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一种导致视力进行性损害的全球第三大常见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老年人不可逆失明的较常见原因,其发生机制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细胞内脂褐质(LF)的逐渐积累密切相关。
我们临床诊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眼底荧光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以及本指南提出的眼底自发荧光(FAF)等。
眼底自发荧光(FAF)可通过采集LF在RPE细胞内的分布状态,客观反映ARMD的病情变化。成像是基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中的眼内源性荧光团激发的荧光进行成像的技术,荧光激发物质主要是脂褐质(LF)和黑色素。
由于该检查技术可通过观察LF和黑色素在眼底的空间分布来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功能状况,在诊断、鉴别和随访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上具有独特优势。本指南即对FAF在ARMD不同阶段和分类上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和解读。
眼底自发荧光原理
前者是为了诊断目的而由外部输入眼内组织的分子,如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中静脉注射的荧光素钠分子。后者是人体组织细胞内固有的荧光因子,该荧光因子常存在于角膜、晶状体、RPE、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和巩膜胶原中。
指南指出,Delori等首次采用FAF进行体内观察,发现短波长的FAF(SW-FAF)激发波段位于500~800nm,主要来源于RPE细胞中的LF。
LF是视网膜内的主要荧光团,是RPE中光感受器外节氧化分解的产物。LF是一类异质类双维甲酸,激发光谱范围为300~600nm,发射光谱范围为480~800nm,其主要荧光团是A2E。
当全反式视黄醛离开视觉周期时,其开始与磷脂酰乙醇胺(PE)形成A2-PE。LF前体(主要是A2-PE和二氢A2-PE)被RPE细胞吞噬之前,在光感受器外节发出自发荧光。
健康眼底的眼底自发荧光成像
然而,黄斑区的FAF模式取决于所使用的FAF技术类型,当采用SW-FAF(短波长)技术获取FAF成像时,由于黄斑色素对激发光的吸收,黄斑区尤其是中心凹周围的自发荧光信号减弱,中心凹旁区的自发荧光信号高于中心凹,但低于视网膜周边区域的背景信号(图1A)。
NIR-AF被认为主要起源于RPE黑色素,而非脉络膜黑色素细胞。在NIR-FAF(近红外)成像中,由于中心凹8.8°范围内黑色素密度较大,因而该区域荧光信号较强(图1B)。
图1 眼底自发荧光成像A:短波长眼底自发荧光(488nm激发);B:近红外眼底自发荧光(787nm激发)。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眼底自发荧光成像
在此分类中,小玻璃膜疣(<63μm)被认为是与年龄相关的正常变化,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63~125μm)被认为是早期ARMD,而中期ARMD表现为存在大玻璃膜疣(≥125μm)或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并伴有色素变化。
近20%的ARMD患者进展为两种晚期ARMD形式之一,即GA和新生血管性ARMD,两者均与严重视力丧失相关。GA代表干性ARMD的萎缩晚期,约占所有晚期ARMD患者的35%。
A:眼底彩照可见黄斑区黄白色点片状玻璃膜疣;B:眼底红外IR照相可见高亮点状荧光;C:SW-FAF可见中心凹上下方区域高自发荧光与低自发荧光相间;D:NIR-FAF显示中心凹区域自发荧光斑驳欠清晰;
E:黄斑区OCT-B scan扫描可见RPE层不规则隆起;F:眼底视网膜血管造影显示黄斑区早期未见高荧光,随着造影时间延长可见散在小片状高荧光,边界不清;G:脉络膜血管造影可见后极部斑驳低荧光。
一项国际研究对早期ARMD患者的FAF变化进行了分类,国际FAF分类小组(IFAG)在纳入患者中确定了8种不同的自发荧光模式,即正常、微小变化、局灶性增加、斑片状、线状、花边状、网状和斑点状。Batoglu等研究表明,斑片状、线性和网状FAF提示转化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风险很高。
因此,在早期和中期ARMD中发现的FAF表型可提供有关疾病预后的信息,并可能根据预后判断确定随访间隔时间。
地图状萎缩
图3 患者,女,74岁,右眼ARMD萎缩灶
A:眼底彩照可见黄斑区片状萎缩区;B:眼底红外IR照相可见高亮片状荧光;C:SW-FAF可见片状低自发荧光;
D:黄斑区OCT-B scan扫描可见IS/OS层及RPE层萎缩,OCTA扫描显示视网膜内外层未见血流信号;E:眼底视网膜血管造影显示黄斑区见圆形片状高荧光,边界清;F;脉络膜血管造影显示黄斑萎缩区透见脉络膜血管。
GA被认为是非新生血管性ARMD的晚期阶段,其特征是在中心凹旁区域出现斑片状萎缩。
在眼底检查中,可以观察到具有脉络膜脉管系统的清晰轮廓的萎缩区域,在该区域可以看到RPE、神经感觉层外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缺损。
记录和量化GA的传统技术是使用CFP(图3A)。然而,对于死亡或无功能的RPE细胞、存活但脱色素的RPE细胞(RPE受损时可释放黑色素颗粒,发生脱色素)的眼底表现,CFP常很难区分。常规眼底红外IR照相显示黄斑区高反射信号(图3B)。
由于RPE萎缩导致LF损失,因此观察到FAF信号显著降低,萎缩区域与其它完整区域的FAF信号强度对比差异非常明显。
与CFP相比,FAF图像中萎缩区域的轮廓更加清晰(图3C),且眼底照相无法识别的FAF特征可能成为提示晚期萎缩性ARMD预后的决定因素。
黄斑区OCT-B scan扫描可见RPE层及视网膜外层结构萎缩样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未见新生血管形成(图3D),FFA显示黄斑区见边界清晰的圆形片状高荧光(图3E),ICGA显示黄斑萎缩区透见脉络膜血管(图3F)。
A:眼底彩照可见黄斑区黄白色大片渗出,病变中央可见片状陈旧性出血灶;B:眼底红外IR照相可见后极部片状低反射信号,间杂点片状高反射信号点;C:SW-FAF可见后极部地图状低荧光暗区,中心凹边缘及颞下方黄斑区域呈现高亮超自发荧光;
D:NIR-FAF显示中心凹斑驳样低信号强度;E:OCT可见中心凹视网膜下液,中心凹鼻侧视网膜囊样水肿增厚,局部外层结构紊乱缺失,视网膜下散在低反射囊腔及高反射点信号,RPE层结构紊乱不清;
F;眼底视网膜血管造影显示随造影时间延长后极部视网膜呈弥漫性高荧光改变,边界不清,部分出血遮蔽荧光;G;脉络膜血管造影显示后极部呈地图样低荧光,其间间杂少量点状高荧光区域。
黄斑区OCT-B scan扫描可见视网膜外层结构紊乱、层间囊样水肿伴高反射信号,中心凹下可见视网膜积液,中心凹鼻侧RPE层紊乱伴缺失,OCTA检查见粗大新生血管形成(图4E),FFA显示黄斑区可见簇状高荧光(图4F),ICGA显示黄斑斑驳样低荧光改变,间杂点状强荧光(图4G)。
目前多模态眼底影像技术(包括FFA、ICGA、OCTA等)均为ARM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但上述检查可能存在有创操作相关风险、操作时长久、对患者配合度要求高等局限性。
FAF作为一种新近发展的眼底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非接触、无损伤、检查时间短、易获取及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并能检测RPE功能和代谢情况。
目前多模态眼底影像技术(包括FFA、ICGA、OCTA等)均为ARM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但上述检查可能存在有创操作相关风险、操作时长久、对患者配合度要求高等局限性。
目前,FAF仍存在局限性:
(2)LF在RPE细胞内的不同分布或LF的组成可能会影响自身荧光的强度,这一生物学局限性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解决。
总结
《角膜接触镜并发症--诊断与治疗》自2001年首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一直成为眼科和眼视光医师的角膜接触镜临床指导用书,之后几经修订和更新,目前已为第3版。
内森·埃弗龙编著的《角膜接触镜并发症--诊断与治疗(第3版)(精)》对配戴角膜接触镜后眼部组织的并发症进行了系统而又详细的阐述,包括体征、症状、病理改变、病因、治疗、预后,以及鉴别诊断,并进行了讨论;展示了在检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临床技术和临床设备;书中配有大量优质且构图精美的幻灯片和图表,有些是极少见的眼部并发症图片;特别有一章专门阐述了各种类型的分级量表,用以指导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本书所涉及的参考文献达到1250篇之多,为各位眼科和眼视光医师查阅原始资料提供了依据。
点击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查看更多专业资料↑↑↑
小提示
1---领取近视防控资料一套
2---近视防控指南
3---专家科普(回复专家名字:王宁利、魏文斌、王凯、
瞿佳、吕帆、褚仁远、杨智宽、石一宁......)
4---国家高度关注近视防控视频
5---爱眼护眼歌
6---眼保健操教学视频
7---硬镜护理教学视频
8---商务合作
9---视频号科普
更多资料领取,在视觉健康顾问公众号窗口发送关键词(逐个发送):
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 6月6日全国爱眼日PPT模版 中国视疲劳诊疗专家共识 世界视觉报告
远视储备
眼镜片行业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