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东,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夫子和那令人惊叹的高考分数。但其实,山东的发展也很值得人们关注。现如今的它已是华北经济重镇,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商业贸易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而让山东有如此大的发展进步的人正是一代代努力坚守在岗位上的“父母官”。其中一位不仅参与建设了山东的发展,还在后来身居中央高位时,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政策,这个人就是姜春云。
早年间,姜春云上过私塾,知识储备在同期的一众干部中较为丰富。解放战争爆发后不久,只顾着争权夺利的国民党军无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大举进犯解放区。姜对此不解且气愤不已,他反感这些践踏百姓尊严,草菅人命的反动政权。
辞别父母后,就参加了革命队伍,为解放事业贡献力量。1947年,党组织看到姜春云才16岁,潜力无限,若能好好培养,将来很可能大有可为,因此将他送到培训班学习,丰富他的精神世界,助长他的文化学识,锤炼他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故乡山东解放的那一年,姜春云恰巧完成了学业,一走出校门便被分配到土改部门,彼时主要负责的是可以发挥他个人特长的宣传工作。1950年,为提升国内教育水平,姜春云被调到某小学任教师,在经历过一段短暂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后,他又被调到县委做文书,繁杂的工作让他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积累和总结了不少的基层行政经验和心得,这也为他日后担负起主理一省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到1960年,姜春云在国企工作过,也在省委工作过,他始终坚守个人底线,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赏识与认可。动荡时期,他无辜“躺枪”,被下放到干校学习。在此期间,他坚守党性和原则,让腐坏分子无计可施。
1977年,重返政坛7年后,姜春云被安排到山东省委办公厅工作,在高位上,他为一方百姓的幸福生活尽心竭力。又一个7年后,他成为了济南市的主政官。在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在全国推广开来的背景下,他迅速转变行政思维,调整成与之相配的工作方式。一边加强对基层的管理,展开民生建设。另一边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工农业生产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1992年,姜春云升任为山东的“一把手”,带着组织给予的这番信任,认认真真地在齐鲁大地上耕耘。他号召干部们要大胆施政。同时,致力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利用迁移到城乡结合部的一部分工厂提升对农村地区的经济辐射,同时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重视教育的他还主张兴办科教,修缮中小学,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同时创办高等学府,扩充人才储备。此外,他还释放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外地学者来到山东,结出优异的科研成果,经过与实践的结合,大幅提振当地的生产力。面对有了成绩就骄傲自负到有违纪之举的干部,姜春云秉公执法,毫不手软,时刻维护着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
1995年,姜春云被推举为国务院副总理,这一年他65岁。看到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全国人民都是极其开心的,但在这些耀眼成绩的背后也有变得满目疮痍的生态环境。及时意识到这一点的姜春云,决心做出改变。他主导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让变得光秃秃的灰暗大地恢复了原有的绿水青山。与此同时,为保障农民与牧民的利益,他提出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
除此之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姜春云也是十分重视的,他很清楚若是水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那将会提高两岸居民的经济收入,但若是遇上河水泛滥,那就只会带来无穷的灾难。因此为守护两岸人民,他致力于水患的治理,整修防洪堤,制定出更为完备的预警机制。
如若遇到自然灾害发生,他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不辞辛劳地指挥相关人员进行抗险救灾。进入新世纪后,姜春云主动请辞,离开了政坛,86岁那年,他将存款捐献给文教事业,2021年,92岁的他与疾病一起陷入了永久的沉睡。