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馆里有一块其实并不怎么起眼的石头,上面刻着两行字。专家凑一起一通捣鼓后说那是2300多年前中山国子民刻下的,大意是小臣公乘德替国王看过园囿,捕过鱼,为他守陵,和老将曼敢刻石问候好人。
被赵国所灭后东郭先生的故事又流传甚广,所以中山国一直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没文化泼皮二流子的代表,直到出土中山国青铜器上钟鼎铭文的出现才颠覆公众认知。
这些来自数千年前的莞尔纤细的笔画,工整俊秀的字体,每一笔每一划似乎都能拨动我这个汉人的心弦,好一个美哉了得,由不得热泪盈眶。
河北博物馆那块石头上的刻字跟出土的中山国标准字体相去甚远,明显就是两位守陵老人百无聊赖时信手刻下的类似“到此一游”的涂鸦。原本跟其他出土文物上的甲骨文字、铭文和大篆差不多,这些刻字在专家给出解释后故事也就到此打住了,
可如今是网红经济时代,粉丝多打卡的人多就是钱多。于是乎这几天我接连刷到好几个你抄我、我抄你相差无几的抖音视频,那块石头上刻字的含义被与时俱进了。
重点在末尾一句,成了“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呀”。经此重新打造,这块石头成为独属华夏的浪漫,被誉为来自2300年前的问候。
不管这次更新出自何人之手,反正河北博物馆估计很快就要被各路蜂拥而至打卡的小资攻陷了,妥妥的躺赢。
中山国老汉刻石这事其实跟咱中国一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咱中国人有一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就是文人骚客每到一处情绪一上来,二话不说就提笔撰刀在亭台楼阁或山川巨石上写写画画刻刻。
龙飞凤舞恣意妄为,层层叠叠新旧覆压,构成中国名川大山楼台亭阁一大耀眼特色。
如果某地能吸引来李白那类高人,随便划拉几行“到此一游”感受,当地财主顿感蓬荜生辉欢喜得踏足高歌还在其次,后人不但能吹上几世几代,甚至今天都可以把家门一围收些许门票,好处多多不必细说。
普通人肯定没有太白靠仙风傲骨白吃白喝再白拿的本事,但一个个也没法脱俗,也都好随手刻画“到此一游”这一口,数千年乐此不疲。万一没被其他人涂磨掉再刻上他们自己的“到此一游”,咱这“到此一游”侥幸流传下去,千百年后不也就跟河北博物馆那块石头一样成了“来自先祖的问候”吗!
在“到此一游”这事上咱中国人历来非常宽容大度,没谁在乎你划拉了些什么,水平是高是低,只要别学宋江在浔阳江边乱题诗、或学武松在鸳鸯楼写字不用墨水,就没谁和你过不去。
顶多大家看着不顺眼,把你的“到此一游”打磨或粉刷掉,再等下一个来挥洒就是。万一瞎猫碰上个死耗子,这儿的山川楼阁吸引来个真凤凰露了他一小手,绝对是给喜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后人在积德。
1986年暑假我跟老爸老妈乘一条木船从长沙沿湘江北上到岳阳。我老爸特意领着我在岳阳楼的一角寻到一块石碑,告诉我那是他老爸在三十年代游岳阳君山时写的律诗,时人看着喜欢就刻在了那儿。
家道真可能有承传,也未可知,呵呵。
马拉多纳捧起世界杯那天我又去清华新水晚自习,心潮澎湃由不得笔走蝌蚪,写在我所坐扶手课桌移动横板上的“马拉多纳”四字浑然天成。几天后我又去原处自习,哎呀玛雅,不知经过多少清华学子你一笔他两划的反反复复的描刻,我手书的马拉多纳四字已粗壮得入木三分。
我虽曾努力,可,唉,奈何势单力有不逮,更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没调查不知道,但见萧瑟秋风扫过,各地纷纷以不文明不道德之借口,不允许老百姓一触景生情就留下“到此一游”,逮住就曝光+重罚。
如此下去再过2300年,如果彼时之后人抱怨何以他们在山间或河沟找不到来自2300年前普通先祖的浪漫问候,该咋回答?
呜呜呜,儿孙们呀,呜呜,真不是咱们这代先人懒惰,呜呜呜,虽和中山国那两位先人一样咱们也有“到此一游”之激情,奈何在咱们这代人,呜呜,中华这一文化传统被扼杀,呜呜呜,手脚被缚不让划拉,呜呜,无缘给你们留下点儿浪漫,也是没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