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我曾喜欢开车去渥太华河对岸的嘎蒂诺公园看红叶。
头一次去那儿,我正沿山谷间起伏不定曲里拐弯需的单向公路压着限速小心行驶呢,遇一大下坡,突然嗖,嗖,嗖,几辆一看就是嫌我慢的自行车越过我左边黄线冲了下去,不待我看清就消失在坡下转弯处。
后来我看新闻才知道在那些公路上骑车的人时速超五十公里稀疏平常,遭不少在公园里游玩的人打报警电话抱怨。即使出过事故,警察立了限速警示牌,甚至躲在几个下坡处偷偷钓鱼执法开罚单,仍挡不住勇敢的心就爱去那儿前赴后继。
这些年渥太华市政府为了绿色环保鼓励大家学习荷兰阿姆斯特丹出行多骑自行车。可除了在一些公园,城里绝大多数地方并不适合新建自行车专用车道,于是就在马路两侧画线,通过把现有汽车车道变窄活生生硬挤出两条我估摸顶多一米宽的自行车道。
这个规划跟渥太华市政府的很多想法一样,在可行性报告里怎么看都漂亮。大规模推广实施后,对人稀车少的偏僻街巷尚可,可原本就人拥车挤的大街,尤其繁忙交通路口,在被强行挤进两条自行车道之后,惊心动魄场面此起彼伏。
更有不少骑车人横冲直撞,越线闯灯猛冲急停那叫一个浪,比后屁股真能突突冒烟的汽车都动物凶猛。也不看看自己都骑到哪儿了,一个不如意就对被他们紧逼着的正常行驶司机骂骂咧咧竖中指。
我出门见到骑车的,尤其那些戴着耳机翘着屁股只管紧着蹬腿的,有条件我赶紧往中间换条车道,否则看清前面路况后小心往对面车道挪挪,绕过他们。
十多年前渥太华一些路口的电线杆子下面开始出现涂了白漆的自行车。新闻报道说那是本地自行车爱好者在出了车祸死了同伴的地方树立的纪念物,俗称ghost bike(鬼魂车),提醒大家要关爱他们,注意行车安全。
当时的市长还出来赞了几嘴这个创意。
在我曾经每天上下班经过的一个事故高发十字路口,不仅四个角的电线杆子下面都摆了鬼魂车,有段时间甚至有个电线杆子直接绑俩,生怕大家不知道这儿曾有骑行客和大卡车以肉相搏过。
刚摆出来的鬼魂车通体白漆,配上花,也还罢了。过了几个月,甚至经年,风霜雨雪下车子白漆褪色缺轮少座散落一地,那叫个惨不忍睹。
投资好几个亿推广自行车道之后,是否真如市政府所愿,渥太华也跟阿姆斯特丹一样骑车出行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我没见过统计数据不好瞎猜,但当年市长嘴里赞过的这个美好创意没用几年确实把加拿大首都变成了世界鬼魂车之都,却是没跑。
街上鬼魂车越积越多,市长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召开市政会议决定在一个公园里设立纪念牌,以后谁家有人骑车出了事都去那儿献花,市内随处可见的鬼魂车,不论新旧,一律由市政府拨专款、请专人拆除运走。
不管他们折腾,我反正早就放弃了在这儿骑车的打算,以后回国旅居看情况再说。
我正寻思回国或许又能骑车呢,前几天微信和抖音全是国内一个骑行团出事的短视频。11岁小娃娃被他爹拽着跟成年人一起飙也就罢了,关键这些人不喜欢国内专门为他们修的远比我这儿安全的隔离出来的独立自行车车道,非要在大马路上和汽车一起兜风。有钱就要任性,玩的就是刺激。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仅是一小撮人在作妖,可之后这些天我不断被推送国内各地骑行团的视频。
怪不得说出国越久越土老帽,我从没听说过的国内骑行团原来早已遍布城乡,漫山遍野不舍昼夜在大马路上跟汽车斗法了。
这些年国内时髦说啥啥又和西方世界接轨了,又弯道超车了。
看这国内骑行团撅着勾子翘着腚在大马路上围着汽车男追女逐的撒欢儿劲儿,视红绿灯为无物的大无畏气概,我的天,这岂止是刚跟西方接轨就立马弯道超车,简直是嗷地一声冲过去再直接把西方甩掉N条大街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