈日当空。走出西岛游客中心,阔地上便有了景区的房子,是店肆的地盘。挺立于房前房后的多为杂七杂八的树木,绿成团,绿出一片片荫;有凤凰树花开,远远地看,火红的一团。把这一团的红归入到簇拥成团的绿海中,完全被化成了肥瘦相宜的点点红。

  西岛整岛呈三角形状,南部海岸线多为峭壁、无海滩。朝北方向地势平坦,为居民区和景区所在地。方寸之地,旅游线路疏疏朗朗,免了路盲的游人来回找方向。

  西岛四围是海,临北面海滩劈出一条游客行走的长廊。依附着长廊的一侧,有不少的看来已经在岛屿上生长发育已变得稳重又成熟的客栈和店铺,门店装修时尚,极力张扬个性,向游人刷存在感。

  在西岛,人也是风景。小小的西岛本身就是一个渔村。巷子里穿梭来往的游人,胜过村子的总人口。村里几人坐于道旁大树下歇凉,低吟浅唱着崖州民歌,游人只是在一抬头、一注目之间,那山腔水调、土韵乡音,就缓缓入耳来了;海滩上,闲散的游人,面孔崭新,口音南腔北调,也是人窝里互相吸睛指数上涨的地方。偶尔间或身着比基尼女子,披着纱巾,逐着浪花尖叫,人们只是把眼光投向比基尼女孩身上逗留片刻,瞬即眼光又抛向了人窝里;一对情侣在“瓦爱鲁”的招牌下拍照,似乎这张招牌只肯让这对情侣独受了。

  在西岛,小小的巷子一条条,都被指示路牌引领着你止不住的行脚。我走进了百年老屋区,品味来自时光深处的韵味。岛上弯弯曲曲、细细窄窄、幽幽深深的深巷子,我觉得,一个人的乡愁都在这条小巷子里了。岛上人家,围墙和百年老屋的墙体材料,来自珊瑚。珊瑚的老房子,总让人思绪泛起。大文豪郭沫若,吟诵西岛的一句诗:“小豆夹花树树黄,珊瑚处处砌为墙”,将你扯回到从前西岛渔村里的旧时光。巷子深,那些星罗棋布的民宿、小吃店、奶茶店,以及小超市,让我们感受来自深巷老宅蓬勃的活力。

  兜兜转转出了老屋区,人又回到海岸边。脸上汗涔涔。三亚的好,就是你站在一棵树下面,燥热的身子,顿时倍感凉爽起来。三亚的夏天从来都没有让我流油,流的是汗水。我是老三亚人,知道入夏的三亚,常常是一把太阳、一把雨水。这个时候常常会在你不经意间,当空泼来一瓢水,弄出一声炸雷,弄得你急慌慌地躲入屋子里。其实老天爷按常规“出牌”,只是让你知道在夏天要耐得住烦,耐得住去倾听,教你对待身边人如何心平气和的呀。

  在这样的天气还是去喝一杯咖啡吧。

  临海的咖啡屋,最宜人消遣时间。你看吧,要来一杯咖啡,一份摊得焦黄的鸡蛋,再来一小堆炒花生,面朝窗户,外面就是大海——简直是一窗秀色入室来,无须泼墨也成画。悠然自在地喝上杯咖啡,能不美吗?!倘若对面是位朋友,我会大声说,咱俩喝酒吧。有人与我对饮一杯,多好呀。我看这样散淡的生活也不赖。

  还是继续我的行脚,去访西岛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起西岛女民兵,名字响亮。

  纪念馆里,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人。墙上布展着西岛女民兵自1958年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生活和工作的旧照。浏览老照片,我们看到的已不是记忆中的在封建世俗束缚下,低眉顺眼的旧时女子的模样。呈现出来的是西岛女民兵,神情坚毅果敢无畏,让我们领略了西岛女子们的风采,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华章。

  西岛女民兵是这座岛屿的文化符号。

  白天沐浴一身阳光,夜晚我走进了清凉。我在小岛这边看向市区,那边市区的灯火看着我眨眨眼。


椰岛春秋
在这里读懂海南!原名:微海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