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同阶段的近视度数的患者,调节能力的变化对近视防控的作用,搜索完文献,发现确有相关的文献报告!在此分享给大家!
以下文献来自于: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年 10 月第 36 卷第 19 期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October 2021,Vol. 36,No. 19
近年来,近视患儿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早,近视防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Holden 等[1]的报道指出,全球近视和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在增加,预计到 2050 年,分别将超过 47 亿和 10 亿人。与欧洲相比,东亚和东南亚近视患病率更高[2]。根据2019 年 10 月 15 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的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在已判断为近视的人群中,近视程度划分标准如下: ①低度近视: SE度数在-3. 00D ~ -0. 50D ( 含) 之间; ②中度近视:SE 度数在-6. 00D ~ -3. 00D ( 含) 之间; ③高度近视: SE 度数小于-6. 00D[3]。高度近视与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及近视性黄斑变性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在视觉 2020 行动中已将近视列为需重点防控的可能导致失明或严重视力障碍的眼病之一。轻中度近视患儿通过调节功能训练,提高轻中度近视患儿的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量、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从而控制近视度数及眼轴的增长速度,防控轻中度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避免不必要的眼部伤害势在必行。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选择 2020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在本院门诊诊断为轻中度近视 7 ~ 12 岁患儿 309 例618 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 156 例312 眼)和对照组( 153 例 306 眼) 。训练组男77 例、女79 例,平均年龄( 7. 9±3. 1) 岁,对照组男 76 例、女 77 例 ,平均年龄( 7. 6±3. 2)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①球镜< - 6. 00D,散 光 度 ≤ - 1. 00D,双 眼 球 镜 差 值 ≤-1. 50D,双 眼 柱 镜 差 值 ≤ - 1. 00D,眼 位 斜 视 度 ≤-10△。②采用标准对数远视力表实施视力测试,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的睫状肌麻痹后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 NIDEK( 型号 AR-I) 验光,8h 后瞳孔恢复正常再采用日本 NIDEK( 型号 RT-600) 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并在验光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直至达到MPMVA,在远距离屈光不正矫正的前提下对眼参数进行测量并调节[4],矫正视力 1. 0。排除标准: 入组前均需进行眼底、眼压及裂隙灯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排除斜视术后患者。
1. 2 方法
1. 2. 1对照组 采用常规配镜,训练组采用常规配镜的同时进行调节训练。调节训练具体过程 : ①镜片阅读; ②翻转拍; ③双眼镜片阅读。
1. 2. 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近视度数增长、眼轴长度增长、正相对调节、调节幅度、调节反应、单眼调节灵敏度及双眼调节灵敏度。
1. 2. 3
设备与药物
设备采用自动 电 脑 验 光 仪
NIDEK,型号 AR-I; 综合验光仪 NIDEK,型号 RT-600; 非接触式眼压仪 NIDEK,型号 NT-510; Zeiss眼底 照 相 机,型 号 VISUCAM224; 裂 隙 灯 显 微 镜CSO. SRL,型号 SL980N;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 生产厂 家: 日 本 SANT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IGA PLANT, 产 品 批 号: MP2103, 规 格:1 ml ∶ 托吡卡胺 5 mg 与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5 mg) ,点双眼 3 次,5 min /次,最后一次点眼 30 min 。
1.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9. 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 [例 ( %)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 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近视度数增长比较
训练组近视患儿经过 6 个月的调节训练近视度数增长缓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 267. 641,P <0. 001) 。见表 1。
2. 2 两组眼球眼轴长度增长对比 训练半年后,训练组眼轴长度增长( 0. 61±0. 32) mm 优于对照组的( 1. 06±0. 4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 962,P<0. 01) 。
2. 3 两组患儿调节功能检查结果比较
2. 3. 1 两组患儿调节幅度与正相对调节值比较训练组和对照组的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调节反应及单眼、双眼调节灵敏度比较,训练前训练组正相对调节值 ( -1. 01 ±0. 35) D、调 节 幅 度 ( 9. 16 ±1. 49)D,对照组正相对调节值 ( -1. 04±0. 37) D、调 节 幅度 ( 9. 22 ± 1. 36 ) D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05) ; 训练 6 个月后,训练组正相对调节值 ( -2. 98±0. 33) D、调节幅度 ( 12. 35±1. 16) D,均优于对照组的 ( -0. 98±0. 32) D、( 9. 12±1. 2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1) 。见表 2。
2. 3. 2
两组患儿调节反应比较 训练前,训练组调节反应 ( 0. 67 ±0. 24) D,对照组 ( 0. 68 ±0. 28)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调节反应表现为调节滞后; 训 练 6 个 月 后,训 练 组 调 节 反 应 ( 0. 25 ±0. 27) D,优于对照组 ( 0. 65 ±0. 2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 。两组患儿调节反应比较见表 3。
2. 3. 3 两组患儿单眼调节灵敏度与双眼调节灵敏度比较训练前,训练组单眼调节灵敏度 ( 9. 83 ±1. 37) cpm,对照组 ( 9. 79±1. 40) c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 训练 6 个月后,训练组单眼调节灵敏度 ( 12. 25 ± 1. 83 ) cpm,高于对照组 ( 9. 74 ±1. 28) c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1) 。训练前,训练组双眼调节灵敏度 ( 5. 97 ±1. 49) cpm,对照组( 6. 01±1. 34) c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训练 6 个月后,训练组双眼调节灵敏度 ( 8. 09 ±1. 42) cpm,高于对照组 ( 5. 37 ±1. 47) c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1) 。见表 4。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儿童近视主要病因分为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前提,但儿童近视与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如用眼卫生、用眼时间问题等。近几年来,青少年因学习压力、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用眼时间过长、眼睛疲劳、调节不足,从而引起近视。近视将会对青少年未来学习、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探寻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与手段至关重要[8-9]。人眼本体具备屈光力改变的能力,之后在此基础上使得近处发散光线可以有力地在本体视网膜上聚焦,人体眼球此种聚焦调节能力,我们又将其称之为眼的自动调节,促进调节物体功能触发以及视标触发,统称为调节刺激,广义上的调节反应主要是个体一方,针对调节刺激而滋生的一种量度调节反应,其高于调节刺激一方时,就被视为调节超前; 后者低于前者状态出现时,就被视为调节滞后[10],即调节不足。陈云云等[11]对 10 ~ 15 岁近视与正视儿童的调节功能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儿童进展性近视眼的调节反应特征与正视眼不完全一致,其中进展性近视眼的调节滞后量高于正视眼,提示调节滞后可能在近视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调节不足和青少年近视眼密切相关,大多数近视眼青少年存在调节不足情况,易对青少年造成严重影响,影响其学习、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12-13]。调节不足一般是由社会因素造成,致使睫状肌功能、调节能力下降,眼球不能跟随远近改变聚焦,呈现模糊像[14]。青少年阶段为视力发育阶段,易受远视性离焦的影响,导致模糊的物象被抵抗,睫状体发生调节,进而导致眼内压水平上升,眼轴延长,使近视加重[15]。有研究[16]发现,部分儿童、青少年在近视之前就已经存在调节不足现象,调节力降低是造成近视及近视发展的主要因素,正相对调节、调节幅度是反映调节不足的重要参数,其中,正相对调节被用来评价眼部调节状态,调节幅度则被用于评价眼睛最大调节能力。调节训练合理改善睫状肌机能,稳步强化睫状肌血液供应功能,基于此,循序渐进的推动肌肉力量和肌肉标准运行速度、效率等,提升其运动幅度的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达成聚焦优化的主要治疗目的,不断强化调节效能,稳步增加调节灵活程度,更好更优地减少滞后状况,从而改善原有调节功能[7]。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大脑神经系统具有一定可塑性,开发视感知觉训练方式,使近视患者视觉永久性改进,在儿童中治疗效果较好[17]。通过调节训练,改善调节不足,有效改善调节功能,改进视感知觉,最终目的是双眼视物时持久、舒适、清晰,且眼屈光度明显降低,无小幅度增加现象,使双眼保持健康状态[18]。本研究结果显示,训练 6 个月后,训练组近视度数增长缓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01) ,训练后,训练组正相对调节值调节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0. 01) 。训练后,训练组眼轴长度增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1) 。训练组单眼调节灵敏度高于对照组; 训练组双眼调节灵敏度高于对照组。训练组调节反应优于对照组。经过 6 个月调节训练,训练组正相对调节、调 节 幅 度、单眼调节灵敏度、双眼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均显著改善,近视度数增长缓慢,眼轴长度增长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青少年阶段眼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经过相关训练,可促进睫状肌血液供应,提高其力量,进而改善聚焦 ,缓解调节滞后情况,缓解远视性离焦,控制眼轴增长现象,最终延缓近视发展[6]。说明轻中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训练有效。本研究每一项操作都是由熟练的医师、验光师及技师进行操作,尽量做到准确无误,但本研究还存在不足,年龄范围局限,排除了操作不配合及不能按时随访的患儿,观察随访时间 6 个月,还需增加观察随访时间,样本量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加深研究,以便得到更加科学精准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轻中度近视青少年经过调节训练,改善调节功能,能够有效控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进展,临床疗效显著,调节功能训练对轻中度近视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具有较好效果,为近视患儿提供又一有效防控近视的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Holden BA,Fricke TR,Wilson DA,et al. Globalprevalenceofmyo piaandhighmyopia and temporaltrends from 2000 through 2050 [J].Ophthalmol,2016,123 ( 5) : 1036-1042.
[2] Wu PC,Huang HM,Yu HJ,et al. Epidemiologyofmyopia [J]. Asia Pacific J Ophthalmol,2016,5 ( 6) : 386-393.
[3] 黄峻嘉,张琪,赵娜,等 . 基于近视筛查数据的近视影响因素分析和近视预测 [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1,50 ( 2 ) :256-260.
[4] 谢文彬 .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与阿托品眼膏用于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J]. 临床检验杂志 ( 电子版) ,2017,6 ( 2) : 326-327.
[5] 李京,刘香,徐华,等 . 双眼视觉短塑性训练联合调节功能训练对 8 ~ 12 岁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分析 [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 电子版) ,2019,11 ( 2) : 113-116.
[6] 秦晶晶 ,王紫艺 ,范丽英 . 视觉训练对伴调节不足的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 31) : 196-198.
[7] 陶雁亭,陈力,郝晓军,等 . 调节训练对青少年近视合并调节滞后的作用研究 [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 4) : 23-24.
[8] 刘莉静,颜华 . 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 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影响 [J].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 5) : 888-891.
[9] 牛玉玲,金玲,叶茹珊,等 . 斜视患者术后采取视觉训练对其双眼视觉功能恢复的 作 用 效 果 研 究 [J]. 中 外 医 学 研 究,2018,16 ( 22) : 172-173.
[10] 陶雁亭,陈力 ,郝晓军,等 . 调节训练对青少年近视合并调节滞后的作用研究 [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 4) : 23-24.
[11] 陈云云,丁程璐,张川川,等 . 进展性近视与正视儿童眼调节功能特征比较 [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9,21( 5) : 334-338.
[12] 马楠,陈飞 . 青少年儿童近视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进展 [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31 ( 5) : 348-352.
[13] 韩莹,李上封,付竞,等 . 皮内针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 10) : 1306-1308.
[14] 杨扬,王莉,李鹏,等 . 角膜塑形镜联合视觉训练对儿童近视的干预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
2018,18( 7) : 1280-1283.
[15] 文燕梅,罗云伟 . 视觉训练对调节功能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 ( 3) : 283-284.
[16] 谭军伟,乔丽萍,杜明洋. 3D 立体视觉训练对学龄轻度近视儿童视力的影响 [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 医学版) ,2018,27( 1) : 24-26.
[17] 王竞 . 远、近距离活动时进行屈光参差性弱视遮盖治疗的临床研究 [D]. 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2019.
[18] 杜金叶,胡磊 . 青少年近视与各调节参数的关系 [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 ( 5) : 544-546.
申明:本文仅为学术分享以及科普目的,如有不当侵权,请联系作者修改或删除,感谢!
本文转载自童视光公众微信号
《弱视临床诊疗 眼视光学基础与实践》是一本专业书籍,由周哲、张瑶洁、吕天斌主编。该书从眼科学和视光学的角度重新定义、规范了弱视的诊疗和康复,重点介绍了儿童弱视的检查、诊断、康复治疗等相关技术与实践经验,对于临床医生及视光行业从业者而言是一本极好的专业教材。书中内容凝聚了众多专家的心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推荐给相关专业人士阅读。
《弱视临床诊疗 眼视光学基础与实践》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专业书籍。它从眼视光学角度出发,重点阐述儿童弱视的检查、诊断与康复治疗技术。书中凝聚了多位专家的实践经验,内容实用且专业,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视光行业从业者都不容错过。
《弱视临床诊疗 眼视光学基础与实践》是一本意义重大的专业书籍。从眼视光学角度深入阐述儿童弱视的检查、诊断和康复治疗。对于临床医生和视光从业者,它是专业指导;对于弱视患者,它是希望之光,能助力他们更好地康复。
《<弱视临床诊疗 眼视光学基础与实践>读后感》
《弱视临床诊疗 眼视光学基础与实践》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从专业的眼视光学角度出发,详细地阐述了儿童弱视相关的诊疗与康复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它对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书中的内容凝聚了众多专家的心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座知识的宝库。
对于临床医生和视光行业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能够帮助从业者更加准确地对儿童弱视进行检查、诊断,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弱视诊疗和康复的重要性。弱视对于儿童的视力发展影响巨大,而通过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能够极大地改善弱视儿童的视力状况,给他们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体现,更是一种对儿童健康的关爱。
总之,《弱视临床诊疗 眼视光学基础与实践》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专业书籍,它在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