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晚清时期迫使我国割让领土的一众列强,沙俄绝对称得上是令我们损失最为惨重的国家之一。而在上世纪20年代外蒙古寻求脱离我国独立建国的过程中,也没少了沙俄参与的身影。1945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算是在法理上,逼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承认蒙古国的独立地位,而中蒙两国间有关领土主权争议的伏笔也就此埋下。
新中国成立后,中蒙两国就地处内、外蒙古边界贝尔湖的领土主权问题展开交涉。而彼时双方参与谈判时的底气和原则立场,已与我国国民政府时期截然不同。历经长达8年的谈判,如今我国究竟拥有贝尔湖多少面积的领土主权?中蒙两国间的关系又有哪些变化呢?
贝尔湖的归属问题,早在我国汉朝时期,贝尔湖就以瀚海的名称多次出现在我国的史书上。遥想当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深入匈奴腹地,封狼居胥、一战成名,彻底扭转了中原王朝只能被动抵御匈奴袭扰的不利局面。唐朝时中原王朝已经将贝尔湖纳入地理版图,并在贝尔湖周边区域设立室韦都督府,归属平卢节度使管辖。元朝时期作为蒙古各部落争相抢占的重要水资源补给地,元朝的统治者们自然高度重视对贝尔湖的控制以稳固战略大后方。而在明朝时期爆发的捕鱼儿海之战,最终迫使元廷残余势力彻底失去了对抗明朝的能力。清朝时期贝尔湖尚处于我国北方乌里雅苏台控制区域内,不过这种局面仅仅维持至清朝覆灭之前。
1911年12月,在清政府摇摇欲坠并即将寿终正寝之际,外蒙古曾单方面宣布独立建国。不过这项宣言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紧接着在苏俄的撺掇与支持下,外蒙古又宣布建立君主立宪政府,试图借助苏俄的影响实现独立。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标志着外蒙古在国家治理层面彻底脱离我国的管辖,不过彼时的国民政府尚未承认外蒙的独立地位。1945年,国民政府与时任苏联政权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其中就同意外蒙古依照公投结果独立的有关事项达成一致。1946年,迫于内外压力的国民政府最终对蒙古国独立予以承认。就在蒙古国从法理上正式脱离我国实现独立建国的第三年,新中国正式宣告诞生,而此前国民政府留下的“烂摊子”无疑给我国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8年艰苦谈判的结果,自外蒙古意欲借助苏联的帮助实现独立建国以来,其便准备将贝尔湖全部划入到自身地理版图之中。待到国民政府无暇顾及北方边境并承认其独立地位后,贝尔湖便被其完全划归该国的管辖范围内。针对外蒙古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的咄咄逼人,我国随即与其展开了一场外交拉锯战。在历经8年的外交谈判后,我国与蒙古国才基本达成原则性协议。总面积超过660平方公里的贝尔湖,我国最后争取到的主权面积仅有约40.2平方公里,约占贝尔湖总面积的6.6%,而蒙古国依然占据着约628平方公里的贝尔湖区域。相信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既然已经与蒙古国深入谈判了8年之久,我国为何不再继续坚持并强调对贝尔湖的领土主权问题,而是选择在拿到4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后签署划界协议呢?
事实上彼时我国周边地区的战略形势,远没有像今天这样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态势。面对周遭势力试图给新中国带来麻烦的情况,我们必须有所防备并尽量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交恶后,我国曾向中苏边境地区部署大量军队以防备苏联方面向南突袭的可能。而在剑拔弩张的对峙局面下,我们的谈判人员还能从蒙古国手中拿回40平方公里的湖泊已实属不易。1962年,中蒙两国正式签署新的边界条约,我国也得以从蒙古国的手中拿回约4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虽说拿回的面积仅占贝尔湖总面积的约6.6%,但是该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仍能做到年产鱼类达2000多吨。同时这也是我国内蒙古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宝库,成功拿回一部分主权也为下一步推动与蒙古国在相关区域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亘古不变的外交规则,在经济价值之外,我国拿回的约40平方公里贝尔湖主权面积在军事战略层面同样有着深远意义。贝尔湖地处乌尔逊河下游地带,而掌控乌尔逊河流量的呼伦湖却在我国的领土范围之内。如果中蒙两国间真的爆发地缘冲突的话,那么我国就能凭借已占据的部分面积对贝尔湖进行战略控制。俗话说弱国无外交,晚清政权的腐败无能促使外蒙古一步步脱离了我国的管辖。而蒙古国在苏联解体后也在有意摆脱俄罗斯文化对该国的影响,以至于其现在仍坚定奉行着所谓第三邻国战略,不在中俄之间选边站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态度,最终迫使蒙古国不得不承认我国对贝尔湖部分区域拥有领土主权,这就是遵循着外交规则下博弈的结果。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1962年苏联政权出面调停中蒙边界谈判后,又有谁能想到几年后中苏两国边境地区会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进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可是近代中国一步步走过来所得出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放弃幻想并时刻保持警惕。
中蒙合作形势的变化,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作为全球第二大内陆国的蒙古国也逐渐融入到全球发展格局之中。而这就不得不提起其与我国就借港出海所达成的合作协议。早在1991年中蒙两国就关于蒙古通过中国领土,出入海洋和过境运输问题达成原则性协定。不过如今蒙古国似乎并不满足于两国在经济合作领域所处的现状。按照蒙方的设想,其准备在中俄边境区域打造7个陆港铁路口岸,进一步扩大对中俄两国的贸易规模,并借此吸引西方国家赴该国投资。在蒙方陆港计划的最终阶段,其将借助铁路口岸的优势开辟出多条新的海运航线并激发国内矿产资源出口的活力,不过蒙方的计划似乎并不那么容易实现。2014年中蒙俄三国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就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举行多边会晤。
2015年三国共同批准中俄蒙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正式推动三国经济走廊建设工作。在此之后中蒙两国双边贸易额于2021年顺利突破100亿美元。而在2023年中蒙两国签署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在绿色环保领域的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近段时间有不少国际媒体,纷纷报道有关重启中蒙俄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工作的消息。不过也有消息称我国正在考虑过境哈萨克斯坦,以进口俄天然气的新提案。这主要是顾虑到蒙古国正加速向西方势力靠拢,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基础能源安全。在蒙古国坚定奉行所谓第三邻国战略,并试图借西方支持向中俄两国施压的情况下。恐怕蒙古国很难继续在中蒙俄多边经济合作中赢得信任,哪怕其大可以利用外交制衡的手段从各方手中获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