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小国东帝汶,尽管面积不大,但其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能源资源,让其成为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一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东帝汶为摆脱外部控制并开发其巨大的油气资源,经历了艰难的斗争。在与澳大利亚就大日升油气田开发进行的旷日持久的谈判中,东帝汶不断面临推迟和阻挠,导致该项目至今仍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今面对西方国家的失望,东帝汶已经将目光转向中国,寻求新的合作伙伴,这一重大政策转变,是否会打破僵局呢?
独立之路,东帝汶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975年葡萄牙撤离后,该国宣布独立,但是独立仅仅九天,印尼即发动入侵并占领了东帝汶。长达24年的印尼统治,使东帝汶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苦难,直至1999年,联合国组织了全民公投,东帝汶人民以压倒性多数支持独立。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国家之一,正式宣布独立。尽管独立的愿望实现了,但东帝汶的经济却长期陷于困境,该国基础设施匮乏,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农业,失业率高企,贫困人口接近一半。不过,东帝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位于帝汶海的大日升油气田,被视为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大日升油气田位于东帝汶南部约140公里的帝汶海,蕴藏着约5.1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和2.26亿桶凝析油,总价值估计高达650亿美元(约4600亿人民币)。如果能够顺利开发,这一项目的收入将是东帝汶年度GDP的20多倍,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尽管东帝汶在独立后不久就与澳大利亚的伍德赛德能源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大日升油气田的协议,但油气田的开发进程并不顺畅。澳大利亚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了东帝汶的首选合作伙伴,尽管双方早早就达成了合作意向,但由于在开发细节上存在诸多分歧,导致项目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分歧与停滞,东帝汶和澳大利亚在油气田的开发方案上有着长期且深刻的分歧,尤其是在天然气管道的铺设问题上。东帝汶倾向于将管道铺设至国内,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并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而澳大利亚则认为,将管道输送至较远的达尔文港更为经济且符合其国家利益。双方在利益分配上也存在矛盾,尽管2018年双方签署了协议,东帝汶获得了油气田70%-80%的收益,但开发的实际进展仍然缓慢,伍德赛德能源公司由于内部股东问题,对项目的推进缺乏足够的动力。
由于无法在管道铺设和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项目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停滞不前。2022年11月,双方的协商再度陷入僵局,项目的未来显得扑朔迷离,对于东帝汶来说,油气田开发进程的停滞不前,意味着国家经济增长的预期被反复推迟。东帝汶政府逐渐意识到,继续依赖澳大利亚可能会让国家的未来陷入更深的困境。
向中国靠拢,2024年,东盟的一次会议成为东帝汶态度转变的关键时刻。在会议上,东盟各国普遍对中国展现了友好积极的态度,而西方国家则试图通过拉拢东盟以抵消中国在地区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东帝汶对于西方国家,尤其是澳大利亚的失望情绪日益加剧,东帝汶意识到,继续依赖澳大利亚合作开发油气田,可能永远无法看到项目的启动。于是,东帝汶开始寻求新的合作伙伴,逐渐将目光转向中国。2024年7月,东帝汶总统首次访问中国,展开了一系列高层会谈,讨论了与中国在油气田开发方面的合作可能性。
东帝汶总统访华后,中国方面迅速作出回应,中国石化等多家企业与东帝汶进行了积极接触,双方就大日升油气田项目的合作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具备雄厚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丰富的海外能源项目开发经验,东帝汶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打破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僵局。10月8日,东帝汶总统奥尔塔在澳大利亚悉尼出席活动时,公开表达了对项目的坚定立场。他明确表示,如果澳大利亚不能按照东帝汶的条件进行合作,东帝汶将不得不考虑引入中国等新的合作伙伴,他还特别提到,东帝汶已经与中国的多个企业进行了初步沟通。
奥尔塔还强调,中国从来不是东帝汶或其他国家的敌人,也不会对澳大利亚构成威胁。他呼吁澳大利亚理性看待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尤其是在与东帝汶的合作上,不应过度政治化。奥尔塔的言论也反映出东帝汶在全球地缘政治中日渐成熟的立场,即不会屈从于任何一方的压力,而会根据自身的利益作出独立选择。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东盟成员国对中国的态度逐渐转向友好,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拉拢东盟制衡中国的计划屡屡受挫,东帝汶寻求与中国合作,正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缩影。对东帝汶来说,油气田的开发项目不仅对经济至关重要,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奥尔塔总统明确表示,东帝汶不会屈从于外部势力的干预,任何合作伙伴的选择都将基于谁能提供最符合东帝汶利益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